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书心得展示(六)
以下文章选自《YCU外语系》
暑假在指缝中悄然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因阅读,让清泉更甘冽,让芳香更纯粹。美丽的景致总是让人神往,总是令人沉醉,现已在各位同学上交的作品中挑选出优秀作品,请诸君尽情采颉。
《巴黎圣母院》
1804 翟云婷
“在这篇故事结尾的事件发生大约两年或十九个月之后,人们去隼山的地窖里找奥里维·勒丹公爵的尸体,他是两天前被处死的,查理五世恩准他的身体葬在圣洛昂,埋葬在较为善良的人中间。人们在那些可怕的死人堆里发现了两具奇怪的尸体: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体,其中一具是男尸,另外一具是女尸。女尸身体上还残留一些白色布片,而且脖子上还挂着一个镶有绿色玻璃的小香囊,可里面什么也没有。可能因为这件东西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那些刽子手并没有搜刮走。人们还发现紧紧抱住她的那具男尸,他的脊椎骨严重变形,脑袋更是缩到了肩胛骨中,而且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且,他明显不是被绞死的,因为他脖子上没有一点伤。于是,人们纷纷猜测,这个男人应该是主动来隼山送死的。可是当人们想把他和他紧紧抱住的那具尸体分开时,他却立即化为灰烬。”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十几岁的年纪,对这本书的内容一概不知,以为是讲解建筑的书。买回去后因为人名过于冗杂难记,没有读完便放在了一边。后来上了高中,收拾屋子时在角落发现了他,便读的一发不可收拾--原来这并不是什么讲述建筑的书籍,他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巴黎圣母院脚下的极致浪漫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
维克多·雨果,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代表。而他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便是“对照审美原则”,他是这样阐述“审美对照原则”的:“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变成单纯的高雅或崇高,它们是一种混合体,处于复合杂陈状态,‘丑陋就在美丽的旁边,畸形紧挨匀称,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艺术家不能违反自然的本性,无权将两者加以割舍,应该同时加以表现,‘把阴影渗入光明,让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便是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而《巴黎圣母院》作为对照审美原则的范本,通过环境与事件,人物与人物,群体与群体的多重对照,突出了其重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故事发生在巴黎圣母院—一座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大教堂,不但是法国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法国几代王朝“政教合一”统治的神圣象征。然而,就在这样一座堪称神圣的地方,却上演了一幕幕的滑稽丑剧:自视神圣庄严的教会,却将集美丽与纯真于一身的美丽吉卜赛女郎视为邪恶而送上绞刑架;道貌岸然的圣母院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却是一个对金钱和美女有着强烈占有欲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作者通过场景与事件的对比,不仅揭露了教会的伪善、邪恶与冷酷,还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文中的几个主要角色也有着强烈的冲突,构成了一个网络式的对比关系。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而她与三个男人的相互对比则凸显出人物思想性格,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爱斯梅拉达与加西莫多,是外貌的美丑对比。爱斯梅拉达外表奇美,宛如天仙;加西莫多外表奇丑,甚似妖魔鬼怪。而高尚、纯洁的灵魂,又使这两位相貌有着有天壤之别的男女相互亲近,互相帮助,和谐共处。在这一对比中,雨果将“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紧挨优美”的美学原则做了生动的体现。
爱斯梅拉达与克洛德·孚罗洛,是“善与恶”的对比。爱斯梅拉达是天使,是善的化身,她同情弱者,不以善小而不为;克洛德是魔鬼,是恶的代表,他表面道貌岸然,其实内心粗鄙肮脏,他残害善良,摧毁美艳。在这“善与恶”的对比中,雨果的“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美学原则得到了充分映证。
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是感情的真假对比。爱斯梅拉达执着追求爱情,真诚向往爱情,就算在面临死亡时仍对弗比斯念念不忘;而弗比斯则是薄情寡义,玩弄感情,最后更是可耻地背叛了爱斯梅拉达。就算说他是置爱斯梅拉达于死地的元凶也不为过。在这一对比中,突出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纯真爱情受到薄情寡义的亵渎。
