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剧院创排的歌剧《萧红》观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央视新闻》,标题为:她,还在等你的答案
她才华横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命途坎坷,纵百般腾挪,也终一步步走向悲剧。近日,中央歌剧院创排的歌剧《萧红》,在萧红家乡哈尔滨演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她在等你一个温暖的答案。
撰文 |《文化十分》记者 梁珊珊
NO.1 不甘!不甘!
那是1942年的香港,31岁的萧红在此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两年前,她和丈夫端木蕻[hóng]良辗转来到香港避难,日子过得清苦。
多年饥寒生活的折磨,战争和情感上一再受到打击,加上前后两次生育,萧红的身子一直病弱。
这一次,她因肺结核住院医治,不承想被一名庸医误诊为喉瘤。喉管开过刀后,病情急剧恶化。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
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是萧红去世前真实的心理状态,她曾在病床上如是写道。
在生命最后的三年里,萧红惊人地高产,几部巅峰之作都是在香港写下的,包括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
她或许早已预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
她的不甘,在于未竟的写作事业,也在于自身寒凉悲苦的一生际遇。
童年时的萧红
萧红出生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局动荡不安。这样的契合,不禁令人联想到,她风雨飘摇似孤灯的人生,是否在开端便已注定。
那年的端午节,她生在呼兰河一个地主家庭里,起名张迺[nǎi]莹。(“萧红”是其著作《生死场》发表时的笔名)
按照当地旧俗,端午出生的孩子不吉利,是要克父克母的。再加上“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以及萧红从小顽劣、叛逆的个性,让她在这个家里受尽冷落。父亲总给她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连亲生母亲也不怎么待见她。
祖父和后花园,几乎是萧红童年记忆里唯一一点温暖色彩了。祖父教萧红念诗,还带着她在后花园中玩耍。只有和祖父在一起的天空,才是蓝悠悠的,才又高又远。
她写道,(我)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记得,祖父时常会把那双多纹又温热的手放在她肩上,而后又放在她的头上:“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可“长大”是“长大了”,却并没有“好”。
NO.2 二萧的“倾城之恋”
哈尔滨,一家叫东兴顺的旅馆里,一位面黄肌瘦、蓬头垢面,只有21岁的孕妇,赤着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此刻,她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封回信。
几天前,萧红投书《国际协报》,向编辑裴馨园求助。
信中,她描述了自己的窘境:她与未婚夫汪恩甲一起居住在旅店里,两人债台高筑,无以为继之时,汪恩甲以回家取钱为由,一去不复返了。
萧红和汪恩甲同居的东兴顺旅馆
旅店老板把挺着大肚子的萧红,赶到了楼上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里,不停逼债,甚至计划好了要把她卖到妓院里抵债。
“你和我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见中国人能不救啊?”信中字字恳切。
她有家,却已经回不去了。
此前,她在“东方的莫斯科”(哈尔滨)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思想,父亲却想用婚姻拴住她,断断是不能的了:她逃婚,还与表哥私奔到北平。
表哥因有家室,在家中断了经济供给后回归家庭。萧红也不得不回到家中,父亲嫌弃她有辱家门将她软禁了起来。后来她再次出逃,一个人流落到了哈尔滨。
至此,她的父亲已经震怒至极,宣布“开除萧红的祖籍”,严令家中子女不许和她交往。
而家中她唯一惦念的祖父也不在了。
妈妈死后我仍是在园中扑蝴蝶;这回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无依无靠的萧红,为了生计,投奔了自己的逃婚对象汪恩甲,与他同居。可汪恩甲终究是背叛了自己。
寄出去的那封信,对于处于人生低谷的萧红而言,无疑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国际协报》的裴馨园在收到萧红的求救信后,让萧军先到旅馆走一趟。
萧红和萧军就这样相遇了。
萧红和萧军合影
萧军回忆初见萧红的样子,她是那样地寒酸窘迫。
如此落魄的萧红自然不会激起萧军的爱慕之心,只是当萧军无意拿起桌上的一张画与一首小诗时,眼睛被牢牢吸住了:
那边清溪唱着,
这边树叶绿了,
姑娘呵,春天来了!
