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四十仍多惑,再来读《论语》

以下文章选自《松寿堂》
 
1
 
正月里就满了三十九,按老家的说法,满了三十九便是四十岁的人了,标准的中年男人。人到中年,便会有各种变化,身体零部件开始慢慢“哐当”响,可能要时常拧拧螺帽,抹点机油,保温杯里泡枸杞,秋裤套在袜子里,默默做起,这是其一。更重要的变化是在心理心态上,自三十而始,每加十岁寿,一直到七十,孔子都有一句话在等着你,你自己思量去。“四十而不惑”,这是夫子的人生训言,高山一座,横亘在每一个四十岁男人的面前,看你可能翻过?三十岁我自觉未能“立”,一路尘土飞扬狼奔豕突地赶到了四十,怎敢言“不惑”?反过来,倒是多惑。有惑必学而思,这是我再读《论语》的动机。
 
 2
 
我对古代经典接触得比较晚,初次全面读《论语》是在十五年前,有扉页上的题字为证。我读书有个习惯:何时何地买的,在扉页上记一笔;何时又读了,再记一笔。这样的记一笔,倒也有个好处,就是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知道多少年没碰它了。很多时候,偶尔静下心来去书柜里翻出一本书来,便是无比的惊讶:这本书都十年没翻动过了。如果说“书卷多情似故人”,那我必是个“负心汉”了。那时读《论语》,没别的,全为攒些语词,以装门面,不至于让人看轻一个语文老师。为了更好理解,我参考着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来读,算是入门。大约用了三年多时间,勉强通览一遍,留了些印象,攒了些句子。此后,便是两三年前的事了,2017年夏、2018年底入闱命制省学业水平考试卷,我都带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再读了些《论语》、《孟子》的部分章节,作了些笔记。
 
读古代经典,在各种段子、小视频解忧为乐的时代,实在是件十分需要定力的事。一本别的书,可能几天就能读完,于普通阅读者而言,自然有飘飘然翻越书山的快感。但阅读古代经典不是这样,你花两小时未必读得完一页,最要命的是,读完了这一页,过两天你再来看,竟然温故“如”新,挫败感十足。这样的“读”,实际上是“啃”,非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很遗憾,我常常是“智叟”。
 
 
 
3
 
不得不说我有中年危机,所以亟需寻找一个自我安放之所。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已经基本看得到没有出息的未来,怎么活?改变还是固守,这是一个问题。有问题就有“惑”,既然有“惑”,且读《论语》去。
 
《论语》里孔子谈得最多的是“仁”,人到中年了,最应该学的怕也是宽厚仁慈吧?只不过在孔子这里,“仁”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标准,让人只能仰视,我一直认为这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让众弟子不断逼近它,是告诉众弟子止于至善。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却要摆出来,而且反复摆出来,这不是孔子故作逼格。实际上,孔子已经作降格处理了。不信,您看老子《道德经》中这句话:“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可见,“仁”是次而其次的事了,但“仁”依然高不可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月不违仁”的颜回,算是道德高标了吧,算是高山一座了吧,然而终了在孔子这里还是这样一个评价:“回也其庶乎。”(翻译:颜回的道德修养也差不多了吧。)那么“仁”的标准有多高,你去想吧。所以孔子从没有给过正面答案,顶多一个“刚、毅、木、讷,近仁”、“力行近乎仁”(此为《中庸》中句,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但不同的人问“仁”,孔子会根据各人情况指出不同的靠近“仁”的路径。这是夫子的高妙之处,更是智慧所在:引导你一点点靠近。等这方面靠近了,你又会发现那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再努力,再靠近。总而言之,止于至善。
 
 4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有大怜悯,有大智慧,有大勇毅。有大怜悯,故而慈悲为怀,爱人、信人、助人;有大智慧,故不受蒙蔽;有大勇毅,故能坚持,能担当,见义而必为。《论语·雍也》篇中有一则“井有仁焉”的对话很有意思,可以说明仁者绝不是简单的仁慈,兹录于下: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翻译:宰我向孔子问道:“对于仁者来说,即使告诉他‘井中有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怎么会这样呢?君子可以赶去救人,却不会使他陷入井中;可以欺骗他,他却不会糊涂地被蒙蔽。”)
 
