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民航职工主题阅读活动读书心得分享(第六期)
以下文章选自《民航工会》
我们的主题阅读活动,
已于6月3日圆满结束,
但大家的投稿依然非常踊跃,
小编的邮箱也是天天爆满。
今天我们从最后一期投稿中,
选出来自梅燕、周丽娜、周煌彬、
李超波、付小洋五位书友的读书心得,
供大家学习交流。
01
美妙的诗句 美好的情感
阅读书目:《诗经 最美国学》
本文作者:梅燕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六经之首的《诗经》,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她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源泉,孔子称赞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读此类经典,就好比站在了巨人的肩膀,让我们眼界更开阔,心胸会更宽广,思考也会随之更深入。《诗经 最美国学》精选了其中100首名篇,每一首都从字词注音及解释,原文释义,创作背景,作品鉴赏等几方面给予详述。在优美语言的剖析和解释中,我们不仅轻松地理解了诗文的含义,而且更贴近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宗穿着葛布缁衣,吃着粗茶淡饭,男耕女织,可是他们远瞻星空,近观蒹葭,淡泊随性,那是生活,那也是诗。
《诗经》的确有不少生僻字,影响了我们对她的理解和诵读。比如我们赞美女子艳丽绝伦常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两句取自《卫风 硕人》,之后的三句“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相信大部分人不查字典应该读不下来。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并不常见,比如《卫风 淇奥》奥读作(yù),如果顺嘴读成(ào),就贻笑大方了。在《诗经 最美国学》的讲解下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也随之明了。而且许多诗都运用了“兴”的写法,诗文就更形象生动、鲜活立体,细细读着工整的诗句,慢慢品着诗句中的意境:芦苇茂盛的“在水一方”佳人,美得朦胧飘渺,让人心生爱慕;猗猗绿竹旁的“有匪君子”,独立得挺拔高雅,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灼灼桃花下宜家宜室的新娘,明眸皓齿,含羞待嫁,让人感受到和谐欢乐的气氛;呦呦鹿群旁鼓琴欢歌的君臣宴饮,其乐融融,一派祥和……美丽的画面从字里行间展现在眼前,有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之美,有万物勃勃生机之美,也有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那是诗,也是生活,而不像我们今天,诗,是我们生活之外的艺术。即便这样,我们现在生活中还是不乏《诗经》里的语言。新冠疫情出现在援助物资上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便是出自《秦风 无衣》,我们在心存戒心,行事谨慎时会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雅 小宛》);在信誓旦旦时会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 击鼓》);称赞他人品行崇高让人敬仰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 车辖》);在思念时脱口而出的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 采葛》);在恐惧时亦知: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 将仲子》)。这些《诗经》中的诗句千古传诵,跨越了几千年依旧影响着我们。
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确实整本书看下来我认识了不少生僻难懂的字,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几千年前我们祖先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人情。比起唐诗汉赋奢华雕砌、对仗工整的语句,诗经里的句子更多给人未经藻饰的真诚感和冲击感,如果说唐诗是精雕细刻的亭台楼阁,满是装饰技巧,仪态万千;诗经则是古朴的石阶,历经风风雨雨苍凉地站在那里上千年。正是这些真情实感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古朴真诚——诚恳地歌颂祖先功德,诚恳地拜求风调雨顺,诚恳地追求喜欢的姑娘。他们讲究天人合一,尊崇自然,追求疏淡的心,恬静的意。
而在脚步匆匆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更加渴望回归慢生活、真性情。一首诗一首诗的品下来,不仅明白了诗词中细致幽微的情感,唤醒我们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能力,更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情感细腻柔和,时时感动于生活中的美好:明媚的午后,刚沏的茶叶打着卷慢慢地或上浮或下沉,茶香四溢是美的;高高挂在天上或盈或缺的月亮,脉脉无语地撒下如银的月光,陪伴每一个夜归的人是美的;花儿静静的伸展花瓣,吐露芬芳,又悄无声息的凋谢是美的……因为这都是原生态、真性情的生活,是小火慢熬的光阴的流逝。
当然,世间的美也不仅限于此,只要用心去感受,处处可以发现美的痕迹。而在我心中,有一种美最令人欢喜,那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让人沉静,让人回味,情绪澄澈。繁花易落,流水易逝,唯有美好的文字可以常伴我们。
02
家国情怀,我引以为傲的信仰
阅读书目:《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
本文作者:周丽娜
作者单位: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这是脍炙人口的《国家》当中的歌词。每当旋律响起,总会情不自禁的眼含热泪,感到心中荡漾着温暖。三岁的儿子听到这个旋律,也会点着头,跟唱的有模有样。家国情怀真的是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擦不掉抹不去的精神故乡。
近期有幸拜读了刘哲昕教授的《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这本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读书读人,读人读心,这是一本讲信仰的书,如果作者没有发自肺腑的家国情怀,是无法打动读者,更无法激发出读者骨子里的那份信仰。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五千年来,刻入中国人基因里的家国情怀,这就是中国人无比自豪的信仰!作者以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热切的情感,用大量真实的故事、史料和数据,尤其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通过炉边夜话、促膝谈心的方式,让家国情怀这个潜意识以鲜活的面貌呈现在我的眼前。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里,从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决心里,从浴血奋战,赢得淞沪会战胜利的进程里,从作者深入一线参加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里,我懂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是历经了数千年文化传承的,这种情怀早已融入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是每一个中国人鲜血里自带的基因。
