【读书分享】“书香恒丰·相伴成长”读书心得分享(三)

以下文章选自《恒丰银行郑州分行》
 
书香恒丰 相伴成长
 
古人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演绎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深化开展荐书活动,在总行党委宣传部、工会、团委的指导下,分行组织开展“书香恒丰·相伴成长”读书分享活动,让书香伴我们共同成长。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
 
授信管理部 肖懂
 
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了解到青年习近平是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知青之一。这“三个最”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在7年极端艰苦环境下砥砺前行、艰辛求索的“极限磨炼”,成为了牢牢具备坚强意志和战略定力的奠基之旅,同时也造就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的坚实根脉。
 
信念最坚定、立志最高远,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思想根脉。“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青年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但他毫不气馁,没有怨天尤人,仍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真理,以坚如磐石的信念、超乎寻常的执着,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终于被组织批准,并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信念和执着,同样体现在对真理的探求。七年知青岁月里,“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读书和思考”,白天利用农活间隙看书,晚上在繁重劳动之后,还点着煤油灯如饥似渴地学习。因为他心中厚植为民服务的信仰,脚下就充满无比坚定和自信的力量。这种信念与志向,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思想根脉。
 
待人最仁义、与民最亲近,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群众根脉。青年习近平很快就与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情同手足,“再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并且“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从提高粮食产量到改善饮水质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类生产工具,从衣服缝补到做饭燃料以及厕所改造,事事都为村民着想。县上奖给他的三轮摩托车,他仍然想的是群众实际需要,就设法换成村民更急需的手扶拖拉机和碾米机等生产工具。这些都体现出他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大爱。这种重情重义、一心为民的情怀,不仅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群众根脉。
 
作风最扎实、做事最务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实践根脉。在亲历者的口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之一就是“实”,总能听到“近平是了解实际的”“做事最务实”“讲话最实在”。这也在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得到充分印证和体现。从当年的村支书到今天的总书记,从“小山村”到“大国家”,我们不难找出跨越时空的相似之处,答案是什么?答案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求真务实,就是一以贯之,就是保持共产党人作风最扎实、做事最务实的本色,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实践根脉。
 
革命圣地,精神家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历史根脉。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中央曾在延安13年,培育和形成了延安精神,人民领袖毛泽东就是从这里走向全中国。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梁家河艰苦的环境下同样是“苦读苦干”,同样是与群众鱼水交融,同样改变着一方土地的落后面貌和历史,同样是铸就了领袖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和意志品质。一片圣地,两代领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不同的领袖,相同的人民情怀;不同的时代,共同的民族使命,都是带领中华儿女力挽狂澜、走向复兴。这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最坚实的历史根脉。
 
《平凡的世界》读书分享
 
运营管理部 石晓星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陕西黄土高原为故事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的语言朴实厚重,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刻能感觉到作者对黄土高原、对在黄土高原生活着人们的热爱。在流畅的故事叙述中,经常会出现有关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点睛之笔出现,比如:“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人的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才强大起来的。想想看,当沙漠和荒原用它严酷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时候,少女般秀丽的红柳和勇士般强壮的牛蒡却顽强地生长起来——因此满怀激情的诗人们才不厌烦高歌低吟赞美它们”!这些至理名言,都是笔之所至,水到渠成,它们会被我们铭记在心,成为我们的生活指南。
 
《麒麟之翼》
 
同业金融部 呼雅南
 
读东野圭吾完全没有那种惊心动魄让人紧张到不行的体验,反而是细水长流环环相扣,那种极为舒缓的叙事笔调,抽丝剥茧的精细分析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品出个中滋味。
 
麒麟之翼,我一直没懂为什么书名叫麒麟之翼,直到结尾时才恍然大悟,麒麟不仅承载了吉永母亲对孩子平安康复的祈祷与希望,也承载了青柳先生无声的父爱,即使胸口插着刀,在生命垂危之际也要叫醒儿子为当初的错误赎罪。东方文化下的父爱就是这样深沉、没有过多的话语,却坚实、有力。
 
我通过本书get了有关日本桥的知识:日本桥是17 世纪德川江户时代建成的五条街道的起点,其设有“日本国道路元标”的青铜标示物,是日本所有道路的基点。而桥头的青铜麒麟张开的翅膀,象征着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腾飞。所以在日本国民心目中,日本桥就代表了通往无限未来、无限可能的希望和奋斗的意向。而麒麟、麟儿在东方文化的习俗里是对“别人家孩子”的尊称,是养育贵子的祝愿。所以,《麒麟之翼》的书名便寄托了让孩子向上向善成长的殷切期冀。
 
小说中同样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加贺警官在得知真相后对糸川所作所为的愤慨和指责,是啊,作为一名老师,怎么可以教他的学生,犯了错误用更加错误的方法蒙混过关,这样只会让他的学生犯下更大的错误,一辈子活在自责之中。
 
学校教育的方式和成效往往具象化为老师的三观和水平。初中老师尤其如是,老师的个人风格对这个容易跑偏的年龄段的孩子起到的是参照系和导师的作用。系川老师在没有出现极端事件的时候,人设是相当正面的:对孩子们认真负责,严中有爱。但是一旦在极端事件场景下,就暴露并放大出系川本能的自私。出发点看似是为了保全游泳队,但主观决策和客观目的都是对恶的包庇和助长。让已然犯下错误的熊孩子继续在错误的路上一错再错。所以说系川老师是孩子们执迷不悟的推手,也是武明之死的间接教唆。师道尊严,源于为师者的品端行正。在特别机缘下为师者稍有差池就可能给一个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可逆的毁灭。师者之翼是天使之翼,也可能幻化成魔鬼之翼。这值得敬畏,也值得警惕。
 
所以,读了这本书,身为家长的我深感教育的任重道远,正如加贺警官说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牢牢记住正式的公式,这样才能避免一直犯错。我们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关乎德行品格的教育其实比知识的教育更加重要吧。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