为了说明白这段话,容我先作个介绍,或许有趣。
 
宰予字子我,又称宰我,孔门四学言语科首席代表,长于辩论。但一个人太能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当这个人说一套做一套的时候。孔子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反复强调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宰我应该是那种说归说、做归做的人,做孔子的学生自然少不了挨骂。如果做孟子的学生,可能未必如此。一者孟子也好辩,可能会惺惺相惜;二者孟子更讲权变:“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又或者,宰我生活在今天,可能是很受欢迎的人物。今天的很多“名人”、“网红”,不就是嘴上能跑火车、开大炮吗?
 
可惜宰我生错了时代,还入错了门。他白天睡觉,被孔子骂,可谓千古一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换成今天的话,那就叫“烂泥巴扶不上墙”。不特如此,后边还有一段:“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这话可厉害了:从前我孔丘是听一个人说什么,就会相信他做什么;如今我孔丘听一个人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这都是拜你宰我所赐,让我孔丘改变了看法。想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具毁灭性?还不特如此,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还载着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注:澹台灭明,字子羽,亦孔门弟子,因容貌丑陋,曾被孔子看轻,但后面成就很大,弟子众多。)
 
再回到上面那段“井有仁焉”的对话。估计宰我被夫子骂得很不自在了,这次要刁难下老师。这个刁难的背景,我觉得不妨结合后面《论语·卫灵公》篇中的一则来看: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样,我们可以大胆地揣摩宰我的心理:老师您不是说过“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吗?那好,我且跟您老挖个坑——“井有仁焉”,您老是跳还是不跳?不跳,何以证明“杀身成仁”?跳,仁者与傻子有何区别?善辩者,语言逻辑必佳,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宰我已然得意洋洋了,就等老师出糗。
 
可夫子毕竟是夫子,宰我这点小心思,岂不洞悉,于是绕过去,直接给了他一顿义正辞严的教训。从这段训言里,我们可以看到仁者是有高度的,欲为仁者,先为智者。或许正因为如此,孟子才能将孔子的“仁者不忧”发展成“仁者无敌”。
 
 
 
5
 
按前面所引老子之言,“道”失守了,退而求“德”;“德”失守了,退而求“仁”;“仁”失守了,退而求“义”;“义”失守了,退而求“礼”。(老子说“道”与“德”,孔子说“仁”,孟子说“义”,儒家讲“礼”。)老子没有说“礼”失守后再谈什么,因为他没能看到。但我们看到了,宽和而有温度的“礼”谈不成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苛而冰冷的“法”,外加阴险、龌龊而操蛋的“势”与“术”(法家讲“法”、“势”、“术”)。从此,阴谋论堂而皇之,“无耻之耻,无耻矣”(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上》)。
 
人心不古,大抵如此。20多年前曾读过高晓松一句很美的话,至今记忆犹新:再也没有了为允朋友一诺而独行万里的男子,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女子。是的,信义尽失,只留下一张张契约、合同。我们今天还能谈点什么,对于道德,我们褪得只剩下最后一块遮羞布——“底线”。估计孔子知道了,一定会以更无可奈何的语调连连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成事不说”,如今我们只能守住底线,守住良知,守住最后一点羞耻。做不到仁者,可以仰望仁者,可以守住“仁”的底线,可以尽量避免“不仁”。
 
“仁”的底线是什么?《论语》里孔子没有谈这个问题,也不可能去谈,高山一座的“仁”,何来底线之说?一谈底线,便又是降价处理了。到孟子这里,变通了,一句话让我们感觉“人皆可以为尧舜”:“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确是最基本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有些时候我们还是守不住,会屈服于权势与现实,选择偷偷隐匿。如果长久这样,便只留下了一点“妇人之仁”,甚至“麻木不仁”,好如是柳妈,好如是鲁镇一群以祥林嫂悲剧赚足眼泪的无良妇人,比小人更令人恶心。所以说,善良是一种选择。人之为“仁”,是在那个时刻选择了“仁”;人之“不仁”,是在那个时刻隐匿了“仁”。
 
