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_《他人的世界》读后感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名字取的非常漂亮,很有诗意,据说是取自《圣经》里面的一句话。这个名字是意译,中文版的意译,不是直译。直译的话,这本书的名字大概应该叫《教育回忆录》,我们必须感谢译者的创意,中文版的名字,对这本书的畅销来说,起码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不知所云,它的时间线稍微有那么一点混乱。而且它所描述的是一个普通人不可想象的场景,这一家子人简直像是与世隔绝,我们完全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这里面的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难以理解。一个坚信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的父亲,一个为了迎接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天天辛苦囤积各种必需物资的父亲,一个坚决不让孩子们上学的父亲,一个到处宣传医院和政府是魔鬼的父亲,带领着(必须)坚信父亲的母亲和孩子们,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尤其是,这并不是发生在中世纪,它就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美国,这真是叫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难道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就那么大?
当然我们很快会知道,不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那么大,而是这个父亲和正常的父亲差别很大,他很可能是个精神病人。他也许患有躁郁症,或者能解释其偏执狂行为的十几种精神疾病之一。当然,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医院,所以不能确诊。然而他的行为是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但是最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并且,过得似乎还不错。
作者塔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随着她的年纪慢慢长大,她变得越来越不能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17岁的时候,她不得不像鸟一样飞出了父亲的山,飞往了她自己的山。后来,她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剑桥大学的历史博士,而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非凡的成就,却是她的父母所不能原谅的罪恶。他们试图让塔娜迷途知返,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回到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样,他们就还是一家人。然而塔拉没有办法再回去,虽然父母对她来说也是人生中无比重要的部分,但是,她内心深处有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在阻止她回去。最终他们因此和她决裂,甚至不再与她见面。
这种决裂对塔拉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如此坚强的她有一阵也患上了抑郁症。这个家也许不完美,很狭窄,但是它至少是温暖安全的,就像每个人出生之前待的那个小小的子宫一样。然而要想获得新生,就得像足月的胎儿一样,拼尽全力从那狭窄的通道挤出去。这过程无疑是饱含着痛苦的。
其实忽略掉这本书中的宗教背景,这就是一个关于家庭和教育的故事。一个如何挣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追求自我发展的故事,一个如何从狭隘的小世界走向真实的大世界的故事。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小说中的父亲看起来不可理喻,但在现实生活中,比这位父亲还糟糕的随处可见。至少塔拉从来不怀疑她的父亲爱她。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作为,确实让人怀疑他们对孩子到底有几分爱。
而忽略掉家庭和教育的外套,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意识如何相互沟通的故事。
这个月,我一共读了三本(正经)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薛定谔(就是那个虐猫的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还有领导力大师麦克斯威尔的《连接》。
我想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在他人生中的某个闲暇时刻,总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生命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去探索意识是什么。糟糕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和2000年前的人类一样,几乎一无所知。
我知道我有意识,可是我完全感知不到别人的意识在哪里。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跟别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是一样的吗?独断专行的唯物主义者会说,是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科学”的证据。像薛定谔这样的顶尖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意识也许是一个凭人类自己的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就是我所感知到的世界,跟别人所感知到的,是不一样的。我透过窗户看到的那棵树,在别人的眼睛里,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形状。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父亲眼中的世界,和女儿眼中的世界,那真的就是不一样的。
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个问题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大障碍。人们通常先天不证自明的觉得,其他人眼里的世界,跟“我”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也只能有一种看法。如果两种看法不一致,那必定有一种是错的,有一种是对的。为了拨乱反正,从古至今有多少惨剧因此而生?
如果是陌生人,意见不同大可转身走开,然而家在给了我们保护的同时,又给了我们限制。我们无法转身就走。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家人的爱,也没有一个人会和家人希望的一模一样。每个家庭都充斥着爱与冲突。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集体,父母天然的就是这个小集体的领导人。谁都知道一个糟糕的领导人会对集体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然而谁给父母进行过领导力的培训呢?到大学里面去看看,有哪门课程叫做领导力培训?
麦克斯韦尔不是大学里的教授,然而是有名的领导力培训大师,他到处演讲,也写过挺多书,我建议每个父母都至少找其中一本来读读。《连接》算不上特别有名的一本。麦克斯韦尔认为,每个人都在沟通,但很少人在连接。连接是一种能够产生共识的有效沟通。而要达成连接,核心是要以他人为主。作为领导力大师,他说自己一直致力于研究他人如何思考和感知世界。他列举了阻碍人们达成共识的四大障碍:主观臆断、傲慢、冷漠和控制欲。排第一的就是主观臆断,就是总认为他人感知的世界和自己是一样的。想一想如果别人感知的世界跟我们是一样的,那我们还何必去寻求共识呢?那我们就应该说的想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才对。
好的书都讲着一样的事情。道理谁都懂,但是没多少人能做到。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父亲,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他自己的意识中对世界的看法,看一看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哪怕他认为的世界末日也就那样平平安安的过去了。20岁的他和60岁的他对世界的看法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生命不应该是这样的。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的第二部分“意识与物质”中说,总的来说意识与生物体的学习密切相关,它只对“新”的事物发生反应。所以,像父亲那样的人,已经把生命最大的馈赠,丢到了一边。
新者,心也。愿我们都做有心人,善用生命的馈赠,在广阔的世界,自由翱翔。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不知所云,它的时间线稍微有那么一点混乱。而且它所描述的是一个普通人不可想象的场景,这一家子人简直像是与世隔绝,我们完全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这里面的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难以理解。一个坚信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的父亲,一个为了迎接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天天辛苦囤积各种必需物资的父亲,一个坚决不让孩子们上学的父亲,一个到处宣传医院和政府是魔鬼的父亲,带领着(必须)坚信父亲的母亲和孩子们,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尤其是,这并不是发生在中世纪,它就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美国,这真是叫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难道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就那么大?
