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3000字_《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孟红梅名师工作室》,标题为:读书笔记③|雷红寰:于无声处听惊雷——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于无声处听惊雷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捧一帧书册,无须程门立雪,便可听师长之谆谆教诲。
 
——题记
 
近来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深感读书是最经济的接近真理,广博见识,丰富学养的方法。幸会、幸会!与杰出者对话,遇见更好的自己。
 
书中采访了史建筑、程红兵、于永正、吴正宪、窦桂梅、王崧舟、吴非等十五位名师,分享了他们读书的故事。每位名师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钦佩、感动,给人鼓舞和力量。
 
一、阅读让课堂生彩
 
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首届“年度教师”王雪娟说:“是阅读,让她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是阅读,让她不忘追求有思想的语文课……”高中四个学期的语文课,她常常拿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讲教材之外的东西,如文学作品、专业论文。为了上好一节《论语》课,她啃下5本《论语》研究专著;为了讲好诗歌的巅峰之作《春江花月夜》,她翻阅了近十万字材料。“当今的时代虽然有些浮躁,但总会有人静下心来,坚守足下的讲台。我渴望成为这样的人。一位教师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有这样的幸运。”王雪娟如是说。祝福我们自己也能成为自己渴望成为的人,拥有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夏昆,中学语文教师,《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擂主,热心公益的阅读推广人。他用十年时间啃下了二十四史,这是一位享有盛名的老教师给他的建议。初期,目标是每天至少看一卷。为了强制自己,他在当时使用的Windows98系统上设置了一个预定任务,每天晚上8:00,不管是在听音乐还是看电视或者打游戏,系统就自动打开二十四史阅读系统,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正是这样的阅读,让学生每每惊讶于他上课时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经常一节课下来,夏昆连书都没有翻开,但是一切却了然于胸,毫厘不爽。爱读史的他,举手投足间颇有魏晋风范;爱教育的他,一心一意让学生品味到世界的宏大、生命的美好。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底气就是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的获得、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他途,唯有广泛阅读。她就真正做到了精读博览,为了讲好《秋天的怀念》,她几乎通读了作家史铁生的全部著作;为了讲好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她找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著,并深入钻研;为了讲好绘本,她更是收集了整整两大书柜的绘本,反复对比、琢磨。正因为这样,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自信、底气十足,她总能展现文本背后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学迈向研究与生长的高度。
 
王崧舟老师的课有味道。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轻言细语,娓娓道来,40多分钟的一堂课,听者完全被诗意与意象构建的世界所吸引,并兼有历史学、心理学、文艺学乃至哲学的奇妙体验。而这些特别有味道的知识,在王崧舟看来,还是出于自己不功利、随性自然的阅读习惯,“我就是天生喜欢读书,好奇书里的内容。我一直觉得,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了诱惑与灵性……”。在教学《长相思》一文时,王崧舟苦苦琢磨了3个月之久,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上有所突破,但始终找不到灵感。于是,他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写了文本细读,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查找了大量资料,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不经意间,他读到了朱光潜的《诗论》,结果一看就看进去了,还看出了很多东西。后来,公开课《长相思》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成为他影响最大、最为得意的一堂课。“《诗论》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20多年了,我一直在读,每次重读都能看到新的东西。”
 
特级教师闫学认为:没有大量的阅读,讲课的方法就可能比较笨拙,效果也不会好。说到底,阅读与教学是一种因果关系。有人说,江浙一带的老师讲课比较精彩,这与这里一直有阅读的传统、教师读书相对较多有关。读书多了,课堂会呈现多种面貌,而非单一的、概念化的课堂。闫学说:“为了上好课,我平日里不得不查阅大量资料,阅读大量的书籍,从前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二、阅读让思想独立
 
广泛地阅读,不断地思考感悟帮助名师们拥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闫学老师认为:一个人不能同时画两幅画,再伟大的教育家也有局限的地方。在闫学看来,作为教师,不要轻易相信、膜拜某一个人。事实上,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某些观点,她也并非完全认同。教育阅读,更多的是要基于对教育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弥补短板,使自己变得丰厚、柔软、完善,使课堂变得明亮、多彩、阔大,使孩子知识与美德的浸润下快乐成长。
 
浙江省首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谈到读《鲁迅选集》感受到鲁迅身上那种针砭时弊、嫉恶如仇、不妥协不苟且的个性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他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了质疑的乐趣,明白了不要轻易追随某一个人。
 
吴非老师一生与书为伴,即使视力不好,已经退休了,却依然勉励阅读。著有《不跪着教书》、《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和《致青年教师》,是一位有思想的读书人。吴非老师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长知识、学谋略、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读书能够使人形成明辨是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说中国不缺搞应试的老师,缺的是爱读书的老师。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思考一切,而不应盲从。一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通过阅读培养批判意识。
 
王小妮在《上课记》序言中说:“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的,也要让这徒劳发生。”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冷玉斌就是这样坚守理想的读书人,他说,“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即使你不见得就能擦亮星星,但对星星而言,这种被爱的温暖,还是可贵的”。
 
壮哉,吾师!其骨血气度,其理想执着,其目标坚定,其温暖幸福地前行,无不彰显了读书人的风采。
 
三、阅读使人谦逊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我每天都在读书,越读越觉得应该读。每当从镜子里瞥见自己的鬓角染上白发时,我便有被人猛击一掌的感觉,丝毫不敢懈怠。”
 
钟志农说:“人生很短暂,好书跟好人一样,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之所以用尽全力读书,是因为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闫学:“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好书似乎永远都读不完。我常常急迫地读着,总觉得时不我待。在这种囫囵吞枣的阅读中,我的功底确实变得深厚。”
 
吴非:“我越来越发现,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就越要读书。”
 
各位名师还在书后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让人产生一“读”为快,读尽好书的贪婪。 
 
最后让我用书中吴非老师的话作为结束:一旦教师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之于学生的引领,距离“中国的孩子就幸福了,我们的教育就有希望了”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作者:雷红寰,开封市集英中学教师,曾获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开封市优秀教师。

相关读后感推荐: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陪孩子品诗》读后感500字_《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陪孩子品诗》读后感

《赫尔曼·黑塞权威全译典藏版: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读后感500字_《赫尔曼·黑塞权威全译典藏版: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读后感

《Just so Stories(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500字_《Just so Stories(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

《金波语文课:一起长大的玩具》读书有感_《金波语文课:一起长大的玩具》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马冬梅与你共读名著:柳林风声》读书心得_《马冬梅与你共读名著:柳林风声》读书心得500字-800字

《儿童语言艺术系列教材: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训练(初级)》读后感500字_《儿童语言艺术系列教材: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训练(初级)》读后感

《警犬汉克历险记1:警犬汉克初次历险》读书体会_《警犬汉克历险记1:警犬汉克初次历险》读书体会500字-800字

《红楼梦》读书心得800字_《红楼梦》读书心得

《宇宙龙骑士6:英雄!暗夜游侠的传说》读书感悟_《宇宙龙骑士6:英雄!暗夜游侠的传说》读书感悟500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