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小学问”的二三事

以下文章选自《宋煜阳数学工作室》
 
“小学问”的二三事
 
——《小学数学教师》第7、8合刊导读学习心得
 
作者:丁慧娜
 
奉化区第三期后备班学员
 
说到“学问”,常常令人感觉十分高深莫测,只有专家教授、名师骨干才能研究。但《小学数学教师》第7、8合刊导读中,朱乐平老师带来的“小学问”研究,让我改变了原有看法。朱老师介绍到,数学教学小学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方法,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操作步骤。其中,操作是它的重要内涵。小学问的关键在于实践,也就是不讲太多的道理,更不讲大而空的理论,主要阐述的是一线老师进入课堂以后可以操作的方法或步骤。通过聆听朱老师的讲座、品读本期“教师进修”栏目的小学问文章,令我产生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三点感受
 
1.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在“玩”中提高数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的徐丹方老师在《如何在“玩”中提高数数能力》中分享了通过感知节奏、跟着节奏玩数数、调皮的点、生活中的数数四个活动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
 
在教学数数时,我也带学生经历了顺着数、倒着数、一个一个数、几个几个数等等,但仅仅是变着方式数数,形式较为单一,学生数的过程相对被动。
 
徐老师设计的这几个小活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运用了数数,而不是为了数数而数数,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自然,真正在“玩”中提高了数数能力。
 
2.注重概念理解的深化:在学习素材的“变与不变”中感悟概念本质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的许玉燕老师在《如何更好地理解周长概念》中介绍到用一个神奇的十字架素材,通过变换,引导学生发现形变“质”不变、形分“根”不分、形合“神”不合。知道只要一周边线的长度不变,无论变成什么形状,周长永远不变;在分割后的图形中,进一步感知周长本质属性,排除面积大小对理解周长概念的干扰等等。
 
3.注重实践操作的可行:在课堂或生活中可以拿来实践
 
数学小学问文章短小精悍,没有难懂的理论和大道理,而是用一个个策略,一步一步呈现具体操作的过程,让作为教师的读者可以搬到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让作为家长的读者可以搬到家里和孩子一起探究。比如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何婷老师《如何自制米尺更有趣》,分想象制作、实际制作两步引领学生自制米尺,其中还包含材料的选择、不同方案的比较、尝试和交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上段时间教学这一内容时,我准备了硬纸板包装条让学生回家自制米尺。因为考虑到在课堂上操作有一定困难和限制,于是把它作为实践作业带回家完成。但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比如(1)家长代劳,孩子没有真正参与自制米尺活动。(2)缺少适当的指导,家长无从帮起。(3)缺少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除了1米=100厘米以外,厘米和米的关系,如1米里有10个10厘米、5个20厘米、2个50厘米这些关系。
 
读了何老师的小文章后,再来看自制米尺活动,如果课堂上实践有困难,放在家里进行亲子实践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老师给出一些操作建议,包括米尺的参考图片、操作的大致步骤、对厘米和米关系的进一步提问等,让这个活动的实践性更强一些。
 
一个启示:小问题的发现和提出
 
关于小学问的研究,如果真的着手去学习和研究了,一定也能研究出一些成果来。但我觉得小学问研究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更是我们一线老师需要去关注的。因为只有发现和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后,才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结合我目前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现和提出小问题:
 
1.学生在课上的学困点
 
比如为什么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为什么百分数可以超过100%?等等。
 
2.学生在课后的疑问点
 
比如为什么乘法口诀就到九九八十一?1/1是分数单位吗?10/1是分数吗?等等。
 
3.教师在备课时的困惑点
 
比如数轴中的单位长度一定是1吗?用一个正方体画出的正方形只能选择“一定相同”而不是“可能相同”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但却不会引起我们较多的关注,从而失去了做“小学问”的机会。通过这一次学习,我想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当学生或者自己心中有疑问时,想想过就算了,而是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小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己的专业思考能力。
 
宋煜阳数学工作室
 
审核:潘建杰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