读书的过程是读者和作者无声交流却在思想碰撞的过程,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后被深深触动,根本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本书有着多么优美的文采,而是被作者力透纸背的家国情怀所感染。作者选择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为切入点,就是因为作者对于家国情怀的思考和升华,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正是这一场来自于地狱的酷火,让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信仰从此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有很多人认为家国情怀是在喊口号,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到仅仅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看到,其实家国情怀就真实地涌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这个特殊的庚子新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这难道不正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充分展现和诠释吗?疫情是难以忘却的经历,但也是领悟家国情怀最生动的课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死安危的议题直逼眼前,在这场国家大考面前有舍家为国,不顾个人安危的最美逆行者,有四处奔走,守护居民安全的社区志愿者,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这次举国抗疫更是拉近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距离,让你感受到家国情怀不是抽象的,它就在你我身边;家国情怀也绝不是虚幻的,它就是在情此景中。
家国情怀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因为热爱这片土地,所以眼中常含泪水;因为钟情于国家,所以甘愿肩负重任。在此次的抗疫斗争中,家国情怀更是我们山航人此刻的“亮剑”。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机组人员,用质量换取信任的机务人员,坚守岗位不辞辛苦的志愿者,平凡的岗位,做不平凡的事,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另一种有力诠释呢?
家国情怀就如春雨润物,数千年来一直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和心灵,无数胸怀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感人的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而是忠于国家,以身许国。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前途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有首歌曲叫《天佑中华》,歌词中写到“我的灵魂紧紧跟着你呼吸,天佑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中华民族历经风风雨雨,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中国屹立不倒的灵魂,正是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家国情怀啊!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作为一个普通的民航人,演绎心中家国情怀最好的舞台就是工作岗位,一个人就是一方舞台,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就是心中最朴实的情怀。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坚守,用脚踏实地镌刻出我们的职业灵魂,用激情实干谱写出心中家国情怀的壮丽篇章!
03
带你去坐“夜航船”
阅读书目:《夜航船》
本文作者:周煌彬
作者单位:上海机场集团股份飞行区管理部
初识《夜航船》,是缘于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鼎力推荐。爱好国学经典的我,随即入手一本。信手一读,就被“二十八宿”这一条目所吸引,突然联想起腾王阁序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原来翼星、轸星是南方七宿,对应的是火蛇、水蚓,对应的国是楚国,对应的州是荆州。内心不禁感叹,实在太强大了,读它之前,若要焚香净手,一点也不为过!它简直就是一本古代文化常识大辞海,多棒的创意,多棒的作者,激起了多少古代文化爱好者的兴趣!
《夜航船》,顾名思义,就是夜晚里航行的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人们在船上侃“大山”,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把那些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别人分享,这勾起了张岱的创作欲望,把这些“大山”收录在这本书中。
《夜航船》是一部明代的小百科全书,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囊括了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等等,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自问世以来,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由序看来,译者是一个洒脱的人,而作者更是一个不羁的典型,这样碰撞出来的火花,也多么奇妙呀!就像本书封面一样,茫茫星海中的小船,正指引我们仰望星空。
条目型的安排,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阅读的习惯。无论何时,只要你拿起这本书,随手翻开,就可以读上几篇。包罗万象的内容,供我们一读,就可以消除许多误解。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白驹过隙”。没看本书之前,我只知道白驹过隙是指时间过的很快,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却不知道白驹,是指太阳的影子。
读罢此书,觉得张岱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祖上四代望族,几乎一夕之间,国破家亡,一个盖世佳公子,沦落成江湖离乱人,陡然间明白了“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张岱又是个大吃货,号称天下第一美食家,但他也有“三不吃”:不是时鲜不吃,不是特产不吃,不是精致烹调的不吃,比孔夫子还讲究,被同样是吃货的汪曾祺先生称道“浙中清馋,无过张岱”。同时,张岱更是性情中人,也有满眼春光、万种风情的老友陈老莲,一生肝胆相照,并发出了“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的交友感叹。
天空苍蓝,星光灿烂,而张岱就是那只光芒万丈的兔子。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枕边常备《夜航船》,有事翻翻,没事,也翻翻,相信这只兔子会跳进你的心里,带你一起去乘“夜航船”!
