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文献中的经济思想史

以下文章选自《经管之家》
 
论坛君
 
汪丁丁老师这本书,内容丰富;作者只对这本书关于学术天才的内容、效用发展史、威克斯蒂德图、不可能定理、分配正义、似曾相识的感觉等展开论述。
 
汪丁丁老师这本书(编者注:指汪丁丁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的特点在于:试图整合经典著作、经典文献以及前沿学术文献,为我们勾勒出善、幸福、财富、效用、情感、价值、成本、收益、利润、价格、一般均衡、社会正义以及情景理性这些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演变史,有利于使读者对各种基本概念建立历史感,同时帮助读者领会经典专著、文献以及前沿文献间的关联。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来看,这本书关于学术天才的内容、效用发展史、威克斯蒂德图、不可能定理、分配正义、似曾相识的感觉等,给现在情景中的我的启发最大。
 
1、学术天才
 
汪丁丁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以下天才的经历:格劳修斯8岁用拉丁文写诗,11岁进入莱顿大学,14岁拿到博士学位,15岁出使法国,30岁做鹿特丹省长。小穆勒,在父亲指引下,3岁学希腊文,8岁学拉丁文,13岁开始批判李嘉图。
 
这使我想起了罗尔斯在《道德哲学史讲义》中对休谟的叙述:休谟15岁(1726年)离开大学前开始构思《人性论》,18岁开始写作,21岁制定写作计划,25岁(1736-1737年)完成《人性论》(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P17)。
 
我想这些天才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不是盲目崇拜天才。而是考虑为什么这些伟大人在这样小的年龄就有这样的成就,而我们却没有呢?记得读殷海光传记时,曾提到殷海光8岁开始读一些很专业的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我想这些伟大人物也是在较早的年龄开始阅读,并且在伟大人物的指导下读的著作都是经典。也就是天才是练出来的,波兰尼兄弟就是最好的例子。德鲁克在《旁观者》中曾经对这一家人进行了引人入胜的介绍。栗本慎一郞在《布达佩斯的故事》中对波兰尼家族进行了更细致的介绍,并且修正了德鲁克的一些说法。
 
2、效用发展史
 
人类活动所遵循的价值原则,是从客观价值论逐渐转变为主观价值论的演化过程(P229)。
 
(1)古希腊:“效用”是伦理学概念,指“达到除道德之外其他善的目的和手段”,具有工具性涵义(P124)
 
(2)16-17世纪时,经济学问题逐步从道德哲学领域和法理学领域分离出来,成为与民族国家主权相关的问题。学者们变得越来越接近马基雅维利主义:他们不再关心价值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关心价值实质是什么样的(P193)。
 
(3)休谟:仁爱和正义这两种情感可以带来巨大效用,这里的效用是社会效用,而不是个体效用(P124)。
 
(4)斯密:《国富论》第四章系统论述了效用概念:交换价值即“你还没得到它之前你准备为它付出的努力的价值”;使用价值即“你得到它以后,它能为你节约的努力的价值”。(P220)另外,斯密思考过效用主义的幸福,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说,是internal peace(内心的宁静)P273。
 
(5)罗雪尔从财富到效用的逻辑:“财富”的三项析取特征:可消费性;经过交换、存储、生产、转换形态后的可消费性;虽不可消费但是支持上述两种可消费性的过程。“可消费性”的量化界定,即“效用”。古典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简化为“效用”(P123-124)
 
(6)奈特为伦理学和经济学划界:为了划清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边界,1917年奈特提出的方案是把基数效用放弃掉,要用序数效用来取代基数效用,经济学才能够和伦理学分家。以此为基础,奈特认为“假如接受序数效用,那么经济学可说的、经济学家可讨论的就只剩下需求曲线了”(P278)。
 
(7)维纳的经典文献《The Utility Concept in Value Theory and Its Critics》(1925)综述了此前心理学中的效用研究:效用理论最初是要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价值的决定。到1925年,效用理论达到最后形态,今天所理解的效用理论和1925年相差无几(P129)。
 