 6
 
“仁”的底线,其实还体现在一个“直”字上。在孔子这里,“直”应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何谓“直”?我想起码有这样两层意思吧:一者,不伪饰,不装腔作势,是什么就是什么;二者,正直可靠,不投机取巧。
 
孔子非常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的伪饰之人。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时,我不禁怀抱大畅,夫子在这点上太对我脾性了。原以为自己不喜欢一些人和事,是不谙世事的表现,现在看来未必,圣人不也如此吗?且看一则《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后“阳货”篇中亦有此语,学者认为当为重复记录。)
 
你看,这是夫子教我们识人呐。花言巧语、装得满脸和颜悦色的人,大多翻脸比翻书还快,您得小心着呐,不可交心。孔子很不喜欢言不由衷者,甚至还说“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可见真是深恶痛绝啊。再看一则: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人要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这里孔子又一次表明不喜欢伪善之人。不仅如此,孔子也不会“匿怨而友其人”,这就是“直”。不喜欢,就不喜欢。那么,对于别人的“怨”又如何回报呢?请看这则: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翻译: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老子讲“以德报怨”,孔子讲“以直报怨”,在这个问题我听孔子的。因为老子所说的,我做不到啊。《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让我简直怀疑是苦肉计。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娄师德被派去屯田戍边,临行前告诫他的弟弟要谦忍。弟弟答应哥哥就是别人朝他脸上吐口水,自己也绝不发作,只悄然抹去。娄师德说不够,别人朝你脸上吐口水,那是有大怨,当着他的面擦拭口水,终没能让他彻底发泄,相反怨气可能又再次激发,当任其自行风干,是谓“唾面自干”。这让我觉得伪饰,不是不得已屈服于淫威,就是故作窝囊,有图将来大报。比如勾践当年之尝夫差粪便,能容忍如此,不知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阴谋。
 
 “以怨报怨”有些下作,“以德报怨”有些做作,“以直报怨”挺好。试想,韩信当年受人胯下之辱,却以千金报之;那又拿什么去报当年漂母的一饭之恩呢?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孔子这一问妙哉!
 
 
 
7
 
孔子对于不“直”,似乎有种偏执的零容忍。我们来看这一则,真的很有趣: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翻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他却向自己邻居那里讨点来给人家。”)
 
这样的事,我们似乎经常干,觉得很好,助人为乐嘛。但倘若诛心的话,说到底还是为了卖个人情,让人记你的好,这其实就是伪饰。别人借醋,家里没有,应该先直接告知,然后再说明可能邻居有,可以代为借点来。一点小事就办得这样神神道道、畏畏缩缩的,难怪夫子瞧不上。据说这个微生高就是庄子笔下的尾生,《庄子·盗跖》篇中记载了一个悲情的信义故事——尾生抱柱。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孔子还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伪饰。不伪饰,就意味着一是一、二是二,所以孔子谆谆告诫有点爱夸口的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当然,“直”更在于正直,下面这一则,足令人警醒: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靠侥幸避免了祸害啊。”)
 
好一个“人之生也直”!好一个“幸而免”!我想多伪饰而少正直的人读到这句话当汗毛竖立吧?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时候神明可能打个盹,但千万别抱侥幸心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试问苍天又真正饶过了哪些投机取巧的人?
 