04
迎难而上也需要有力的武器
阅读书目:《老年痴呆的预防与陪护指南》
本文作者:李超波
作者单位:民航局机关
作为一名连续从事了十二年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人员,我无疑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019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6.1岁,民航局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均寿命已超过84岁,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他们能否广泛参与到社会各类正性活动和事件中去,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成了他们能否共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材料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对人类生命威胁较大的生理性疾病,要么可使用先进的材料替代或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要么可运用强效的药物或手段给予治疗或控制。但是,精神疾病或生理疾病衍生的精神症状,目前的医学进展并不明显。其中,老年痴呆与其他精神疾病相比,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65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率约为5%,85岁时每三至四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患病,再加上其他痴呆类型,老年人的痴呆发病率高得让人担忧,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这一问题将越来越凸显。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人对老年痴呆的了解仅停留在熟人的讲述或媒体简单的宣传阶段,认为痴呆就是记忆力下降,甚至因缺少相关知识而忽略身边已经罹患该病的亲友。当他们意识到身边出现此类病人时,后者的精神症状已达中度甚至重度,这不仅会使病人身心遭受重创,其身边人也会进入时刻遭受精神折磨的持续梦魇期。
作为离退休干部医务工作者,职业敏感让我对自己服务、管理的老同志和身边的老年人更多关注。多年的观察让我发现,老年痴呆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有的趁家人不备,独自偷偷出门又未随身携带地址电话等信息,导致走失甚或发生恶性事件;有的尽管家中一贫如洗,却偷偷取出家里仅有的钱财到寺庙中布施;有的经常在幻觉驱使下,让身边人代其从事离奇的事情,当身边人认为不合理时便与其激烈冲突;有的已近耄耋之年,却怀疑配偶对其不忠或怀疑他人盗窃自己的物品等。这些表现看似荒唐,其实都是老年痴呆的精神症状,对身边人来说,如果患者的精神症状轻微或偶尔出现倒还无妨。然而,这些症状大都自出现后就将伴随终身,每个身边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这样的折磨,都会如入炼狱。更不容乐观的是,尽管老年痴呆有着这样可怕的精神症状,其治疗手段却非常有限效收效甚微症状轻微或偶尔出现,倒还能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予以,目前已有和新上市的药物效果也微乎其微。因此,作为需要经常近距离面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人员,我也一直在寻找药物治疗以外的方法,以便更好面对这样的老人。
我们的邻国日本老龄化更加严重,老年痴呆患者同样困扰着日本社会。日本老年精神病学家浦上克哉著的《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与陪护指南》算是我看过的比较系统地论述相关内容的科普书籍了,看完后收获和启发也的确不少。书中介绍了很多舒缓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方法,我也很认同,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将根据情况使用这些方法,希望能获得好的效果。
该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读物,它告诉我们如何从老年人的异常行为中判断他是患痴呆而不是单纯衰老;告诉我们出现什么症状应该带老人去医院,去哪个科室进行哪些检查和治疗;告诉我们治疗该病的药物、非药物疗法和预防方法;告诉我们老人病情的好坏取决于家人的对待方式;告诉我们对患病老人贴心陪护的一些准则和方法;告诉我们让老人多做事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对待痴呆老人的思想包袱问题、日常饮食难题、日常沟通难题、人际关系难题日常卫生难题等。最后,作者用三句话来概括了本书的核心精神:一、痴呆老人的任何异常行为都会传达出某种信息,他们都有其自身的涵义。二、只要我们凝神看、静心听,就一定能够发现贴心护理的关键。三、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书的内容一点也不复杂,但如果读者对老年痴呆患者感同身受,那就一定会在这本书中获得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为自己今后正确与老年痴呆患者相处,正确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看到一抹曙光。