(8)斯蒂格勒的经典文献《The Early History of Empirical Studies of Consumer Behavior》(1954)介绍了“财富”概念,经验的、实证的消费行为、效用度量(P125)。
 
(9)阿罗的《Utilities, Attitudes, Choices:A Review Note》(1958)回顾了效用的经济学理论(Utilities)和行为学理论发展(Attitudes),以此为基础讨论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认为序数效用可以推出逻辑自洽的理性选择方案。阿罗在这篇文章中赞赏了西蒙的适应模型:理性选择理论应该提供“在各种重要场合下进入我们选择集合的那些方案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也就是理性选择理论假定备选方案已经存在,并不关注备选方案是怎样来的。(P134)经济学家倾向于引入更多的约束条件,将适应模型简约为理性模型,张五常是这方面的典型(P135-136)。
 
在这篇文献中,阿罗进一步指出,通常理性选择理论假定备选方案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没有仔细研究互补关系。汪丁丁的评论是:“从长期的演化而言,互补性是最根本的,替代性是暂时的”。鉴于上述原因,阿罗提出建构依据个体生命史的普适的选择理论:“每个人首先应当选择他的生活道路,然后才能选择各种具体方案”(P135)。
 
(10)Peter G.Fishburn和Rakesh K.Sarin的《Fairness and Social Risk I Unaggregated Analyses》:这篇文章解决了主观价值面对的问题,如果从长期来看,价值的标准几乎必定是从客观的立场转向主观的立场。一个长期的理论任务,就是解决主体之间的客观性问题,也即主体之间如何做价值比较。作者还对equity和fairness进行了区分,equity是从部衡量的,fairness是从内部衡量的。(P341)
 
3、威克斯蒂德图(Wicksteed Graph)
 
威克斯蒂德英才盖世,1887-1918年在英国最重要的大学里面,他足足开了300门课,包括:希腊戏剧、亚里士多德研究、但丁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P280)。他发明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分析工具,即威克斯蒂德图(Wicksteed Graph)。汪丁丁这本讲义多处出现威克斯蒂德图的相关内容,这有助于理解张五常认为经济学就一个需求定律的思想来源:
 
(1)威氏图的来源:1913年的底的时候,英国经济学会选了威克斯蒂德当会长。《经济学学刊》上发表了威克斯蒂德的就职演说《The Scope and Method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Light of the "Marginal" Theory of Value and of Distribution 》。在演说中,他画了这样一张图(P281)。据John Creedy的论文《The Role of Stocks in Supply and Demand: Wicksteed's Problem》考证:“杰文斯在1871年用过这个图形,瓦尔拉斯(1874)和埃及沃思(1881)都用过这个图形,而且这三个人和威克斯蒂德有过类似师生指导性的关系,威克斯蒂德很熟悉他们的著作。但是他在《常识政治经济学》这本著作里并没有提及这三位先驱者的贡献”。(P282)
 
(2)威氏图的重要性:据John Creedy的论文《The Role of Stocks in Supply and Demand: Wicksteed's Problem》介绍这个图远比供求分析对当代经济学更重要,它直接导致了劳动经济学S曲线的产生:“人力资本的供给与劳动时间有关,劳动时间的供给有典型的所谓‘向后弯曲’状况:当你收入很低的时候,你的劳动供给是向上倾斜的;当你的工资收入水平够高的时候,你不愿意干活了,因为干活是一种负效用,你就开始往回弯曲——收入越高,工作时间越少。”(P282)
 
(3)需求的强度决定了是做卖方还是买方(P190):“比如限量发行的邮票,供给的人在价格足够低时会转变为需求的人,需求的人在价格足够高时会出卖邮票。”可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供方和需方可以相互转化,这样的例子还有股票、债券等。
 
(4)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间的转化(P246):“比如说某种邮票绝版之后,总的邮票数量不变,或者股票公开发行之后,总的流通股的数量不变,所以在最典型的自由市场机制之下,我们基本上可以接受威克斯蒂德图形,认为总的供给量不变。卖股票的人当股票价格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会转过来买股票。也就是说,供给曲线其实是放弃了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这两条曲线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必须通过威克斯蒂德图形交互作用”。
 