同时,围绕着爱斯梅拉达的三个男人又自然而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风流倜傥的弗比斯对待爱斯梅拉达虚情假意,玩弄她的感情,更是在与吉卜赛姑娘往来时脚踏两只船;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一旦遭到她的拒绝就施展阴谋诡计,最终将她置于死地;尽管相貌丑陋的加西莫多曾劫持过爱斯梅拉达,但那也是在他被骗的状况下,才做出来的事情。后来为报答吉卜赛姑娘的“滴水之恩”,他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将她从绞刑架上抢救出来,并百般呵护照料她,更是对她萌生了纯真的爱情,直至殉情而死。雨果正是通过这种人物与人物之间网络式的交叉对比,不但使美丑得到了彰显,善恶得到了明晰,而且人物形象更突出,艺术效果更强烈。
《巴黎圣母院》不仅运用参照对比手法塑造了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弗比斯、克洛德这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运用这一手法描绘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社会的两个不同群体:以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室及上流社会和以乞丐王克洛潘为代表的下层社会。上层社会的统治者们,衣冠楚楚,举止文明,但内心肮脏,野蛮残忍,他们不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凌辱虐待杀戮,而且相互猜忌,明争暗斗;下层社会的被压迫者们虽然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他们心地善良,对内互敬互爱,对外则是团结一心。作者通过两个群体的对比,不但向读者展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突出了反教会、反封建的主旋律,深化了人道主义思想。
总而言之,《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对照审美原则”的经典范本。全书在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对比参照中塑造了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弗比斯、克洛德等典型形象,突出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揭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崇高与滑稽、光明与黑暗既相辅相成,又有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每次重读巴黎圣母院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大概名著的魅力就在于令人常读常新,获益无穷吧。
END
外语系新媒体部出品
编辑:蔡雨柔
校对:黄朝心 孟晨蓉
暑假在指缝中悄然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因阅读,让清泉更甘冽,让芳香更纯粹。美丽的景致总是让人神往,总是令人沉醉,现已在各位同学上交的作品中挑选出优秀作品,请诸君尽情采颉。
《巴黎圣母院》
1804 翟云婷
“在这篇故事结尾的事件发生大约两年或十九个月之后,人们去隼山的地窖里找奥里维·勒丹公爵的尸体,他是两天前被处死的,查理五世恩准他的身体葬在圣洛昂,埋葬在较为善良的人中间。人们在那些可怕的死人堆里发现了两具奇怪的尸体: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体,其中一具是男尸,另外一具是女尸。女尸身体上还残留一些白色布片,而且脖子上还挂着一个镶有绿色玻璃的小香囊,可里面什么也没有。可能因为这件东西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那些刽子手并没有搜刮走。人们还发现紧紧抱住她的那具男尸,他的脊椎骨严重变形,脑袋更是缩到了肩胛骨中,而且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且,他明显不是被绞死的,因为他脖子上没有一点伤。于是,人们纷纷猜测,这个男人应该是主动来隼山送死的。可是当人们想把他和他紧紧抱住的那具尸体分开时,他却立即化为灰烬。”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十几岁的年纪,对这本书的内容一概不知,以为是讲解建筑的书。买回去后因为人名过于冗杂难记,没有读完便放在了一边。后来上了高中,收拾屋子时在角落发现了他,便读的一发不可收拾--原来这并不是什么讲述建筑的书籍,他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巴黎圣母院脚下的极致浪漫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
维克多·雨果,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代表。而他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便是“对照审美原则”,他是这样阐述“审美对照原则”的:“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变成单纯的高雅或崇高,它们是一种混合体,处于复合杂陈状态,‘丑陋就在美丽的旁边,畸形紧挨匀称,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艺术家不能违反自然的本性,无权将两者加以割舍,应该同时加以表现,‘把阴影渗入光明,让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便是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而《巴黎圣母院》作为对照审美原则的范本,通过环境与事件,人物与人物,群体与群体的多重对照,突出了其重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故事发生在巴黎圣母院—一座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大教堂,不但是法国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法国几代王朝“政教合一”统治的神圣象征。