我想,既然做了离退休干部工作者,既然我们的职责是把每一位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好,那就要不怕麻烦,不惧辛劳,从最难的工作入手,从最急的浪头下水。同时,更重要的是迎难而上的时候要有精良的武器,要有战胜困难的杀手锏,这样才能乘兴而去,尽兴而归。《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与陪护指南》也许就是面对老年痴呆患者,支持自己迎难而上的有力武器之一。
05
宝钗:刹那芳华怨与谁
阅读书目:《红楼梦》
本文作者:付小洋
作者单位:国航地服外航中心
冷冷金钗雪中埋,
连叹皆伤咏絮才。
世人皆道颦儿苦,
谁人知晓宝钗哀。
娇羞泪痕无人揩,
寂寞蘅芜少物栽。
读罢红楼泪暗洒,
至今仍旧难释怀。
才华堪比黛玉,美貌不输可卿,女工胜过袭人。你温婉调柔,聪慧机敏,却奈何得不到宝玉的爱。“蘅芜苑”层层荒芜的石雕掩藏住你少女的心,“冷香丸”的幽幽凝香压抑着你火热的真情。你是人们口中的宝姐姐,你是贵族的千金,于是你一颦一笑都活成了别人眼中的典范,你莲步轻移,心甘情愿地做着别人眼中的淑女。
人们常把同情和赞许的目光留给了黛玉,对你似乎有太多太多的指责。螃蟹宴上送给史湘云的几篓螃蟹被看作是收买人心。金钏死后你安慰王夫人的话被当作漠视生命,你送去给金钏陪葬的衣服,也被当成是笼络王夫人等贾府上层势力的筹码。一碗冰糖燕窝是为了讨好黛玉稳坐宝二奶奶的位子。一句偶填的柳絮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成了你“狼子野心”的见证。可是,谁又想到过当宝玉揭开红盖头,喊出的那一句“林妹妹”时,又像是怎样的千针万箭刺进了你的心里。
你是姐姐,所以在人们眼中你是温顺的,你不应该使小性子,你不该有脾气,连一句“你们博古通今,才知道负荆请罪”这般气话,都要说的如此小心翼翼。
你是淑女,你要懂体统,你要识大体,你的忍让也被看作是理所应当。黛玉可以和宝玉肆无忌惮地躺在一张床上讲着笑话,黛玉可以凑到宝玉身边和他一起解着九连环。可是你却不能,你只能在宝玉熟睡的时候安静的坐在他的床前,为他绣着那对难成双的鸳鸯。
宝玉挨打了,黛玉可以为他把眼睛哭成桃核,而你在宝玉面前只是低头弄着裙摆,连一句话都不敢说出口。花荫下,你也为宝玉哭的天昏地暗,可是你的眼泪却永远只能流在角落里,末了,还遭来黛玉的一句冷冷的讽刺。
你也是女孩儿,也一样有一颗炽热的心,但你却把自己内心炽热的火焰一次又一次地用冷香丸的寒意压住、扑灭。贾母游大观园时,看到人家黛玉、“三春”的房间都是精致典雅,有些还不失富丽堂皇。只有你的“蘅芜苑”,冷冷清清如雪洞一般,摆设全无,屋内只是一把椅子并几个茶杯。宝钗,这个冰冷宛如雪洞一般的“蘅芜苑”真的是你心之所向吗?宝钗,你做的太过了,你过分压抑自己来迎合这个本不属于你的社会。
终于,你试着打开自己的心扉,写了一首“螃蟹咏”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社会的厌恶,却也只能在大观园众姐妹玩赏片刻过后,付之一炬。你有太多太多的不能够,每一个“不能够”都像一条锁链紧紧地把自己缠绕起来,最后硬生生地把自己锁在了自己铸就的牢笼里。似笼中的金丝雀,很美却早已失去了自我。
人们都说黛玉对宝玉的爱是真爱,穿越了三生三世,跨越了生死,因而对宝黛的爱充满了叹息和遗憾。可是你呢,你对宝玉的爱难道就比黛玉差一等吗?宝黛的木石前盟令无数读者感动涕零,你和宝玉的金玉缘似乎就夹杂着俗气。我常想,黛玉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还是幸福的,她有着绛珠仙子的身份,她死后叫作“魂归离恨天”,而你呢?只有孤独地死去,就连灵魂也没有容身之所。黛玉在经历贾府大动荡之前就已香消玉殒,而你却还要独自默默承受着一切,经历了贵族千金沦为贫家女的种种磨难,相夫教子这是封建社会对你的要求,却又因现实而妥协,是你永远无法完成的遗憾。黛玉是幸福的,至少在她死后还有一个男人为了她而出家为僧,而宝钗你呢,独守着空闺,每天只有对着笼中雀儿说话。你的寂寞,谁懂?你的爱,谁知?
你爱着宝玉,只不过是用了另一种方式表达,你要宝玉去走仕途,去结交一些官宦朋友,这只不过是在为他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而已,为什么要遭来对你的唾骂?难道谁又会抱着诗词歌赋、西厢记、牡丹亭过日子吗?当宝玉丢下你独自走开时,你的眼里不曾流泪,但你的心里难道就不是在流血吗?
宝钗,不知道多少句“女儿愁”才能写得尽你心中的苦闷,不知道多少的眼泪曾被你在寒冷的夜里独自吞下,“怕人询问,咽泪装欢,难,难,难”。
宝钗怨,刹那芳华付流水,一片痴心怨与谁?
答应我,宝钗。若时光重来,我情愿你不要再作别人眼中的“大家闺秀”,一举手一投足都活成了世人的典范。勇敢一点,大胆一点,去做你自己,挣脱枷锁,就算没有“金玉良缘”,你也定能如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
读书心得奖品来了!
以上投稿者将获得民航工会荣誉证书一份、定制特色手包一个(颜色随机)。因微信推送篇幅所限,为了让更多的优秀读书心得得到分享,我们会将其制成电子书和有声书,在民航职工电子书屋中进行长期展示。感谢大家一个多月来的积极投稿,再见!
