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来看政协委员们的读书心得!

以下文章选自《人民政协报》
 
■编者按:
 
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是今年以来全国政协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亲自指导、参与的一项重要活动。这项活动自2月下旬开展以来,得到广大全国政协委员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大家认为,政协委员应当成为读书的模范群体,做好全社会“好读书、读好书”的引导示范。
 
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充分利用网络履职新手段,在全国政协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交流发言,交流阅读感悟,阐释读书心得,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特摘录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政协委员要成为全民阅读的模范
 
■朱永新:政协委员选书要锚定“六读”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不仅应该热爱读书,更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模范。广大政协委员多是行业的领导和精英,一举一动广受关注,如果委员们热爱读书,必能在社会形成广泛的带动作用,对于推动全民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协委员应该读什么书?我个人建议,可以从六个方面选书,即读专题、读经典、读传记、读管理、读文学、读中国。读专题,是我们根据政协委员建言资政的需要,就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读经典,那些经过时间大量淘沙积淀下来的书籍,是文化的源头,是饱含哲理的智慧源头;读传记,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榜样、指明方向;读管理,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理解工作、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读文学,能够滋养心灵、陶冶性情、提升境界,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读写能力;读中国,能让我们更加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让我们的工作更合国情、更接地气。
 
许多委员有“没时间读书”的感慨。我认为,我们要学会拧紧时间的水龙头,把零碎边角时间用于阅读中。在政协委员中开展读书活动是人民政协固本强基的大事,意义重大。
 
■蒋作君:委员读书要讲求“三体”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好一派政协书卷气,春风十里不如你。从这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得到启发,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谈三点读书体会:
 
1.找准“受体”。读书要找准实践的“受体”,结合上、钻进去,产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效应,对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2.增加“补体”。补体是机体参与免疫反应的一种物质。读书要增加提高素养和能力的“补体”,着力提高综合素养,增强处事和工作能力,包括委员履职能力。3.产生“抗体”。读书要产生应对风险的“抗体”,提高在复杂环境中推测预警风险,有序、有力、有效应对风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领。
 
■戚建国:在学习中点亮思想灯塔
 
在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的亲自指导下,全国政协开展的委员读书活动贴近时代主题、贴近人民心声、贴近实践特色,恰逢其时,非常必要。
 
贴近时代主题,把时代作为一本大书来读,在学习中点亮思想灯塔。这次读书活动主题抓得准,阅读书目选得好,读书方法活,使大家能够读起来、学进去、跳出来。在讨论时,围绕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如何统筹国内国外两个“战场”展开热烈讨论,提出既要战胜病毒疫情,也要在抗疫中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应紧跟时代发展进步读书,精心选择走在时代前沿的书,紧跟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读书,紧跟党的理论创新读书,通过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掌握方法、融会贯通。
 
贴近人民心声,把人民作为一本大书来读。中国人民的伟大抗疫实践将会揭开世界抗疫史的新篇章。要读懂人民群众的心声,必须走出书斋、走进一线、走向民众。要拜人民为师,用尊崇之心读好武汉抗疫会战这本用生命写成的“书”,真正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客观反映情况,积极提出建议。
 
贴近实践特色,把政协历程作为一本大书来读。开展读书活动,应体现好政协特色,发挥好政协智慧,运用好政协文化,支撑政协读书活动行稳致远。
 
■常荣军:读书活动体现鲜明政协特色
 
读书活动体现出鲜明的政协特色和时代特征,洋溢着浓郁的协商文化和民主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
 
在全国政协层面开展读书活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和终身学习、学习革命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示范和引领。
 
读书活动不仅在于委员增长知识、拓展见识、厚养学识,也有利于在自我教育的基础上、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凝聚共识、深化共识、扩大共识。经典著作、今古贤文、重要文献,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共识”,读书活动是双向发力的重要抓手。
 
读书活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团结联谊的重要平台。它不受时空限制,线上线下结合,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均可参加,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古今中外、文经史哲、纸质图书、电子读物可以雅俗共赏。读书离不开交流,读起来、交流起来,有利于更好地团结起来。
 
