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辑选

以下文章选自《赣州市高中历史廖力生名师工作室》
 
导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必定是热爱读书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扩大教学视野,积淀文化底蕴,为专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赣州市高中历史廖力生名师工作室于2020年3月倡议并开展了读书活动。工作室制定了读书活动方案,明确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活动原则和要求,并对活动的内容和流程作了具体安排。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大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读书活动中,纷纷从书店、网上购买书籍,制定读书计划,挤出课余时间保证每天读书1小时以上。大家在品味读书快乐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修养。读书逐渐成了一种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将读书与讨论、笔记结合起来,可以挖掘读书的深度,提高读书的效率,提升读书的境界。我们倡导读书多讨论、勤笔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本名师工作室将陆续撷取成员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供大家分享交流。
 
1
 
矛盾的综合体——传统社会下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素质》读书笔记
 
赣州中学   温先发
 
读罢明恩溥的《中国人的素质》,首先让我感慨的是如今的我们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竟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在佩服作者的眼光犀利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阅读此书,更像是在对自我进行一项精神上的解剖,将潜藏于自身的民族性格的烙印进行分析和思考,这个过程夹杂着许多复杂的情感,有自豪、有羞愧,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明氏终身的事业是在中国,也是对于中国极表同情的人。他的幽默的甚至刻薄的或言过其实的笔调,的确使我们感觉不快或不满。但“良药苦口”,这对我们终究是有好处的,我们最好是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得到他正面的益处。明氏从农村社会的中国人入手,来描述中国人的形象,这是具有科学性的。因为至少在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他们能够代表出整个民族的一些特性,这是不容置疑的。
 
读完这部书,我觉得明氏眼中的中国人是充满矛盾的,他们具有能够使他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多种美德,但同时他们也有着令西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缺点和陋习——至少在他们眼中,这些缺点和陋习是阻碍中国发展的病根之一。这种矛盾让明氏本人对中华民族抱以同情的态度,他看好我们,然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却用幽默和婉转的语气对我们进行了劝诫,这是十分难得的。
 
倘若以西方的文明的观点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话,中国人的有些性格特点的确不合时宜。例如在对待时间的问题上,明氏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对时间不是很敏感,他们把时间分成一大段一大段,比如“时辰”;而在西方人眼中,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没有如同中国人一般被放大了的时间概念,对时间节点的敏感是他们与中国人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因此,西方人非常讨厌中国人在社交访问中表现出来的漠视时间,这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若是以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中国人漠视时间不过是对所处环境的一种文化性适应,这种环境就是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正如俄罗斯民族的粗糙源于地域面积的广大。中国人漠视时间可以看成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心理特点,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年代,如果将较长的时间看作短暂一瞬的话,那么时间就可以被消磨掉,而痛苦就可以减轻了。
 
而西方人呢?他们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时间呢?我们知道近代西方文明源于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商业投入产出的周期性要比传统农业生产投入的周期要短的多。时间就是金钱,抓住时间就可以抓住更多的机遇去获得财富。因此,在西方人眼中,时间是极其珍贵的。那么,西方人讨厌中国人的漠视时间就可以看作是文化冲突的一种。我们的先人不认为自己的这种表现有何不妥,因为这是在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性,如果东西文化不曾相遇,也就不会有这种碰撞了。
 
既然说到中国人民族性格当中的矛盾性,那么中国人漠视时间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一种与之相反的特性呢?漠视时间,也就是对时间的流逝不敏感。进而可以衍生出不守时、拖沓等缺点,这些缺点与中国人表达方式上委婉一起构成了一种漠视精确的心理特性,这种特性在数字的使用上尤为突出。人们多喜欢用约数表达一个具体数字,外国人恐怕永远也无法弄懂我们口中说的数字到底是多少。然而,这种对于精确的忽视并不是全方位的,只要涉及到自己的直接利益,中国人往往显现出惊人精明,而这种精明我们可以从明氏描写中国人勤俭持家的美德中得到印证。当时的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具有从思想上的高度来理解如何活着以及为何活着,但是他们具有着丰富的经验,善于在实践中为自己争得生存的机会。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然而,你能说这不是处于恶劣环境下他们的一种生存智慧吗?
 
在书中,我们看到,明氏以西方人的眼光看待中国人并发掘出了在他们看来是缺点或者是古怪的东西,但是他同样也较为客观的对中国人的优点就行了评价。我以为明氏对中国人优点评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辛勤劳作、恪守礼节、知足常乐、孝行当先以及仁慈行善。从这当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那种朴素的美德以及温和的性格,从表面上看这个民族应该是温文尔雅的,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人,在明氏的描写下是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一群人,各种矛盾的特质都出现在他们的身上。诚然,中国人的勤劳是不容置疑的。明氏在书中这样描写:“中国的白天开始于天色微亮之时,常常刚过午夜便开始新的一天。中国皇帝早朝时分,欧洲的每一个宫廷尚在睡梦之中。对西方人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而对中国人来说,则是世上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中国人似乎是具有一种全民族性的勤劳,这背后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对他们无情的驱使。勤劳是一种使人致富的美德,但是中国人勤劳有效率吗?明氏是这样评价到的:“尽管人们很卖力,但进度却很慢。”这是一种与勤劳相矛盾的现象。另外,说到恪守礼节以及仁慈行善,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真的是出于内心的高尚做出符合以上描述的行为的吗?至少在明氏看来,这是值得怀疑的。在书中,他在仁慈行善的章节之后紧跟着就描述了中国人缺乏同情,这难道不是一种深刻的矛盾吗?
 