我们的主题阅读活动,
已于6月3日圆满结束,
但大家的投稿依然非常踊跃,
小编的邮箱也是天天爆满。
今天我们从最后一期投稿中,
选出来自梅燕、周丽娜、周煌彬、
李超波、付小洋五位书友的读书心得,
供大家学习交流。
01
美妙的诗句 美好的情感
阅读书目:《诗经 最美国学》
本文作者:梅燕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六经之首的《诗经》,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她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源泉,孔子称赞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读此类经典,就好比站在了巨人的肩膀,让我们眼界更开阔,心胸会更宽广,思考也会随之更深入。《诗经 最美国学》精选了其中100首名篇,每一首都从字词注音及解释,原文释义,创作背景,作品鉴赏等几方面给予详述。在优美语言的剖析和解释中,我们不仅轻松地理解了诗文的含义,而且更贴近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宗穿着葛布缁衣,吃着粗茶淡饭,男耕女织,可是他们远瞻星空,近观蒹葭,淡泊随性,那是生活,那也是诗。
《诗经》的确有不少生僻字,影响了我们对她的理解和诵读。比如我们赞美女子艳丽绝伦常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两句取自《卫风 硕人》,之后的三句“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相信大部分人不查字典应该读不下来。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并不常见,比如《卫风 淇奥》奥读作(yù),如果顺嘴读成(ào),就贻笑大方了。在《诗经 最美国学》的讲解下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也随之明了。而且许多诗都运用了“兴”的写法,诗文就更形象生动、鲜活立体,细细读着工整的诗句,慢慢品着诗句中的意境:芦苇茂盛的“在水一方”佳人,美得朦胧飘渺,让人心生爱慕;猗猗绿竹旁的“有匪君子”,独立得挺拔高雅,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灼灼桃花下宜家宜室的新娘,明眸皓齿,含羞待嫁,让人感受到和谐欢乐的气氛;呦呦鹿群旁鼓琴欢歌的君臣宴饮,其乐融融,一派祥和……美丽的画面从字里行间展现在眼前,有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之美,有万物勃勃生机之美,也有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那是诗,也是生活,而不像我们今天,诗,是我们生活之外的艺术。即便这样,我们现在生活中还是不乏《诗经》里的语言。新冠疫情出现在援助物资上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便是出自《秦风 无衣》,我们在心存戒心,行事谨慎时会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雅 小宛》);在信誓旦旦时会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 击鼓》);称赞他人品行崇高让人敬仰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 车辖》);在思念时脱口而出的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 采葛》);在恐惧时亦知: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 将仲子》)。这些《诗经》中的诗句千古传诵,跨越了几千年依旧影响着我们。
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确实整本书看下来我认识了不少生僻难懂的字,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几千年前我们祖先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人情。比起唐诗汉赋奢华雕砌、对仗工整的语句,诗经里的句子更多给人未经藻饰的真诚感和冲击感,如果说唐诗是精雕细刻的亭台楼阁,满是装饰技巧,仪态万千;诗经则是古朴的石阶,历经风风雨雨苍凉地站在那里上千年。正是这些真情实感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古朴真诚——诚恳地歌颂祖先功德,诚恳地拜求风调雨顺,诚恳地追求喜欢的姑娘。他们讲究天人合一,尊崇自然,追求疏淡的心,恬静的意。
而在脚步匆匆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更加渴望回归慢生活、真性情。一首诗一首诗的品下来,不仅明白了诗词中细致幽微的情感,唤醒我们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能力,更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情感细腻柔和,时时感动于生活中的美好:明媚的午后,刚沏的茶叶打着卷慢慢地或上浮或下沉,茶香四溢是美的;高高挂在天上或盈或缺的月亮,脉脉无语地撒下如银的月光,陪伴每一个夜归的人是美的;花儿静静的伸展花瓣,吐露芬芳,又悄无声息的凋谢是美的……因为这都是原生态、真性情的生活,是小火慢熬的光阴的流逝。
当然,世间的美也不仅限于此,只要用心去感受,处处可以发现美的痕迹。而在我心中,有一种美最令人欢喜,那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让人沉静,让人回味,情绪澄澈。繁花易落,流水易逝,唯有美好的文字可以常伴我们。
02
家国情怀,我引以为傲的信仰
阅读书目:《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
本文作者:周丽娜
作者单位: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这是脍炙人口的《国家》当中的歌词。每当旋律响起,总会情不自禁的眼含热泪,感到心中荡漾着温暖。三岁的儿子听到这个旋律,也会点着头,跟唱的有模有样。家国情怀真的是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擦不掉抹不去的精神故乡。
近期有幸拜读了刘哲昕教授的《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这本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读书读人,读人读心,这是一本讲信仰的书,如果作者没有发自肺腑的家国情怀,是无法打动读者,更无法激发出读者骨子里的那份信仰。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五千年来,刻入中国人基因里的家国情怀,这就是中国人无比自豪的信仰!作者以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热切的情感,用大量真实的故事、史料和数据,尤其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通过炉边夜话、促膝谈心的方式,让家国情怀这个潜意识以鲜活的面貌呈现在我的眼前。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里,从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决心里,从浴血奋战,赢得淞沪会战胜利的进程里,从作者深入一线参加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里,我懂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是历经了数千年文化传承的,这种情怀早已融入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是每一个中国人鲜血里自带的基因。
