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后感1200字_《我们》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别也》,请大家多多关注,标题为:20220829《我们》读后感
 
买这本书的缘由比较简单,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俄国作家尤金·扎米亚京的《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五六年前看过《一九八四》,里面那个写日记的负责篡改历史的温斯顿·史密斯和作为权力象征的老大哥偶尔会随着一九八四这几个数字而模糊地浮现在脑海中,因此,心血来潮,在多年以后打起了阅读其他两本反乌托邦的代表作的念头。
 
《我们》讲述在高度数字化和高度集权化的大一统国里,每个人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我们有几百万人却又像是一个人”,大家都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因为“每个号民都有权和别的号民发生关系”而享受配给的性生活,过去被定义为自由的状态于现在是混乱和荒蛮的行为,一位永不更替的全权恩主统治了这个国家,大家都严格按照时间表去散步、吃饭、起床、睡觉、工作、阅读,不存在任何个人意愿,因为“自我意识是一种病”,故而不存在破坏原则的事情。
 
虽然没花多长时间就看完了这本《我们》,但说实话,反而觉得读后感不好写,而不好写的缘由如下。
 
其一,笔记叙述。没想到这本《我们》是以40篇日记展开的叙述,每个小节的篇幅并不长,所以阅读速度会略微偏快,然而,在阅读笔记一二三四五等的小节时,我常有思维跳脱的感触,让我不时需要翻回去查阅上一篇讲了什么,作为一个不太喜欢笔记体裁的读者,我觉得对我来说略微受罪,因为我不太喜欢断续的脱节的篇章,那样比较容易让我有脱离情节递进性和丢失情感连续性的感觉,所以个人比较喜欢剧情连贯一些、情感细腻一些的书籍,那样比较容易让我沉浸在阅读之中。
 
其二,不知所言。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文中有几个特点异常鲜明:比如高度集权,所有号民的一举一动都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比如失去自由,所有的日常起居都被透明化和公开化;比如无限矛盾,D-503对I-330一直处于迷惑、醒悟、犹豫、徘徊、斗争与自我批判的状态。但是,说实话,阅读尤金·扎米亚京的这本《我们》时,最大的感触就是有其他自己无法解读到的层面,而让我产生这种念头的主要缘由是乔治·奥威尔为《我们》的英译本写了序言,称《我们》是“焚书年代的文学珍品”并且《1984》和《美丽新世界》都是受到《我们》的启发而创作的,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源头之作”,我会觉得是我自己欠缺深度鉴赏能力而让我无法理解得更深刻。
 
其三,欠缺思考。在百度百科等相关网页查阅了上述相关资料后,觉得自己缺乏深度理解的缘由主要在于思考角度比较单一比如欠缺思考哲学层面,如文中所述的存在与本质的哲学、“我们”的绝对控制的理性与“我”的自由意志的情感的哲学、现实与虚幻的哲学等,这种理解人、认识人的角度是我所欠缺的层面。
 
其四,加以提醒。反乌托邦里讲述的反人类、极权政府、生态灾难或其他社会性的灾难性衰败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环境、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这是三部反乌托邦代表作所要传达最重要的思想。渺小如我们,加以提醒便好。
 
读后感,至此。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