如何解释这种矛盾呢?前面我提到了中国农业文明和西方商业文明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对时间概念的不同认识,而认识这种类似于仁慈行善与缺乏同情之间的矛盾也可以循着农业文明的一些线索加以分析。从传统中国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说来看,它的说教无一不是符合小农经济的特点的,农业文明中长者拥有更多的经验,因此维护长者的权威是很自然的,长者即为尊者,以这一准则建立的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几千年之久。此外,农业社会的稳定性使得伦理纲常能够持续地对人们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这些伦理纲常也和农业社会一样具有超乎寻常的稳定性,能够将人们逐渐的“体制化”。到最后,也许尽管人人都能够遵循这种规范,但是他们未必是出自高尚的想法,更多地是出于对现实需要的考虑或者是一种已经麻木不仁的“本能”。如果说对道德标准合理与否的麻木不仁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对身边的丑恶也麻木不仁的话则显得有些不可理喻了。我们的民族生长在黄天厚土之下,在造就了他们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性格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麻木不仁、缺乏同情的特点。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人自身的体制架构也是导致这一恶果的原因之一。君主专制体制下的臣民心态是造成当时国民性缺失乃至当今我们所能够看见的种种问题的根源。
 
谈完了中国人性格特点当中存在的矛盾,我还想谈一下我认为明氏对中国人性格特点的描述中最具有警示意义的。那就是缺乏公共精神,“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自己的个人财产不受损失,就不必去关心或者没有责任去关心公共财产。”“江山属于当今皇上,他能拥有多久就多久。道路也是皇上的,一切与道路有关的事都让皇上操心好了。这种心态在近代的中国影响深远,中国之革命不彻底也在于此。“文革”中,“公”被放到了空前的高度,甚至形成了红色恐怖。而文革后,随着思想的逐步放开,损公肥私的现象又开始猖獗,“公家”这一名词又被大众给抛开了。当今的中国人人向着个人的利益迈进,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只要看一看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以及认同感就可以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和19世纪的先辈们一样,是缺乏公共精神的一群人,这是最值得我们加以深思的。最后,谨以鲁迅先生对该书的评价作为结束:“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比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2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兴国中学  李宝华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我在大学时就有所耳闻,但是一直都没看。上学期,作为学生整本阅读要求的书目,我也发到一本。这次暑假在家通读了两遍,颇有些体会。
 

 
当我第一遍读完《乡土中国》时,我感觉是我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身份去理解的。边读,我的脑袋里出现父亲和母亲辛勤劳动的背影和家乡父老乡亲在田地里播种劳动的画面,泪水也悄悄的滑落下来。《乡土中国》给读者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书中提出了"礼治秩序"和"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觉得作者把中国乡土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作者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作者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在书中,作者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通过这个比喻,作者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当然,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社会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风气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冷漠。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视"乡下人",那就有点可笑了。
 

 
第二次读这本《乡土中国》,我是以一个历史老师的角色去读的。古代中国,将中国人牢牢绑在一起的是血缘、是亲情,中国人也因此拥有了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家族意识。家的诞生要先于族。起初,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等到后来家里殷实、富足些,养上了猪(在以前称为豕),便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的“家”。“族”则是家的延伸。家中人丁兴旺,总有人要出去打拼,这样的人像种子,落地生根,便又是一个家。等到这样的家因为亲情集聚到一起,便可称之为“族”。只不过后来经过一系列发展,“家”和“族”的意义又有了更多的延伸,从而构成了多样的家族文化。
 
至于完善于西周的宗法制,起初是为了维护王权的一种血缘分配制度。为了区分大宗与小宗,便生出了嫡庶、辈分之类的关系。随着时代更迭,一种种集团关系被取缔、一项项社会制度兴起又被废除,甚至宗法制本身也残缺不堪,但家族的关系、宗法的观念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几千年来未曾动摇。
 
乡土中的家族与平日里大家所了解的大家族仍有所区别。在这种只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恪守宗法观念外衣的氏族关系想一张张小网,乡村中每一个姓氏都是一张网,网与网之间通过姻亲关系而有了交集。辈分是一定要排的,因为这代表着乡土中一种对长者的敬畏。但是,这样的恪守也容易弄出“五六十岁的老人像一个七八岁孩子叫叔”的尴尬。但是家族与宗法观念毕竟传承了几千年,家族是宗法的载体,而宗法是家族等级的规范,这二者不肯分割。虽然在观念开放的现代宗法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宗法观念充斥的家族依旧会是乡村血缘集团的主旋律。
 