当然我们很快会知道,不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那么大,而是这个父亲和正常的父亲差别很大,他很可能是个精神病人。他也许患有躁郁症,或者能解释其偏执狂行为的十几种精神疾病之一。当然,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医院,所以不能确诊。然而他的行为是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但是最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并且,过得似乎还不错。
作者塔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随着她的年纪慢慢长大,她变得越来越不能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17岁的时候,她不得不像鸟一样飞出了父亲的山,飞往了她自己的山。后来,她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剑桥大学的历史博士,而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非凡的成就,却是她的父母所不能原谅的罪恶。他们试图让塔娜迷途知返,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回到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样,他们就还是一家人。然而塔拉没有办法再回去,虽然父母对她来说也是人生中无比重要的部分,但是,她内心深处有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在阻止她回去。最终他们因此和她决裂,甚至不再与她见面。
这种决裂对塔拉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如此坚强的她有一阵也患上了抑郁症。这个家也许不完美,很狭窄,但是它至少是温暖安全的,就像每个人出生之前待的那个小小的子宫一样。然而要想获得新生,就得像足月的胎儿一样,拼尽全力从那狭窄的通道挤出去。这过程无疑是饱含着痛苦的。
其实忽略掉这本书中的宗教背景,这就是一个关于家庭和教育的故事。一个如何挣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追求自我发展的故事,一个如何从狭隘的小世界走向真实的大世界的故事。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小说中的父亲看起来不可理喻,但在现实生活中,比这位父亲还糟糕的随处可见。至少塔拉从来不怀疑她的父亲爱她。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作为,确实让人怀疑他们对孩子到底有几分爱。
而忽略掉家庭和教育的外套,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意识如何相互沟通的故事。
这个月,我一共读了三本(正经)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薛定谔(就是那个虐猫的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还有领导力大师麦克斯威尔的《连接》。
我想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在他人生中的某个闲暇时刻,总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生命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去探索意识是什么。糟糕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和2000年前的人类一样,几乎一无所知。
我知道我有意识,可是我完全感知不到别人的意识在哪里。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跟别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是一样的吗?独断专行的唯物主义者会说,是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科学”的证据。像薛定谔这样的顶尖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意识也许是一个凭人类自己的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就是我所感知到的世界,跟别人所感知到的,是不一样的。我透过窗户看到的那棵树,在别人的眼睛里,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形状。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父亲眼中的世界,和女儿眼中的世界,那真的就是不一样的。
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个问题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大障碍。人们通常先天不证自明的觉得,其他人眼里的世界,跟“我”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也只能有一种看法。如果两种看法不一致,那必定有一种是错的,有一种是对的。为了拨乱反正,从古至今有多少惨剧因此而生?
如果是陌生人,意见不同大可转身走开,然而家在给了我们保护的同时,又给了我们限制。我们无法转身就走。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家人的爱,也没有一个人会和家人希望的一模一样。每个家庭都充斥着爱与冲突。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集体,父母天然的就是这个小集体的领导人。谁都知道一个糟糕的领导人会对集体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然而谁给父母进行过领导力的培训呢?到大学里面去看看,有哪门课程叫做领导力培训?
麦克斯韦尔不是大学里的教授,然而是有名的领导力培训大师,他到处演讲,也写过挺多书,我建议每个父母都至少找其中一本来读读。《连接》算不上特别有名的一本。麦克斯韦尔认为,每个人都在沟通,但很少人在连接。连接是一种能够产生共识的有效沟通。而要达成连接,核心是要以他人为主。作为领导力大师,他说自己一直致力于研究他人如何思考和感知世界。他列举了阻碍人们达成共识的四大障碍:主观臆断、傲慢、冷漠和控制欲。排第一的就是主观臆断,就是总认为他人感知的世界和自己是一样的。想一想如果别人感知的世界跟我们是一样的,那我们还何必去寻求共识呢?那我们就应该说的想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才对。
好的书都讲着一样的事情。道理谁都懂,但是没多少人能做到。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父亲,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他自己的意识中对世界的看法,看一看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哪怕他认为的世界末日也就那样平平安安的过去了。20岁的他和60岁的他对世界的看法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生命不应该是这样的。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的第二部分“意识与物质”中说,总的来说意识与生物体的学习密切相关,它只对“新”的事物发生反应。所以,像父亲那样的人,已经把生命最大的馈赠,丢到了一边。
新者,心也。愿我们都做有心人,善用生命的馈赠,在广阔的世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