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想一个高度》读后感_《给思想一个高度》读后感2000字

最初读语堂先生的书,大概是十几年前,比其他几位先生都早得多,具体内容不甚记得,但欣赏他文字中透露出的幽默,也欣赏他的那份气定神闲。对一个人的欣赏总是会与他的容貌言语结合,而十几年前就深入我心直到现在也让我同情共感的一句话便是:能自嘲者方有真智慧。老实说,我不确定这句话是否确实出自他口,但在我心里,这话既像他说的也是我固执地认为就是他说的,咱们不妨就这样认为。

timg_(3).jpg
 
高中时,读者里有介绍他的文章,大概讲他是个通才,既是语言大师、又搞发明还是林木匠等等,大学时陆续读了些他的散文和小说,除了幽默和恬淡,那个时候打动我的是他能“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近年来促使我把他的一系列作品不断收入囊中的原因就在于先前累积多年的好印象,我私以为大家所认为的我的幽默和自嘲,事实上都出自他的启蒙。读书就是这样,在你不经意的时间,便有作者的文字悄悄咪咪地深入你心,改变你的言行于无形之中,而当你细究自己为何成长为如今的样子,记忆中的那个“他”就会隐约向你招手,让你即便是因念及旧情也忍不住读完“他”的作品,继而确定你的品行中的确有“他”的深远影响,而你俩的缘分也并非一朝一夕。
 
再次把语堂先生的作品纳入读书计划,是从15年开始,陆续读了《人生当如是》、《苏东坡传》、《老子的智慧》、《给思想一个高度》,还有由他编写丰子恺先生配图的民国时期中学英语教材《开明第一读本》,置于书柜上方即将要读的有《我这一生》、《我站在自由这一边》、《生活的艺术》以及英文版的《孔子的智慧》。

timg_(4).jpg

近日刚刚读完《给思想一个高度》,最初被目录中的四个小标题吸引(分别是“一盏秋灯夜读书、人情练达即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性灵如鹤文尤好”),读罢全书,也得以亲身感受语堂先生的学识、博闻、思辨,以及学者较真儿的“求证”精神,至于书名,我的思想高度是否提升还待日后实践中检验,但他的思想,的确是有高度的,而他的幽默也再次深深印入我心。
 
整本书里最喜欢的当属第一章中开头几篇论读书的文章,尤其第一篇“论读书”,更是让我读来舞之蹈之继而高声朗读与好友分享,全然不顾人家是否想听。
 
在这篇文章里,他谈的是自由地读书(即闲书,非目的性,非教科书),因为“这种的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我只停留在他说的读的阶段(还要持续很久),离那个“所以”还差得远,但这样的说法,虽非我所求,却打心底里让我神往不已。

timg_(1).jpg
 
我在16年年底读书近50本后意识到书中有老师,在选书时除关注书籍本身内容也侧重作者是否可引以为师,而当我抱定这样的想法,再去读书,就仿佛真与作者进行了一对一的对话与沟通,这些作者,有些是老师,但有些只是榜样或者成长路上的同行者。而即便是老师,也如书籍一样,可分为“一时之师(你当前需要引以为师的)和一世之师(一辈子都可以当你老师的)”,当然,孔圣人那类的老师,是被当作“万世之师”的。
 
我的这点小心思被语堂先生一语道破:“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山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正是这样的“痛快”和“灵魂上的猛烈影响”才让我沉迷书中无法自拔,浑然不知夜之将至、昼之既白,而他所提到的“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时刻深入;深入后,然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前面部分言我所未言,至于“学业大进”我自然愧不敢当,虽被夏老师说最近本事长得很快,文字较两个月前有力量,我也只当是自己先前起点太低,以至上升空间巨大,各位老师的文字犹言在侧,不时敲打,岂敢心生倦怠自足。

timg_(2).jpg

当然,这篇文章在劝导言志的同时,也不乏戏谑调侃,尽显他的幽默本色:“一人书本排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这样的腔调也遍布《开明第一读本》的例句中,读来让人捧腹,也助我确立今后读书时不瞌睡,瞌睡时不读书的原则,也算是对先贤的尊敬。读书难诗句的引用(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让我在大笑之时也和打油诗一首:

一本好书在眼前,
看着看着瞌睡连。
凝神屏气再翻看,
哪知手机来捣乱。

这也算是因先人点拨而进行的文字创作吧,好坏倒在其次,单是这份“创造的乐趣”就足以让人上瘾。

timg_(5).jpg
 
另外一处提到“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一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从人。”与《传习录》中阳明先生教导学生的言论竟有异曲同工之处:深入思考后觉着“是”的言论,即便不是孔圣人说的,也要相信,而觉着“非”的言论,纵使是孔圣人说的,也不能苟同(非原句)。书与书的联系,人与人的相知,在另一个时空,使与之相近的人将其融会贯通,这种感觉,实在秒不可言,难怪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

timg.jpg
 
诚然,这本书里不全是认同的言论,即便最喜欢的“论读书”一篇,也有貌合神离之感,恐自己学养不足所致,不记也罢,最后一篇“萨天师语录”读得我确实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百度搜索也未有收获,想必我与语堂先生思想相差太远,而与萨天师,也暂时无缘,既然如此,合书之际,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