(5)进一步解释(P281):“通常总量供给在给定时间之内是不变的,比如说楼房、劳动力、绝版邮票的供给,都是如此。当总量不变的时候,供求可以用威克斯蒂德的图形表示。但是一旦你用了威克斯蒂德图形,总量不变,供给弹性不是无穷的,这时候供给和需求两条曲线之间就不是相互独立的。”
 
(6)一物多价(P281-282):“工资或者价格可以完全不发生变化,但是有多个均衡。价格都在同一个水平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均衡量,一个是老的,一个是新的,这就是一物多价和一价多量。当你引进威克斯蒂德图形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根本就不是一个物品一个价格。”
 
因此,汪丁丁认为研究供求曲线需要关注三个问题:1、两条曲线是否独立变化?(威克斯蒂德、张五常、瓦里安)2、需求曲线为何向下?3、供给曲线为何向上?(p248)
 
此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论及威氏图:
 
(1)范里安的《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提到了供给和需求的转换(来源之一: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4426923/),举了股票市场、克鲁索经济的例子,供方在价低时购入,变为需方;需方在价高时卖出,变为供方。"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4379080/;来源之二: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4426923/),举了股票市场、克鲁索经济的例子,供方在价低时购入,变为需方;需方在价高时卖出,变为供方。
 
(2)布劳格《凯恩斯以前100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常识》也包含了大量不平凡的特征,至如广泛的利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即认为任何东西的成本等于获得它时所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威克斯蒂德坚持把生产成本当作除需求之外价格决定中的一个独立因素是误入岐途的原因:供给曲线实际上就是‘颠倒了的需求曲线’”。(凯恩斯以前100位杰出的经济学家,P245)
 
趁着热情,威克斯蒂德甚至走得非常远,以至于否定供给曲线的存在:“对通常指为决定价格、与需求曲线相配的‘供给曲线’如何看?我大胆和坦率地说:不存在这样的东西”。但是后来他又加上“通常所说的供给曲线在现实中就是拥有商品的这些人的需求曲线”(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第五版,P380)
 
(3)张五常:供给学派的阐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e4gj.html
 
(4)汪丁丁《麦田里的歌》中有几篇文章(威氏图: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10260)
 
(5)李俊慧《经济学讲义(上)》(P126):画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图形,并举了张五常在《交易速度与期货市场(下)》白银期货合约的例子,说明只要价可足够高,需求量会转变成供给量,从而推出供给和需求曲线是一回事。
 
4、不可能定理
 
不可能定理和效用理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阿罗不可能定理、森不可能定理等。
 
(1)阿罗不可能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
 
①社会选择理论的出现“阿罗在1950年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之所以要写这篇博士论文,是因为我们放弃了经济学的功利主义传统、效用可比的传统。这条路走得很困难人,它最终导致了社会选择理论”(P321)
 
②阿罗不可能定理论提出:阿罗1950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A Difficulty in the Concept of Social Welfare》提出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如果你要求社会理性的话,这就无法避免出现一个独裁者;如果你不要任何独裁,那么你作出来的社会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也就是很混乱的。”(P321-322)更为精确的表述是:如果我们放弃个体间效用的可比性,放弃基数效用的传统(边沁传统),在满足有偏好必有社会福利函数、正向反应、无关方案独立性、非强加性四个条件的情况下,社会偏好的排序不是强加的,就一定是独裁的(P324)。
 
这篇论文还澄清了从斯密到边沁具体做了什么。阿罗认为如果放弃基数效用论,采取序数效用论,也就是主观价值立场,那么我们就必须允许偏好是可变的。
 
阿罗悖论产生的逻辑:由于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学家不同意任何两个人之间的效用是可比的。他们是价值的主观论者。我们只能在效用不可比的前提下去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和社会选择问题。(P421)
 
③布坎南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评论(P420):这件事情本来就是逻辑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点不惊讶阿罗发现了不可能性,也即个体理性不能解决公共选择的问题(P420)。
 
④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导致的“不可能性定理”:起源于斯密开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只有取消方法论个人主义,才能取消这些悖论。为了理解“公平”和“效率”之间冲突的本质,汪丁丁认为需要研究“偏好”问题(P421)。
 