在乡村中,礼扮演的是教化的角色。因为在过去的很多时候,乡村中法律是行不通的。不仅仅因为法律在乡村的普及率不高,而且很多乡村人认为私人矛盾依靠法律来调和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是没有法律传统的,传统相比于现代社会更为重要。在这“代代无穷已”的礼教循环中,礼教伴随着中国乡村的周而复始不断传承下来,并且不断压缩凝练最终成为乡村的行为准则与制度规范。而对于推行礼教运行的动力,《乡土中国》中有着明确的阐释: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一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从于礼是主动的。礼教也很重视人们对于服礼的主动性,并且不段试图提高人们服礼的主动性。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谈到中国人对某词语的理解。第一个便是“家人”这一个词语。在西方国家,家人这个词语的意义很简单——他家里的那几口人。但是在中国,很不幸的是,“家人”的意义十分庞大,它可以指西方式的家人,也可以单指家中的某一个人,甚至可以扩大,那便是你们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到现在,在一些营销关系或者利益关系上,大家都可以称为家人。所以我们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就像是一个石子投入水中引发的阵阵涟漪——以自我为中心,可以推及无穷远处。
 
而在具体情景下的人际关系便是更为复杂。也许在餐桌上我们是亲戚,但是如果我开了个商店,亲戚来买东西还是会明算账,这时我们便不再是亲戚,而是店主与顾客。虽然生活中也少不了“拿着用吧,不用给钱”之类的情景,但是那样大多是碍于面子,而不是真心的关系转换。因此亲戚之间虽然经常说“见外”,但是人们都盼着见外一点才好,不同人身份与利益角色是人际关系差异化的基础,更是乡村中时代奉行却无人打破的传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观念毕竟走向衰落,乡村中世代奉行与传承的各种制度也必将走向没落。但是,就像我们恪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老祖中传承下来的有些是不能丢的,因为这毕竟是中华精神依附的载体。恪守与发展并存,发扬自身与兼收并蓄共进,自我肯定与自我批评共行,中华文化批判地继承,乡村稳健振兴。中华必将因此更加繁荣,伟大复兴也必将不日而至!
 
3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全南中学
 
利华强
 
今年暑假有幸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现谈谈一点想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讲稿整理而成。全书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讲,这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钱穆先生从人事和制度两方面重点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则侧重政府组织、财政税收、铨选制度与国防兵制,四项都可谓是立国之本。钱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释了他完成此书的意义,他谈到“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视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政治之误解。”可见,钱穆先生并非坚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为一个严谨学者为中国传统政治正名,这是他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务,我以为可以概括为“破除误解” 。此外,钱穆先生还说道:“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这一观点我想可以概括为“人事、制度配合论”,即人事与制度均不可偏废。
 
钱穆先生从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条线讲下来基本上中国王朝制度的脉络就十分清晰了。一个朝代不到两万字的篇幅,从阐述政府组织中皇室与政府之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关系,以及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点、政治之得失立现。环视当今,恐难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从秦至清两千年的传统政治,不能简单说它是专制政治,但是客观而言,除了很多宝贵经验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国传统政治的进程似乎是越走越狭隘,到最后的清代部族政权将之前的优良政治传统几近耗光。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我们讲政治制度,有一些确实是制度,有一些则只能叫做事件或法术。制度指政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他又说“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明代,有许多只能说它是一些事,不能说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说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 回头来看中国传统政治中一些政令,方才明白原来每一项均有来历有出处,有出于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权术。历史、大众、精英、权谋与制度这一切具有裹挟力量的因素将国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钱穆先生从严谨的历史研究中总结出中国传统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说是趋势: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国家统一是政治上应该绝对争取的,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二是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于平等。这一点可能与大家平日的想法有差距。钱穆先生说的平等并非西方普世价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而是指贵族、大门第的没落,中国社会自宋以下,造就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中产阶级的消亡与缺失。
 
三是长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知识分子,至多也只能维持三代。实质在讲中国知识分子在绵连几世的皇权面前自感卑微。结果便是皇权的日益尊贵,而经铨选制度进来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政府之权的日益卑微。
 
四是中国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治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这也被当代的管理学家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而且钱穆还有一个可能与今天社会共识相矛盾的观点,他认为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法治的,即制度化,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
 
钱穆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帮助、促进国民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浮于表面。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但社会过于平铺,所以缺乏组织力量。确实,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政策执行阶段,民众自主自发的意识和力量都比较缺乏。然而,共尊共信心恰恰是自下而上积累而成的。
 
大师的书往往不仅让人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从古至今都在困扰着我们,或者说是今天的解决方案也未必让人满意。所谓读史以鉴今,今天我们的政治已经走上了一条新路,传统政治的积弊,虽是历史,同时也还是现实,依然有其现实意义。英国哲人罗素曾说:“讲哲学,至少有一个功用,即减轻一点人的武断。”钱穆先生说:“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为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
 
回顾自身,读书不多,武断不少,到如今方才正本清流,开始有些许独立思考。拉通来看,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这种毁灭重生的螺旋趋势吧,只是悟的早与晚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供稿:温先发   李宝华   利华强
 
编辑:胡小娟
 
审核:廖力生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