去年在北平,
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
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两人畅谈,临走时,萧军把仅有的五角钱车钱留给萧红,让她买些吃食。
第二天,萧军又来。
第三天,萧军还来。
两人相爱了。
不久后,萧红临产,生下一个女孩,因无力抚养,孩子送人了。
两人出门,衣服都要换着穿。吃不饱更是常有的事,然而,有情饮水饱。“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忍了,肚痛也轻了。”
和萧军在一起生活的前几年,虽然被萧红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情温暖了萧红。
这或许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吧。
NO.3 共苦却未能同甘
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写起了小说,正式迈入文坛。
1933年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靠朋友资助,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
《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也为萧红从事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萧红和萧军合影
可是,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
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辗转流亡到青岛、上海。
萧红在青岛
在上海,萧红结识了如自己祖父一样可亲可爱的人——鲁迅。
她说:“只有鲁迅才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
萧红经常跑到鲁迅先生家里谈天,讨论写作上的问题;因为先生喜欢北方饭食,萧红就给先生做饺子、饽饽、韭菜盒子、葱油饼;某天,萧红新买了一身衣服,还兴奋地跑到先生面前问好不好看。
为了扶持两位年轻人,鲁迅还特意宴请文坛宾客。
萧红与鲁迅夫人许广平
不久,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就在鲁迅的帮助下,在上海出版了。
虽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在《生死场》之后紧接着发表,可大家普遍认为,萧红才华要高于萧军。萧红的名气让大男子主义的萧军感到压力和厌烦。
歌剧《萧红》中甚至将其放大为二人感情破裂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萧军在感情上的不忠才是摧垮爱情的罪魁祸首。“爱便爱,不爱便丢开”,是萧军爱的哲学。这位“多情公子”处处留情,将萧红伤得体无完肤。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军人出身的萧军脾气暴躁,两人经常争吵。
有一次,友人见萧红的眼角青紫,问缘由,萧红说,是自己不小心磕到的,而在一旁的萧军则大言不惭:什么跌伤,是我醉酒后打伤的!
NO.4“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
情感的纠葛让萧红痛苦不堪,她与萧军决定暂时分开。萧红去了日本,萧军去了青岛。两人约定一年后再相见。
在日本不到一年的时间,萧红完全封闭了自己。除了写作,她无事可做,无人可见。
“窗上洒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紧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在给萧军的信中,萧红如此写道。
“黄金时代”后来成为许鞍华导演讲述萧红的电影的片名。
在日本的平静,直到报纸上刊登了鲁迅先生的死讯才被打破。
鲁迅死后,萧红写了成千上万的哀悼文字。
萧红回国了,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万国公墓看鲁迅先生。
祭拜鲁迅先生
没有鲁迅先生像父亲一样的庇佑,萧红又是一个人了。
回国后,萧红就不得不再度面对与萧军的关系。遗憾的是,两人的分离并没有让感情的裂痕愈合,他们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了。
此刻若问我什么最可怕?我说:泛滥了的情感最可怕。
什么最痛苦,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端木蕻良就是在这时走进萧红生活的。
萧红觉得,这样一个仰慕她的人或许是可以保护她的吧。
萧红向萧军提出了分手:三郎,我们永远地分开吧。
NO.5“落花无语对萧红”
萧红和端木蕻良结婚了。
武汉大婚那日,据说十分热闹,很多朋友都来了。
只是不知命运为何如此荒诞。同萧军生活时,她怀着未婚夫的孩子;同端木蕻良要开始新生活时,萧红怀的孩子的父亲却是萧军。
可端木蕻良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热烈拥抱了萧红,并给了萧红一个婚礼,一个名分。
1938年夏
萧红与端木蕻良在西安
本以为终于能够过上寻常老百姓的安稳日子了,可命运到底还是没有眷顾萧红。
她与端木蕻良的婚后生活并不十分如意。从武汉到重庆,最终辗转来到萧红人生旅程的终点站——香港。
不知是否因为各自在感情上得不到满足,两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即便是染上肺病住进医院,萧红也在坚持写作。
据说萧红住院期间,端木蕻良忙于工作,便托了朋友骆宾基去照料萧红。
“落花无语对萧红”,这是端木蕻良在妻子病重期间的怅然之作。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骆宾基曾回忆说:“萧红在死前曾经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在日军占领下的香港,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整个文坛痛惜。
在强调女性独立的时代文化语境下,萧红依附于多个男人的故事多为世人所诟病。可生于硝烟战火、新旧思想更迭的大时代,在原生家庭受尽冷落,一生都在憧憬、追逐爱和温暖的萧红,其悲剧结局总令人同情。
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飞得高,飞得自由。
就像她在《呼兰河传》里写的:
花开了,就像花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她才华横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命途坎坷,纵百般腾挪,也终一步步走向悲剧。近日,中央歌剧院创排的歌剧《萧红》,在萧红家乡哈尔滨演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她在等你一个温暖的答案。
撰文 |《文化十分》记者 梁珊珊
NO.1 不甘!不甘!