⑤所有不可能性定理的焦点是“偏好”的差异性:阿罗和森的“不可能性定理”,以及所有在产权界定、资源初始配置和再分配的理性化过程出现的“不可能性定理”或者悖论,都指向一个数学假设,就是所谓的“偏好”的差异性(P421)。
 
⑥齐齐尔尼斯基和黑尔解决阿罗悖论的尝试(《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resolution of the social choice paradox》):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可能性定理”?因为这个社会允许了太多不同的“偏好”。其目标是将“市场选择”和“社会选择”统一,与“社会选择”出现不可能性定理类似,“市场选择”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市场选择”只所以感觉悖论少,是因为主流经济学假定了“可传递性”的“偏好”,将“偏好”统一了,没有了奇怪的“偏好”。(P422)社会选择理论只所以出现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首开先河允许社会选择的定义域(Universal domain)是全部逻辑可能的偏好。后来者也不知道如何限制偏好,从而偏好的多样性导致了多样的“不可能性定理”。
 
总之,偏好是核心问题,不管是个人理性选择,还是社会理性选择,都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偏好”(P423)
 
5、分配正义
 
(1)罗默《Eclectic distributional ethics》:
 
①四种判断社会公平的价值原则:第一种,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第二种,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原则;第三种和第四种,“适度主义”的边际递减原则(P336)
 
②罗默综合四种原则,认为在不同的场合,社会应该采取不同的原则(P336)这里的不同情况指的是社会情景,也即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何一点上一切逻辑可能的分配方案所决定的效用可能性边界。(P338)
 
(2)詹姆斯·科瑙(James Konow)分配正义的四个方面《Fair and square the four sid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在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的视角下,提出三项更广义的正义原则:第一,可计算性(accountability),即多劳多得原则,但是需要建立可观测的量;第二,效率原则(efficiency),即帕累托原则;第三,自由主义(liberalism),即如果一个社会对人们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正义的。这个过程需要全体一致的同意程序,来满足成员的基本需求(P340)。
 
(3)peter G.Fishburn和Rakesh K.Sarin的《Fairness and Social Risk I Unaggregated Analyses》
 
①切蛋糕问题(n人无嫉妒切糕问题,P342):两个人容易解决,n人时是“无嫉妒的收入分配”原则(第一个人切,后面n-1个人讨论谁先拿,把第一个人排除在外。然后,从n-1个人中找出第二个切的人,再由剩下的n-2个人讨论谁先拿。(参考书:如何切蛋糕http://book.**.com/subject/4025012/)
 
②平等(equity)和公正(fairness)的区别:equity侧重从外部衡量,要根据一定社会特定文化、传统与伦理,历史情境依赖,没有普适原则。fairness侧重从内部衡量,是免于嫉妒的状态,比如人们都想和富人换位。(P341-343)
 
(4)Luis C.Corchon《A proposal to unify some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fairness》
 
在比较公平和不公平的时候,作者创新的地方在于:你跟什么比较?你是和你以前当农民的日子比较,还是跟你现在的预期比较?一般所谓的不公正,指的是你现在的状况和你向往的状况之间的差距。(P345)
 
(5)John C.Harsanyi《Cardinal Welfare, Individualistic Ethics,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这篇文章发表在报考阿罗的博士生之前,因这篇文章引起了阿罗关注。主要思路:假定每一个人天生都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人人生而平等,就是我们说的“性相近”。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后天的偏好和行为的差别呢?(P347)
 
6、似曾相识感(familiarity)
 
记得上大学时,会突然有一种感觉,感觉以前来过这个地方,经历过当时的场景。但是,想一想没有来过呀。汪丁丁提到这种能力和创造力关系很大(P398)。记得以前和人聊过,这种感觉好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很恐怖的事情,人的创造力在逐渐消失。老外有一本书《Life Before Life: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http://book.**.com/subject/6740600/)专门研究这种似曾相识的前生感。
 
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8.
 
来源:经管之家(人大经济论坛)
 
作者:kh772002(论坛ID)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