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这样的书信好美!

以下文章选自《新华网》
 
一档以读信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在鸡年伊始成了网红,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唤起了不少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见字如面》中读了一封画家黄永玉写给戏剧大师曹禺的信,黄永玉在信中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批评得如此不留情面,是朋友之间的真关怀,曹禺甚至把信装裱起来反复阅读,并回长信表示感谢。这种情感,又哪里是表情包或短短几个字的微信能够表达的呢?
 
那些名人的家书
 
家书不仅是亲人间互道家长里短,历史上不少名人的家信,还能刊行于世,成风化人。例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至今仍为人所推崇,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那些温暖人心的名人家信。
 
今天是八月中秋,日近黄昏,月已东升,坐在一排石窑洞中的我,正好修写家书寄远人。今年此地年成不好,夏旱秋涝,直至前天还是阴雨连绵,昨天突然放晴,今天有了好月亮看,但是人民苦了,只能望收到二成左右。河东来电,亦说是淫雨不止,不知你们那里的情形怎样?
 
——周恩来致邓颖超《山居中秋,对月怀人》节选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全不能喫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喫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
 
——《鲁迅致母亲》
 
汝辈学业切宜勿荒。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彼宜从实际上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恃书本也……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养的娇,三个礼拜不接到我的信就撅嘴了,想外面留学生两三个月不接家信不算奇怪。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生不许他侵入。两个月没有亲笔写“孩子们”的信,你们只怕望眼欲穿了。
 
——《梁启超家书》节选
 
诗里看信
 
信息传递困难的时代,每一封信都显得弥足珍贵,有时一封家书便是生死信物,从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书信在那个时代的分量。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袁凯《京师得家书》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一剪梅》
 
古代的传信方式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有邮政。到秦末汉初,已在各地的交通要道上设驿站。当时是用快马做工具,每到一个驿站便换人换马,以求迅速。但是这种邮驿制度只用来传递政府公文。
 
民间寄信主要是靠人捎带,如遇急事、要事,则会请专人传递,少数大户人家有家奴负责送信。
 
书信称谓有讲究
 
我国古代,收信人不同,称谓用语也有所区别。
 
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如朱德写给老师李根源的信中,则称“印泉吾师钧鉴”,写给老师还可用函丈、坛席;
 
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如胡先骕给胡适的信中则谓:“适之吾兄惠鉴”;对于妇女则用懿鉴、慈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爱国人士李公朴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写一封信,感受久违的温暖与爱意
 
你有多久没写信了?有空找出一张信纸,拿起搁置已久的笔,写给你心中重要的人,让他们在字里行间中感受久违的温暖与爱意,也是写给自己,提醒自己记得不时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和同行的人。
 
来源:综合广州日报、《梁启超家书》《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鲁迅全集》
 
编辑:刘凝、吴文华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