读书的过程是读者和作者无声交流却在思想碰撞的过程,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后被深深触动,根本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本书有着多么优美的文采,而是被作者力透纸背的家国情怀所感染。作者选择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为切入点,就是因为作者对于家国情怀的思考和升华,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正是这一场来自于地狱的酷火,让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信仰从此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有很多人认为家国情怀是在喊口号,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到仅仅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看到,其实家国情怀就真实地涌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这个特殊的庚子新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这难道不正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充分展现和诠释吗?疫情是难以忘却的经历,但也是领悟家国情怀最生动的课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死安危的议题直逼眼前,在这场国家大考面前有舍家为国,不顾个人安危的最美逆行者,有四处奔走,守护居民安全的社区志愿者,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这次举国抗疫更是拉近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距离,让你感受到家国情怀不是抽象的,它就在你我身边;家国情怀也绝不是虚幻的,它就是在情此景中。
家国情怀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因为热爱这片土地,所以眼中常含泪水;因为钟情于国家,所以甘愿肩负重任。在此次的抗疫斗争中,家国情怀更是我们山航人此刻的“亮剑”。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机组人员,用质量换取信任的机务人员,坚守岗位不辞辛苦的志愿者,平凡的岗位,做不平凡的事,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另一种有力诠释呢?
家国情怀就如春雨润物,数千年来一直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和心灵,无数胸怀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感人的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而是忠于国家,以身许国。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前途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有首歌曲叫《天佑中华》,歌词中写到“我的灵魂紧紧跟着你呼吸,天佑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中华民族历经风风雨雨,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中国屹立不倒的灵魂,正是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家国情怀啊!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作为一个普通的民航人,演绎心中家国情怀最好的舞台就是工作岗位,一个人就是一方舞台,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就是心中最朴实的情怀。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坚守,用脚踏实地镌刻出我们的职业灵魂,用激情实干谱写出心中家国情怀的壮丽篇章!
03
带你去坐“夜航船”
阅读书目:《夜航船》
本文作者:周煌彬
作者单位:上海机场集团股份飞行区管理部
初识《夜航船》,是缘于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鼎力推荐。爱好国学经典的我,随即入手一本。信手一读,就被“二十八宿”这一条目所吸引,突然联想起腾王阁序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原来翼星、轸星是南方七宿,对应的是火蛇、水蚓,对应的国是楚国,对应的州是荆州。内心不禁感叹,实在太强大了,读它之前,若要焚香净手,一点也不为过!它简直就是一本古代文化常识大辞海,多棒的创意,多棒的作者,激起了多少古代文化爱好者的兴趣!
《夜航船》,顾名思义,就是夜晚里航行的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人们在船上侃“大山”,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把那些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别人分享,这勾起了张岱的创作欲望,把这些“大山”收录在这本书中。
《夜航船》是一部明代的小百科全书,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囊括了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等等,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自问世以来,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由序看来,译者是一个洒脱的人,而作者更是一个不羁的典型,这样碰撞出来的火花,也多么奇妙呀!就像本书封面一样,茫茫星海中的小船,正指引我们仰望星空。
条目型的安排,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阅读的习惯。无论何时,只要你拿起这本书,随手翻开,就可以读上几篇。包罗万象的内容,供我们一读,就可以消除许多误解。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白驹过隙”。没看本书之前,我只知道白驹过隙是指时间过的很快,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却不知道白驹,是指太阳的影子。
读罢此书,觉得张岱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祖上四代望族,几乎一夕之间,国破家亡,一个盖世佳公子,沦落成江湖离乱人,陡然间明白了“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张岱又是个大吃货,号称天下第一美食家,但他也有“三不吃”:不是时鲜不吃,不是特产不吃,不是精致烹调的不吃,比孔夫子还讲究,被同样是吃货的汪曾祺先生称道“浙中清馋,无过张岱”。同时,张岱更是性情中人,也有满眼春光、万种风情的老友陈老莲,一生肝胆相照,并发出了“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的交友感叹。
天空苍蓝,星光灿烂,而张岱就是那只光芒万丈的兔子。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枕边常备《夜航船》,有事翻翻,没事,也翻翻,相信这只兔子会跳进你的心里,带你一起去乘“夜航船”!