然而,就在这样一座堪称神圣的地方,却上演了一幕幕的滑稽丑剧:自视神圣庄严的教会,却将集美丽与纯真于一身的美丽吉卜赛女郎视为邪恶而送上绞刑架;道貌岸然的圣母院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却是一个对金钱和美女有着强烈占有欲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作者通过场景与事件的对比,不仅揭露了教会的伪善、邪恶与冷酷,还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文中的几个主要角色也有着强烈的冲突,构成了一个网络式的对比关系。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而她与三个男人的相互对比则凸显出人物思想性格,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爱斯梅拉达与加西莫多,是外貌的美丑对比。爱斯梅拉达外表奇美,宛如天仙;加西莫多外表奇丑,甚似妖魔鬼怪。而高尚、纯洁的灵魂,又使这两位相貌有着有天壤之别的男女相互亲近,互相帮助,和谐共处。在这一对比中,雨果将“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紧挨优美”的美学原则做了生动的体现。
爱斯梅拉达与克洛德·孚罗洛,是“善与恶”的对比。爱斯梅拉达是天使,是善的化身,她同情弱者,不以善小而不为;克洛德是魔鬼,是恶的代表,他表面道貌岸然,其实内心粗鄙肮脏,他残害善良,摧毁美艳。在这“善与恶”的对比中,雨果的“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美学原则得到了充分映证。
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是感情的真假对比。爱斯梅拉达执着追求爱情,真诚向往爱情,就算在面临死亡时仍对弗比斯念念不忘;而弗比斯则是薄情寡义,玩弄感情,最后更是可耻地背叛了爱斯梅拉达。就算说他是置爱斯梅拉达于死地的元凶也不为过。在这一对比中,突出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纯真爱情受到薄情寡义的亵渎。
同时,围绕着爱斯梅拉达的三个男人又自然而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风流倜傥的弗比斯对待爱斯梅拉达虚情假意,玩弄她的感情,更是在与吉卜赛姑娘往来时脚踏两只船;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一旦遭到她的拒绝就施展阴谋诡计,最终将她置于死地;尽管相貌丑陋的加西莫多曾劫持过爱斯梅拉达,但那也是在他被骗的状况下,才做出来的事情。后来为报答吉卜赛姑娘的“滴水之恩”,他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将她从绞刑架上抢救出来,并百般呵护照料她,更是对她萌生了纯真的爱情,直至殉情而死。雨果正是通过这种人物与人物之间网络式的交叉对比,不但使美丑得到了彰显,善恶得到了明晰,而且人物形象更突出,艺术效果更强烈。
《巴黎圣母院》不仅运用参照对比手法塑造了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弗比斯、克洛德这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运用这一手法描绘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社会的两个不同群体:以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室及上流社会和以乞丐王克洛潘为代表的下层社会。上层社会的统治者们,衣冠楚楚,举止文明,但内心肮脏,野蛮残忍,他们不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凌辱虐待杀戮,而且相互猜忌,明争暗斗;下层社会的被压迫者们虽然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他们心地善良,对内互敬互爱,对外则是团结一心。作者通过两个群体的对比,不但向读者展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突出了反教会、反封建的主旋律,深化了人道主义思想。
总而言之,《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对照审美原则”的经典范本。全书在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对比参照中塑造了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弗比斯、克洛德等典型形象,突出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揭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崇高与滑稽、光明与黑暗既相辅相成,又有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每次重读巴黎圣母院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大概名著的魅力就在于令人常读常新,获益无穷吧。
END
外语系新媒体部出品
编辑:蔡雨柔
校对:黄朝心 孟晨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