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_讲好中国故事3000字
以下文章选自《王海云工作室》,标题为《【研修心得42】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名师大讲堂”线上研修活动反思》
6月30日上午,王海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集体研修,在线上参与了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名师大讲堂”之“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
01 课例展示
活动第一项,由广东江门市第一中学的王超老师主讲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4 Reaching out across the sea的Reading and Thinking。王老师首先以一个蛟龙号探险记的宣传片为导入,既能自然地引入本课话题,同时也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科技实力日益强大,深海探险的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这是一种隐形的弘扬中国科学文化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原有语言储备和人文地理知识,对中外自古至今海上探险的著名人物和其出海探险的原因进行探讨,为课文内容进行铺垫;从5W1H六要素的角度,根据文章标题和图片对内容进行预测,并大胆地使用了“preach national prestige(宣扬国威)”这个有一定语言深度的词组来总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本课的文化内涵奠定基调。接下来,王老师布置了第一项阅读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对文章mind-map(思维导图)的绘制,并请学生展示不同主线的思维导图,学生们基于文章,奇思妙想绘制出的思维导图也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同时,王老师也选择了以时间为主线,将文章内不同时期的航海活动重大事件与其目的以相同颜色的彩纸对应起来,展示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轴,并结合PPT上的表格对文章段落大意进行概括总结,配合地恰到好处,可谓用心细腻。在精读环节,王老师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就文章六要素问题进行查找和概括,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引导了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要点进行重点关注。在提问环节,王老师同时也关注到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其中一些问题的设置上增加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要求,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在教师提问环节后,王老师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和回答,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保证了提问和回答的质量,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公开课虽然是展示课,但也应考虑到授课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可以适当延长公开课展示的时长,给授课老师更多发挥的空间和学生反应、消化授课内容的时间,反映真实的课堂情境。在读后输出环节,王老师选择了学生role play(角色扮演)与郑和的对话活动,并给出了提示性的问题和回答的句式,这样既能使学生有话可说,也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在本课总结部分,王老师在PPT上回顾了本节课教学内容,并引用习总书记对海洋重要性的一句描述对文章的意义进行概括,升华本课的主题。整个课程设计以PWP的阅读课经典流程为主线,加入了结合阅读文章特征的一些阅读活动,酣畅淋漓;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素养和广东省高中生的语言功底也在课程展示过程中处处体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第二项内容,在王老师精彩的展示后,来自开平市教伦中学的邹娟丽老师以说播的方式带来读写课Opinions on Sea Exploration,选自人教版2019年教材选择性必修四Unit3。此板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的教材中新增的板块,旨在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后的输出能力。特别是在reading for structure分析文本结构时,指导学生用point - explanation -evidence-link衔接手段去分析。在写作前的阅读文本的处理上,邹老师以给文章段落重新排序的任务,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章三要素,为学生的写作输出做好结构上的铺垫;对文章内容的观点阐述,为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内容上提供思路和素材。所以写作前的阅读任务,为写作奠定了语言和内容基础。
02 专家点评
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江门市第一中学麦剑平老师做“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讲座。麦老师指出,在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采用英语学习活动观探索深化文本教学》的行动研究中,主要有文献参考、书籍阅读、前期准备、实践检验、调整细化新生模式、理念推广等阶段。专题从研究的背景、研究概述、深度阅读课堂模式探究、深度阅读课堂模式、结语五个方面进行陈述。在理解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的背景下,麦老师对语篇、深度学习、阅读能力三个概念做了清晰的讲解。语篇是进行语言学习最主要的载体,在主题引领下,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应用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升思维的品质和价值的判断力。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就需要引发学生深度学习,体现深度学习的特征(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这要求教师有能力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情)、转化教学的内容提升、发展学生,创设语境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和建构的过程,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麦老师强调语境教学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教学。因此,深度阅读课堂的构建,一是需要教师备课时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构建契合新旧知识的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库深度学习。二是以问题作为推进,辅助图片、图表工具拓展学生学科思维。三是以有效的评价作为鼓励。