04
迎难而上也需要有力的武器
阅读书目:《老年痴呆的预防与陪护指南》
本文作者:李超波
作者单位:民航局机关
作为一名连续从事了十二年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人员,我无疑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019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6.1岁,民航局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均寿命已超过84岁,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他们能否广泛参与到社会各类正性活动和事件中去,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成了他们能否共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材料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对人类生命威胁较大的生理性疾病,要么可使用先进的材料替代或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要么可运用强效的药物或手段给予治疗或控制。但是,精神疾病或生理疾病衍生的精神症状,目前的医学进展并不明显。其中,老年痴呆与其他精神疾病相比,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65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率约为5%,85岁时每三至四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患病,再加上其他痴呆类型,老年人的痴呆发病率高得让人担忧,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这一问题将越来越凸显。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人对老年痴呆的了解仅停留在熟人的讲述或媒体简单的宣传阶段,认为痴呆就是记忆力下降,甚至因缺少相关知识而忽略身边已经罹患该病的亲友。当他们意识到身边出现此类病人时,后者的精神症状已达中度甚至重度,这不仅会使病人身心遭受重创,其身边人也会进入时刻遭受精神折磨的持续梦魇期。
作为离退休干部医务工作者,职业敏感让我对自己服务、管理的老同志和身边的老年人更多关注。多年的观察让我发现,老年痴呆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有的趁家人不备,独自偷偷出门又未随身携带地址电话等信息,导致走失甚或发生恶性事件;有的尽管家中一贫如洗,却偷偷取出家里仅有的钱财到寺庙中布施;有的经常在幻觉驱使下,让身边人代其从事离奇的事情,当身边人认为不合理时便与其激烈冲突;有的已近耄耋之年,却怀疑配偶对其不忠或怀疑他人盗窃自己的物品等。这些表现看似荒唐,其实都是老年痴呆的精神症状,对身边人来说,如果患者的精神症状轻微或偶尔出现倒还无妨。然而,这些症状大都自出现后就将伴随终身,每个身边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这样的折磨,都会如入炼狱。更不容乐观的是,尽管老年痴呆有着这样可怕的精神症状,其治疗手段却非常有限效收效甚微症状轻微或偶尔出现,倒还能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予以,目前已有和新上市的药物效果也微乎其微。因此,作为需要经常近距离面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人员,我也一直在寻找药物治疗以外的方法,以便更好面对这样的老人。
我们的邻国日本老龄化更加严重,老年痴呆患者同样困扰着日本社会。日本老年精神病学家浦上克哉著的《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与陪护指南》算是我看过的比较系统地论述相关内容的科普书籍了,看完后收获和启发也的确不少。书中介绍了很多舒缓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方法,我也很认同,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将根据情况使用这些方法,希望能获得好的效果。
该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读物,它告诉我们如何从老年人的异常行为中判断他是患痴呆而不是单纯衰老;告诉我们出现什么症状应该带老人去医院,去哪个科室进行哪些检查和治疗;告诉我们治疗该病的药物、非药物疗法和预防方法;告诉我们老人病情的好坏取决于家人的对待方式;告诉我们对患病老人贴心陪护的一些准则和方法;告诉我们让老人多做事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对待痴呆老人的思想包袱问题、日常饮食难题、日常沟通难题、人际关系难题日常卫生难题等。最后,作者用三句话来概括了本书的核心精神:一、痴呆老人的任何异常行为都会传达出某种信息,他们都有其自身的涵义。二、只要我们凝神看、静心听,就一定能够发现贴心护理的关键。三、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书的内容一点也不复杂,但如果读者对老年痴呆患者感同身受,那就一定会在这本书中获得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为自己今后正确与老年痴呆患者相处,正确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看到一抹曙光。