政协读书活动不是漫无目的、自娱自乐,讲求实效性和针对性,讲求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将读书活动与中心工作、调研课题、民生关切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在读什么、怎么读的过程中,有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在正确的引领和引导下,能读出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读出责任担当和真知灼见,读出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是固本培元的重要方式。
 
■叶小文:委员读书活动“渐入佳境”
 
政协委员的读书,当然不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读书,而是“老夫且作少年狂”的读书,是“百战归来且读书”,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读书。政协委员读书,绝不是“退居二线,没事找事”,而是“虽非火线,也是一线”,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一般的读书。政协委员的读书,还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读书,“乐”不仅是音乐之“乐”,快乐之“乐”,更是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竞相迸发,精神的昂扬向上,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实现的“安得天下尽欢颜”之“乐”。
 
总之,政协委员的读书是非同一般的读书。英雄要有用武之地,政协委员是“最喜欢读书的群体,最有条件读书的群体,最能够把书读好的群体”,要有读书舞台,这个舞台就在政协,这个舞台就是我们这次“渐入佳境”的读书会,是在线上随时交流、随时“开会”。到线上去,稍纵即逝的“思想的闪电”随时“放电”;到线上去,互相激发、迸发起连续不断的“头脑风暴”。现在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而“互联网+读书”——通过在线上建群创造性地读书,也有可能形成新的读书模式,或许也就是用好大数据技术,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又一种尝试。
 
线上线下相结合,讨论不断深入,互相启发激励,书就越读越有味道,不知不觉中已然“渐入佳境”。
 
疫情下的阅读掩卷后的思考
 
■张雁灵:逼近的瘟疫,深沉的思考
 
《逼近的瘟疫》一书从西方的角度,记述了二战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病毒如何加速传播的历程。除了从书中汲取到宝贵的知识,结合个人专业和工作经历,从中国战疫的角度有很多思考:
 
人类与病毒也是“命运共同体”关系,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病毒走出一个生态系统后,在人类群体中的传播是不讲国别、肤色、民族、政治,也不讲民主;但它很讲自由,自由传播与扩散,且呈波浪式或爆炸式传播。科学家早就研究证实,地球上有人类就有了病毒和微生物。人类与病毒如何共存于地球,四个字“相生相克”,相生,就是共同促进;相克就是相互制约。
 
从科学的角度让大众认识传染病,任何宣传和科普都没有这次疫情教育来得深入人心。这次疫情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认识生命与疾病的教育课,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是卫生行业的事情,更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事情,要从政府、公共卫生系统、公民教育等各个层面提前布局,面对疾病才能从容应对,降低综合成本;这次疫情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现在也成为全世界的大考。在全世界多种抗疫模式中,中国模式受到了多国肯定。我们有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改革开放奠定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全民参与,我们赢得了大考,同时也要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借鉴,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反应对策,同时在医学人才培养上要更加适应发展的需求。
 
■张大庆:加强病毒风暴的预警系统
 
《病毒来袭》其原名为《病毒风暴:一场新的大流行病时代即将来临》。人类与微生物共同演化具有漫长的历史,但真正发现微生物以及认识到其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至今才150多年,人类对病毒的认识时间更短,在电子显微镜下认识病毒才不足90年,是人类“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病毒来讲,既能自身扩散又不对寄居的人体造成致命性损伤,是一个长远的眼光,这类病毒通常与人类长期相处。但人类与微生物的较量也不是被动的,人体免疫可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熟食避免微生物的侵袭。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人类与病毒的交流是缓慢的,现代文明改变并缩短了传播路径,以及当下人类与动物之间频繁接触导致的互动改变,人畜共患危害严重传染病成为可能,因此,传染病的暴发并不完全是随机事件。
 
我们处于连通的世界中,尽管新病毒传播速度加快,但我们与之斗争的本领也在上升。沟通和改变人类行为是抵御这些病毒暴发的最佳防御手段。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此次疫情的流行以及防控的经验教训,为今后能够避免流行病大灾难提供资鉴,同时民间社会和公共部门在监控流行病风险上应加强协作,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意识的不断提高,病毒风暴的预警系统有着更好的前景。
 