为人须得“直”,为政呢?请看这则: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翻译: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
 
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如果领导不正直,必然遭殃。不正直的人居要位,正直的人必然遭排挤,劣币驱逐良币,从此“斯滥矣”。这是覆亡的征兆。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太多了,但历史又总是在重演,这是一幕旷古悲剧。更悲哀的是,如果我们理性地去看人类的进化与发展,都会痛心地发现进步的代价往往是摈弃道德,正直君子往往斗不过奸佞小人。所以,君子更多时候只能像莲花一样保证自身的“出淤泥而不染”,远远的和另一朵莲花遥相守望。
 
交友呢?请看这则: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您看,排第一位的就是“直”。不过,对于“直”,我们还是要有所提防:如果只知道“直”,而缺少一种文化底蕴作支撑,便容易走向尖酸刻薄。夫子在这个问题上,是有阐述的:“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语出《论语·阳货》,翻译: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
 
8
 
《论语》里还有一个高频词——“君子”,很多时候,又总与另一个相对的词——“小人”一同出现,以作对比阐述。“君子”的本意是“国君之子”,代指贵族子弟,后来引申成了品格高贵者的称呼。《论语》里的“君子”基本上都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孔子举起了“仁”这面道德旗帜后,又塑造了“君子”人格。至于“君子”和“仁”到底是什么关系,“君子”是否等同“仁者”,我不敢妄言。只能拿出一些例子来,就事论事,聊加阐述: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节选自《论语·里仁》)
 
(翻译: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翻译:孔子说:“君子所循的三个方面,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道:“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
 
从以上两则来看,“君子”当是“仁者”,甚至还不止是“仁者”。但下面这一则,又有不同表述: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翻译:孔子说:“君子之中也许有不仁的人吧,但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
 
从这段话来看,“君子”未必尽是“仁者”,“仁者”境界更高。这确乎成了一个问题,留待学者去辨析吧。又或者,早有学者阐述了这个问题,我非学者,孤陋寡闻是难免的,无法也无心去检索什么,那就权作笑柄吧。
 
 
 
9
 
且抛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论语》中的“君子”。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意思是只有一种用途)。”)
 
这算是孔子对“君子”下的一个定义吧。君子应该是通才,博学多能且精,仅仅限于某一方面才能的,不能叫君子。相比于夫子,今天的我们似乎太容易满足了,能“成器”就阿弥陀佛了,怎敢论“不器”?确实,能“成器”已大不易,至于“不器”,我更愿意看作是夫子给我们高悬的一座警钟:别得意,还差得远呢。
 
子贡曾经问老师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器也”,估摸子贡此时心凉了半截:觉得自己应该到“不器”的境界了,不曾想还是一“器”。但“器”也是有高下之别的,笤帚亦是一器,饭桶亦是一器,自己又是何种呢?孔子答复他:“瑚琏也。”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玉器,是非常高贵的,这与子贡的出身、能力、风采倒是蛮吻合的。(参见《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的优秀是扑面而来的,叔孙武叔说他“贤于仲尼”(见《论语·子张》第23则),这可能不只是叔孙武叔一个人的看法,凡夫俗子可能都会这么看吧。确实,论口才,子贡凭一己之力,凭三寸不烂之舌,硬是将原本齐国攻打鲁国的战事,变成了各为自身利益的四国战事(齐、吴、晋、越);将原本眼看着就要亡国的鲁国,变成了毫发无损的作壁上观者。最后的效果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论手段,他是中国生意人的祖师爷,“亿则屡中”,好比当今股神巴菲特。论胸怀,他总是扬人之美,多次谦虚地说自己不如颜回;又总能仗义疏财,救人之难,见到有鲁国人在他国作奴隶,默默赎回,并不去公府领取赎金(见《孔子家语》卷二《致思》)。论尊师,他总是处处维护老师,有人诋毁老师,他正告“仲尼不可毁也”,说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而孔子却好比是日月,是无法逾越的。还愤怒地反击那人不自量力。(见《论语·子张》第24则)孔子死后,其他弟子执父丧之礼,守孝三年,各奔东西,唯独子贡于墓边结庐守孝六年。这份情谊怎不让人感动?无怪乎,孔子也感慨他有四个弟子更是他的好朋友,子贡在其中,说自从有了子贡之后,远方的优秀子弟一天天奔辏而至。(见《孔丛子·论书》)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事情不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吗?
 