我想,既然做了离退休干部工作者,既然我们的职责是把每一位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好,那就要不怕麻烦,不惧辛劳,从最难的工作入手,从最急的浪头下水。同时,更重要的是迎难而上的时候要有精良的武器,要有战胜困难的杀手锏,这样才能乘兴而去,尽兴而归。《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与陪护指南》也许就是面对老年痴呆患者,支持自己迎难而上的有力武器之一。
05
宝钗:刹那芳华怨与谁
阅读书目:《红楼梦》
本文作者:付小洋
作者单位:国航地服外航中心
冷冷金钗雪中埋,
连叹皆伤咏絮才。
世人皆道颦儿苦,
谁人知晓宝钗哀。
娇羞泪痕无人揩,
寂寞蘅芜少物栽。
读罢红楼泪暗洒,
至今仍旧难释怀。
才华堪比黛玉,美貌不输可卿,女工胜过袭人。你温婉调柔,聪慧机敏,却奈何得不到宝玉的爱。“蘅芜苑”层层荒芜的石雕掩藏住你少女的心,“冷香丸”的幽幽凝香压抑着你火热的真情。你是人们口中的宝姐姐,你是贵族的千金,于是你一颦一笑都活成了别人眼中的典范,你莲步轻移,心甘情愿地做着别人眼中的淑女。
人们常把同情和赞许的目光留给了黛玉,对你似乎有太多太多的指责。螃蟹宴上送给史湘云的几篓螃蟹被看作是收买人心。金钏死后你安慰王夫人的话被当作漠视生命,你送去给金钏陪葬的衣服,也被当成是笼络王夫人等贾府上层势力的筹码。一碗冰糖燕窝是为了讨好黛玉稳坐宝二奶奶的位子。一句偶填的柳絮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成了你“狼子野心”的见证。可是,谁又想到过当宝玉揭开红盖头,喊出的那一句“林妹妹”时,又像是怎样的千针万箭刺进了你的心里。
你是姐姐,所以在人们眼中你是温顺的,你不应该使小性子,你不该有脾气,连一句“你们博古通今,才知道负荆请罪”这般气话,都要说的如此小心翼翼。
你是淑女,你要懂体统,你要识大体,你的忍让也被看作是理所应当。黛玉可以和宝玉肆无忌惮地躺在一张床上讲着笑话,黛玉可以凑到宝玉身边和他一起解着九连环。可是你却不能,你只能在宝玉熟睡的时候安静的坐在他的床前,为他绣着那对难成双的鸳鸯。
宝玉挨打了,黛玉可以为他把眼睛哭成桃核,而你在宝玉面前只是低头弄着裙摆,连一句话都不敢说出口。花荫下,你也为宝玉哭的天昏地暗,可是你的眼泪却永远只能流在角落里,末了,还遭来黛玉的一句冷冷的讽刺。
你也是女孩儿,也一样有一颗炽热的心,但你却把自己内心炽热的火焰一次又一次地用冷香丸的寒意压住、扑灭。贾母游大观园时,看到人家黛玉、“三春”的房间都是精致典雅,有些还不失富丽堂皇。只有你的“蘅芜苑”,冷冷清清如雪洞一般,摆设全无,屋内只是一把椅子并几个茶杯。宝钗,这个冰冷宛如雪洞一般的“蘅芜苑”真的是你心之所向吗?宝钗,你做的太过了,你过分压抑自己来迎合这个本不属于你的社会。
终于,你试着打开自己的心扉,写了一首“螃蟹咏”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社会的厌恶,却也只能在大观园众姐妹玩赏片刻过后,付之一炬。你有太多太多的不能够,每一个“不能够”都像一条锁链紧紧地把自己缠绕起来,最后硬生生地把自己锁在了自己铸就的牢笼里。似笼中的金丝雀,很美却早已失去了自我。
人们都说黛玉对宝玉的爱是真爱,穿越了三生三世,跨越了生死,因而对宝黛的爱充满了叹息和遗憾。可是你呢,你对宝玉的爱难道就比黛玉差一等吗?宝黛的木石前盟令无数读者感动涕零,你和宝玉的金玉缘似乎就夹杂着俗气。我常想,黛玉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还是幸福的,她有着绛珠仙子的身份,她死后叫作“魂归离恨天”,而你呢?只有孤独地死去,就连灵魂也没有容身之所。黛玉在经历贾府大动荡之前就已香消玉殒,而你却还要独自默默承受着一切,经历了贵族千金沦为贫家女的种种磨难,相夫教子这是封建社会对你的要求,却又因现实而妥协,是你永远无法完成的遗憾。黛玉是幸福的,至少在她死后还有一个男人为了她而出家为僧,而宝钗你呢,独守着空闺,每天只有对着笼中雀儿说话。你的寂寞,谁懂?你的爱,谁知?
你爱着宝玉,只不过是用了另一种方式表达,你要宝玉去走仕途,去结交一些官宦朋友,这只不过是在为他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而已,为什么要遭来对你的唾骂?难道谁又会抱着诗词歌赋、西厢记、牡丹亭过日子吗?当宝玉丢下你独自走开时,你的眼里不曾流泪,但你的心里难道就不是在流血吗?
宝钗,不知道多少句“女儿愁”才能写得尽你心中的苦闷,不知道多少的眼泪曾被你在寒冷的夜里独自吞下,“怕人询问,咽泪装欢,难,难,难”。
宝钗怨,刹那芳华付流水,一片痴心怨与谁?
答应我,宝钗。若时光重来,我情愿你不要再作别人眼中的“大家闺秀”,一举手一投足都活成了世人的典范。勇敢一点,大胆一点,去做你自己,挣脱枷锁,就算没有“金玉良缘”,你也定能如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
读书心得奖品来了!
以上投稿者将获得民航工会荣誉证书一份、定制特色手包一个(颜色随机)。因微信推送篇幅所限,为了让更多的优秀读书心得得到分享,我们会将其制成电子书和有声书,在民航职工电子书屋中进行长期展示。感谢大家一个多月来的积极投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