■吕忠梅:法律人的读书心得
 
作为法律人,我在《逼近的瘟疫》《病毒来袭》两本书中都读出了“风险”二字。既然新流行病出现的最大的风险之一是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尤其是与野生动物。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去规范或改变人的自身行为。现代法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面对不确定风险时,通过确立法律上的风险预防原则,来应对未知的挑战。
 
结合这次疫情,全国人大作出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安排,就是在今年把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纳入立法计划,同时推动我国生物安全法的制定。但当前对立法要不要立以及怎么立出现一些争论,我认为对风险立法有赖于“法律+科学”,在立法之前需要充分科学的决策和预判,法律出台后才能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因为面对这种风险的决策,需要跨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合作进行,建议可以利用人民政协的平台优势进行立法协商,把各个层面的专家委员们聚集在一起,把道理说透、把依据找好,为立法决策者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遵循生命法则读懂人与自然
 
■顾建文:敬畏生命法则回归生态家园
 
《生命的法则》一书中的道理适用于生命的每一个尺度,它不仅能描述当前环境变化的原因,还说明了人为什么会生病。生态系统保持稳健状态,关键在于其拥有可以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当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需要做的是重新引入那个关键的节点,从而重新建立能自我维持的调控。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当前治理环境的重中之重是让人类回归生态家园,重要措施是节能减排、遏制污染。
 
大自然是一个平衡体,我们要始终铭记,人类再强大也只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无论怎样生存,都要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就像孕育在母体中的胎儿要敬畏子宫一样,因为他始终懂得,那是给予他一切的地方。对生物系统过度的干预和采取错误的措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自作聪明。大自然的智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机制是我们短时间学不会的高级技能。破坏自然规律必然会带来灾难。譬如,如果把草原狼都杀死了,草原上黄羊和野兔就会泛滥成灾,啃光草皮,破坏水生态,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可预估的灾难。
 
■胡卫:读《人类的终极问题》的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万物相生,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这个物种要想在宇宙间长久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相互合作,把创造力用在正确的地方,齐心协力面对已经、正在或将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大流行,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百万,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充分说明,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合作才能共赢。中国力所能及帮助他国抗疫,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为世界争取了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世界又给我们留出了时间,我们要好好利用新的时间窗口来研究下一步该怎么办,如何战胜危机、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补齐社会治理短板。
 
启示之二:创造需要宽松的环境和空间。“液态网络”告诉我们,人脑是一个液态网络,创造是两个神经网络的连接,新想法是一个此前没有出现过的连接方式,灵光乍现就是新的碰撞。创造越来越依赖于集体智慧,而不是个体劳动。从目前世界各国创造的成果看,公益创新是主流,利用市场机制的创新也越来越多。灵感来自丰富的信息,影响业态网络构建的主要问题,是对信息的不恰当管制。只有营造积极的液态网络,让信息公开、透明并流动起来,创造才能触类旁通,不断站在前人肩膀上。
 
启示之三:活着就要奉献,长寿的意义在于提高生命质量。如果长时间躺在病床上,既难以做出贡献,生活又不健康;如果大脑无法永生的话,身体的长寿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真正的“永生”应该是多作有益的事。生命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繁衍下一代,让人类生生不息;二是让生活更有质量,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潘碧灵:遵从生命法则,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在大自然中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平衡着植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整体比例,无论是大象的数量还是大肠杆菌的数量,都受制于生命的法则。其实,在复杂的生命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规律,所有生命系统都有一种让自己内部环境保持稳定的趋势,大道至简,只有两个字——“稳态”。不仅是大自然,人的身体也暗自遵循着一种相似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内部环境稳定的生命系统就是一个健康的生命系统。如果稳定被破坏,那这个生命系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甚至走向崩溃。作者以“稳态”为灵感写下了这本书,强调我们只有遵从生命的法则,才能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生态系统的“稳态”即是生态平衡。人类是食物链顶端的重要生物,如果我们能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就能共生共荣。但如果我们釜底抽薪,彻底破坏了生态,那就难以挽回。“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已经用不少事例警示了我们———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了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我国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中。现在地球生态系统已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我们共同修复地球家园,绝不能再用粗暴的态度和粗放的行为对待地球,否则会引发更大危机和生态灾难。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能检验我们的执政理念,考验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变,重视生态平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魏芯蕊
 
审核:周佳佳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