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读后感3300字_《师说》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慧心学府》,标题为:【慧心学府.研培】共读一本书 共享好时光——学府小学开展教师暑假读书心得分享
 
梁宇新读书感悟
 
今年假期我有幸拜读了《师说》教育智慧品读。《师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本书是于拾编著。韩愈《师说》的原意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师道的问题。由于受“九品中正制”和“安史之乱”的影响,导致了当时社会耻于从师的风气。韩愈不入世俗,在《师说》中充分说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开篇就以“古之学者必有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以圣人孔子不耻从师为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而本书除了阐明此观点外,还从其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剖析,所揭示的教育智慧给我们从教者以无限的启迪。
 
第一,《师说》谈“师”与“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就不成其为师。这里的“道”如果在今天理解,那就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即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胜任教育教学其它方面的素质。古时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说明教师的地位,天、地其实是虚的,教师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名列第三位,可见教师地位的重要。古人对教师的要求和地位有如此之高,何况是今天。所以,作为我们今天的教师,首先应该看得起自己的职业;其次,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呢?就得从“修道”做起,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懂的多,问的也多,我们担任的是新世纪的教育重担,可不比过去的教书先生了,要想能够在教育领域游刃有余,就得把自己的道行修深修专,同时才能把自己的“道”传好。
 
第二,《师说》谈“道”与“业”。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定义了教师的职责。这里把“传道”放在了第一位,“授业”放在了第二位,如果用现在的教育观点来说,就是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智育放在了第二位,韩愈认为“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授业”是“传道”的途径,这应该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用当今的教育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狭隘,但充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而我们这些从教者在教学中更重视的是“授业”,而忽视了“传道”,或者是把“传道”和“授业”彼此孤立起来施教,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或是“本末倒置”。
 
第三,《师说》谈“师“与”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充分说明了现形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正说明这个道理。也就是我们经常告戒自己的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要学会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课上多给学生发问、质疑的机会,教师要学会聆听,在解惑的同时,要常怀学习之心。
 
第四,《师说》谈“教“与”学“。韩愈在《师说》中也谈到了“教”与“学”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生角色问题,强调了讲授的作用。在新理念倡导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似乎成了教师讲授的对立面,其实则不然,新课程不否认教师的讲授作用,关键是我们要把握好内容,掌握好讲授的“度”。韩愈距现在已有1200多年,古之圣人何止韩愈一人,他们能够对“师者”,对“师道”有如此高的见识,对现在的从教者来说仍有无限的启迪,而且有很多理念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实是让人佩服。在佩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到十分的惭愧,一千多年前,这些圣人们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到如今仍没有参透,还在苦苦地思索着,践行着……阅读师说与劝学读后感
 
师者,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最亲近的一种职业,可我们又对老师这个职业有过多少了解呢?古代的韩愈就对“师者”有过独特而富有深意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句出自《师说》,解释了老师的作用。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如今,只要掌握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假如一位教师不能“传道”,他也就不能成为教师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页在不断提醒我们“师”和“道”是密不可分的。“道”是“师”存在的先决条件,“师”是“道”传播的社会载体,总的来说,“道”是“师”存之根基,“师”是“道”存之体现,“道”存所以“师”在,这也是韩愈所谓“师道”。在我看来,对于教师而言,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在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完成教学任务,更在于要有一颗大爱之心、仁心育人、爱生如子,例如在地震中,第一时间帮助学生逃生的教师们,他们敢为人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回想韩愈在《师说》中的所言,我认为他们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将自己的责任进行了升华。于我们学生来说,要学习古代圣人的“从师而问焉”,就要做到学无止境、不耻下问,才会“圣益圣”,并且不能向士大夫那样“耻学于师”,不然就会“愚益愚”。例如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会开口向他人请教,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在《师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子了,他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个虚心向学习的学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确,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必有能当我老师的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必定会有些方面不如别人。孔子被称为圣人,但他还是不耻下问,他曾以郯子、苌弘等人为师,难道他的学问不如他们这些人吗?不!他只是想学到其他他不会的知识罢了,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优势互补。可现如今,人们的学问还远不如圣人,可他们也不肯向老师或他人学习,这样的话,人又会有什么进步呢?不仅如此,孔子还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说的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作别人的老师,只是看你擅长哪方面而已。《师说》中还蕴含着许多人生道理,有时或许会被我们所忽视,但要是反复多读几遍的话,就会感受其中的韵味。所谓“温故而知新”应该说的就是这个吧!
 
韩莉读书感悟
 
愉快的暑假期间又迎来了一位教育伙伴《学记师说劝学解》这本书。读过后收获满满。这本书分为三部分,《学记》、《师说》、《劝学》。
 
《学记》为《礼记》第十八篇。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应更早一点儿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值得我们斟酌。这本书中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经验和方法等等,这些经典穿越历史,也将指明未来。这里说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主要讲教学为先,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国家的首位。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够停止学习。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因材施教是《学记》里提出重要的教育规律,做一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要留给他们一点儿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主动的去学习,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遵循这规律,学生的求学才会顺利。
 
《师说》中说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璞玉,如果不精心打造,恰当引导,想成为一块璞玉也是很难的。和学生相比,我们多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我们也许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魂,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们要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要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的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劝学》让我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文中说到“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授学生以渔,而不是单纯的鱼,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原有的知识显得陈旧片面,需要联系现实生活,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才能紧跟学生的步伐。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是不断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随时添水、换水,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让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继续“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
 
编辑:丛薇
 
审核:齐英

相关读后感推荐:

读书感悟 | 愿世界充满爱

《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情商篇:我的工作是学习》读书感悟800字_《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情商篇:我的工作是学习》读书感悟

《1984》读书笔记1600字_《1984》读书笔记

《魔法少年罗西3:神秘的字符》读书心得_《魔法少年罗西3:神秘的字符》读书心得500字-800字

有了书单,我们就会读书吗?| 2022刀锋图书奖春季榜

墨林学子与您电视分享读书《三毛流浪记》

《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读后感500字_《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读后感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读书心得_《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读书心得500字-800字

《贺超叔叔说西游第1册:上古诸神》读书有感_《贺超叔叔说西游第1册:上古诸神》读书有感500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