那是1942年的香港,31岁的萧红在此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两年前,她和丈夫端木蕻[hóng]良辗转来到香港避难,日子过得清苦。
多年饥寒生活的折磨,战争和情感上一再受到打击,加上前后两次生育,萧红的身子一直病弱。
这一次,她因肺结核住院医治,不承想被一名庸医误诊为喉瘤。喉管开过刀后,病情急剧恶化。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
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是萧红去世前真实的心理状态,她曾在病床上如是写道。
在生命最后的三年里,萧红惊人地高产,几部巅峰之作都是在香港写下的,包括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
她或许早已预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
她的不甘,在于未竟的写作事业,也在于自身寒凉悲苦的一生际遇。
童年时的萧红
萧红出生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局动荡不安。这样的契合,不禁令人联想到,她风雨飘摇似孤灯的人生,是否在开端便已注定。
那年的端午节,她生在呼兰河一个地主家庭里,起名张迺[nǎi]莹。(“萧红”是其著作《生死场》发表时的笔名)
按照当地旧俗,端午出生的孩子不吉利,是要克父克母的。再加上“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以及萧红从小顽劣、叛逆的个性,让她在这个家里受尽冷落。父亲总给她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连亲生母亲也不怎么待见她。
祖父和后花园,几乎是萧红童年记忆里唯一一点温暖色彩了。祖父教萧红念诗,还带着她在后花园中玩耍。只有和祖父在一起的天空,才是蓝悠悠的,才又高又远。
她写道,(我)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记得,祖父时常会把那双多纹又温热的手放在她肩上,而后又放在她的头上:“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可“长大”是“长大了”,却并没有“好”。
NO.2 二萧的“倾城之恋”
哈尔滨,一家叫东兴顺的旅馆里,一位面黄肌瘦、蓬头垢面,只有21岁的孕妇,赤着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此刻,她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封回信。
几天前,萧红投书《国际协报》,向编辑裴馨园求助。
信中,她描述了自己的窘境:她与未婚夫汪恩甲一起居住在旅店里,两人债台高筑,无以为继之时,汪恩甲以回家取钱为由,一去不复返了。
萧红和汪恩甲同居的东兴顺旅馆
旅店老板把挺着大肚子的萧红,赶到了楼上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里,不停逼债,甚至计划好了要把她卖到妓院里抵债。
“你和我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见中国人能不救啊?”信中字字恳切。
她有家,却已经回不去了。
此前,她在“东方的莫斯科”(哈尔滨)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思想,父亲却想用婚姻拴住她,断断是不能的了:她逃婚,还与表哥私奔到北平。
表哥因有家室,在家中断了经济供给后回归家庭。萧红也不得不回到家中,父亲嫌弃她有辱家门将她软禁了起来。后来她再次出逃,一个人流落到了哈尔滨。
至此,她的父亲已经震怒至极,宣布“开除萧红的祖籍”,严令家中子女不许和她交往。
而家中她唯一惦念的祖父也不在了。
妈妈死后我仍是在园中扑蝴蝶;这回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无依无靠的萧红,为了生计,投奔了自己的逃婚对象汪恩甲,与他同居。可汪恩甲终究是背叛了自己。
寄出去的那封信,对于处于人生低谷的萧红而言,无疑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国际协报》的裴馨园在收到萧红的求救信后,让萧军先到旅馆走一趟。
萧红和萧军就这样相遇了。
萧红和萧军合影
萧军回忆初见萧红的样子,她是那样地寒酸窘迫。
如此落魄的萧红自然不会激起萧军的爱慕之心,只是当萧军无意拿起桌上的一张画与一首小诗时,眼睛被牢牢吸住了:
那边清溪唱着,
这边树叶绿了,
姑娘呵,春天来了!