如果要在孔门弟子里推选通才,子贡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得票第一,这样的人才放到历史长河里来数,应该也不多吧。可为什么孔子仍只是给他一个“器也”的评价呢?这是怕他骄傲哩。君子最重要的品格是谦虚,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不满足于目前所学,才能不断求索,止于至善。子路言志不谦虚,夫子当面哂之,便是此理。反观今天的我们,小有所成便大吹大擂者有之,略居一位便意必固我者有之。他们如井底之蛙般张狂,错把机遇与平台赋予的当作自身实力,从此不再为学,只事钻营与权谋,岂不太可笑了吗?
 
 10
 
君子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稀有的,也因此注定是孤独的,但他们并不寂寞。他们是涅泥中的白莲,遥相守望;他们是黄沙中的清流,隔山听响。他们的孤独是因为他们如豹子般独立,“群而不党”、“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他们不会勾结,也不会沾染江湖气息,立身处事坦坦荡荡,毫无机心。他们“文质彬彬”,他们“畏天命”,他们可以“喻于义”,他们“谋道不谋食”,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们能“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因为不愿意多解释什么,所以他们常常被人误解,但“人不知而不愠”,有什么要紧的呢?因为宽和不计较,所以他们常常被人怪罪,但他们“不迁怒”,更谈不上趁机报复。他们的磊落,总能让你看见自己的龌龊。
 
尽管这个世界是肮脏的,可他们还是愿意在这里陪我们芸芸众生,不故作清高。虽然也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被世人称道(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但却不会过分地在意虚名。所以他们一般不会隐入山林,更不会高蹈云端。有时候,他就是你身边那头耕耘了一个春天的老黄牛;有时候他又是那粒埋进尘土里给你一个春天的花籽。但他们总是稀少的,还是不受保护的。所以,我们如果遇见,请一定好好珍惜,别向他们去求名利,拿他们的品格去洗涤自己的灵魂即可。
 
 
 
11
 
对于我们而言,除了拿君子品格去洗涤灵魂外,可能还需要明白一些人生要义,好不迷失自我于茫茫人海。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夫子的这段人生三戒,确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人的头顶。所谓“戒”者,必是与人之惰性乃至恶性作斗争。对此,《淮南子·诠言》中有进一步的精到阐述:“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对于四十岁的人而言,切不能强暴,不能露出仗势的嘴脸,不必为了蝇头小利去头破血流地斗,尔虞我诈地争。“矜而不争”(见《论语·卫灵公》第22则)是种境界,要争,也是这样的: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这是一种公平的“争”,输赢都只是因为自身实力,没什么好说的。暗箱操作,幕后交易,这些龌龊的伎俩就都免了吧,所争得的又能有多少呢?不如落个坦荡,安然入眠。而老天在这件事上,也是最喜欢开玩笑的,以历史经验来看,那些争得头破血流的往往铩羽而归。那个无所争的,则每每竟然能得。“不争”而“争”,这是欲取先予的大智慧,老子为我们出过主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利万物而不争”,且慢慢揣摩吧。
 
 12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文字,算是给读了这么多年的一本书一个交代,也算是给四十岁的自己一个交代。猛然想起,孔子除了说过“四十而不惑”之外,还有两句话,更令我紧张,今录于兹:
 
其一: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翻译:孔子说:“年已到了四十还被众人所厌恶,他这一辈子也就算完了。”)
 
其二: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望,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阿弥陀佛,不敢不勉。

相关读后感推荐: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读后感500字_《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读后感

《神秘的快递家族7:壁画深处的龙影》读书有感_《神秘的快递家族7:壁画深处的龙影》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比尔·盖茨每年读50本纸书,他读书笔记写了啥?

《楚河说历史:元明清》读后感500字_《楚河说历史:元明清》读后感

《江东舞蹈文集:舞看八方(交流卷)》读后感500字_《江东舞蹈文集:舞看八方(交流卷)》读后感

《魔法拼音乐翻卡:10天搞定听、说、读、写全方案》读书有感800字_《魔法拼音乐翻卡:10天搞定听、说、读、写全方案》读书有感

《中国童话》读后感500字_《中国童话》读后感

读书心得

教你如何做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