去年在北平,
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
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两人畅谈,临走时,萧军把仅有的五角钱车钱留给萧红,让她买些吃食。
第二天,萧军又来。
第三天,萧军还来。
两人相爱了。
不久后,萧红临产,生下一个女孩,因无力抚养,孩子送人了。
两人出门,衣服都要换着穿。吃不饱更是常有的事,然而,有情饮水饱。“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忍了,肚痛也轻了。”
和萧军在一起生活的前几年,虽然被萧红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情温暖了萧红。
这或许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吧。
NO.3 共苦却未能同甘
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写起了小说,正式迈入文坛。
1933年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靠朋友资助,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
《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也为萧红从事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萧红和萧军合影
可是,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
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辗转流亡到青岛、上海。
萧红在青岛
在上海,萧红结识了如自己祖父一样可亲可爱的人——鲁迅。
她说:“只有鲁迅才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
萧红经常跑到鲁迅先生家里谈天,讨论写作上的问题;因为先生喜欢北方饭食,萧红就给先生做饺子、饽饽、韭菜盒子、葱油饼;某天,萧红新买了一身衣服,还兴奋地跑到先生面前问好不好看。
为了扶持两位年轻人,鲁迅还特意宴请文坛宾客。
萧红与鲁迅夫人许广平
不久,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就在鲁迅的帮助下,在上海出版了。
虽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在《生死场》之后紧接着发表,可大家普遍认为,萧红才华要高于萧军。萧红的名气让大男子主义的萧军感到压力和厌烦。
歌剧《萧红》中甚至将其放大为二人感情破裂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萧军在感情上的不忠才是摧垮爱情的罪魁祸首。“爱便爱,不爱便丢开”,是萧军爱的哲学。这位“多情公子”处处留情,将萧红伤得体无完肤。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军人出身的萧军脾气暴躁,两人经常争吵。
有一次,友人见萧红的眼角青紫,问缘由,萧红说,是自己不小心磕到的,而在一旁的萧军则大言不惭:什么跌伤,是我醉酒后打伤的!
NO.4“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
情感的纠葛让萧红痛苦不堪,她与萧军决定暂时分开。萧红去了日本,萧军去了青岛。两人约定一年后再相见。
在日本不到一年的时间,萧红完全封闭了自己。除了写作,她无事可做,无人可见。
“窗上洒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紧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在给萧军的信中,萧红如此写道。
“黄金时代”后来成为许鞍华导演讲述萧红的电影的片名。
在日本的平静,直到报纸上刊登了鲁迅先生的死讯才被打破。
鲁迅死后,萧红写了成千上万的哀悼文字。
萧红回国了,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万国公墓看鲁迅先生。
祭拜鲁迅先生
没有鲁迅先生像父亲一样的庇佑,萧红又是一个人了。
回国后,萧红就不得不再度面对与萧军的关系。遗憾的是,两人的分离并没有让感情的裂痕愈合,他们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了。
此刻若问我什么最可怕?我说:泛滥了的情感最可怕。
什么最痛苦,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端木蕻良就是在这时走进萧红生活的。
萧红觉得,这样一个仰慕她的人或许是可以保护她的吧。
萧红向萧军提出了分手:三郎,我们永远地分开吧。
NO.5“落花无语对萧红”
萧红和端木蕻良结婚了。
武汉大婚那日,据说十分热闹,很多朋友都来了。
只是不知命运为何如此荒诞。同萧军生活时,她怀着未婚夫的孩子;同端木蕻良要开始新生活时,萧红怀的孩子的父亲却是萧军。
可端木蕻良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热烈拥抱了萧红,并给了萧红一个婚礼,一个名分。
1938年夏
萧红与端木蕻良在西安
本以为终于能够过上寻常老百姓的安稳日子了,可命运到底还是没有眷顾萧红。
她与端木蕻良的婚后生活并不十分如意。从武汉到重庆,最终辗转来到萧红人生旅程的终点站——香港。
不知是否因为各自在感情上得不到满足,两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即便是染上肺病住进医院,萧红也在坚持写作。
据说萧红住院期间,端木蕻良忙于工作,便托了朋友骆宾基去照料萧红。
“落花无语对萧红”,这是端木蕻良在妻子病重期间的怅然之作。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骆宾基曾回忆说:“萧红在死前曾经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在日军占领下的香港,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整个文坛痛惜。
在强调女性独立的时代文化语境下,萧红依附于多个男人的故事多为世人所诟病。可生于硝烟战火、新旧思想更迭的大时代,在原生家庭受尽冷落,一生都在憧憬、追逐爱和温暖的萧红,其悲剧结局总令人同情。
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飞得高,飞得自由。
就像她在《呼兰河传》里写的:
花开了,就像花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