活动的最后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黄丽燕教授做总结和点评。黄教授从课堂观察与教学启示和深度阅读教学思考两个方面做了总结。首先黄教授呈现了她的课堂观察表,包含活动要点、时间、组织形式、资源利用等方面,详述了亮点环节。如王超老师第二环节的问题设计,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激发已知,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跃升。预测活动给学生呈现信息沟,即学生未知的信息,通过图片或者问题产生了推理。开放式思维导图(mind- map)以及作业的设计体现了整节课的思维层次。总结(summary)部分呈现出教学的完整性。黄教授强调英语课堂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课,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最终目标,包括语言的表现力、得体性、广度、深度。作为一线老师,需要考虑的是怎么组织深度学习的课堂,黄老师呈现了阅读认知加工图式并加以详述。
本次线上研修活动,使工作室老师们对于阅读课和读后写作课的授课形式产生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授课思路,对新教材的处理手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广东省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使之真正将所读的文章风格和内涵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更进一层。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上,实现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观的树立,也是我们在本次观课活动后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编辑/张丽霞
初审/王月凤 吕晴
终审/王海云
6月30日上午,王海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集体研修,在线上参与了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名师大讲堂”之“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
01 课例展示
活动第一项,由广东江门市第一中学的王超老师主讲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4 Reaching out across the sea的Reading and Thinking。王老师首先以一个蛟龙号探险记的宣传片为导入,既能自然地引入本课话题,同时也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科技实力日益强大,深海探险的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这是一种隐形的弘扬中国科学文化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原有语言储备和人文地理知识,对中外自古至今海上探险的著名人物和其出海探险的原因进行探讨,为课文内容进行铺垫;从5W1H六要素的角度,根据文章标题和图片对内容进行预测,并大胆地使用了“preach national prestige(宣扬国威)”这个有一定语言深度的词组来总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本课的文化内涵奠定基调。接下来,王老师布置了第一项阅读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对文章mind-map(思维导图)的绘制,并请学生展示不同主线的思维导图,学生们基于文章,奇思妙想绘制出的思维导图也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同时,王老师也选择了以时间为主线,将文章内不同时期的航海活动重大事件与其目的以相同颜色的彩纸对应起来,展示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轴,并结合PPT上的表格对文章段落大意进行概括总结,配合地恰到好处,可谓用心细腻。在精读环节,王老师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就文章六要素问题进行查找和概括,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引导了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要点进行重点关注。在提问环节,王老师同时也关注到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其中一些问题的设置上增加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要求,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在教师提问环节后,王老师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和回答,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保证了提问和回答的质量,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公开课虽然是展示课,但也应考虑到授课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可以适当延长公开课展示的时长,给授课老师更多发挥的空间和学生反应、消化授课内容的时间,反映真实的课堂情境。在读后输出环节,王老师选择了学生role play(角色扮演)与郑和的对话活动,并给出了提示性的问题和回答的句式,这样既能使学生有话可说,也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在本课总结部分,王老师在PPT上回顾了本节课教学内容,并引用习总书记对海洋重要性的一句描述对文章的意义进行概括,升华本课的主题。整个课程设计以PWP的阅读课经典流程为主线,加入了结合阅读文章特征的一些阅读活动,酣畅淋漓;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素养和广东省高中生的语言功底也在课程展示过程中处处体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第二项内容,在王老师精彩的展示后,来自开平市教伦中学的邹娟丽老师以说播的方式带来读写课Opinions on Sea Exploration,选自人教版2019年教材选择性必修四Unit3。此板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的教材中新增的板块,旨在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后的输出能力。特别是在reading for structure分析文本结构时,指导学生用point - explanation -evidence-link衔接手段去分析。在写作前的阅读文本的处理上,邹老师以给文章段落重新排序的任务,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章三要素,为学生的写作输出做好结构上的铺垫;对文章内容的观点阐述,为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内容上提供思路和素材。所以写作前的阅读任务,为写作奠定了语言和内容基础。
02 专家点评
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江门市第一中学麦剑平老师做“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讲座。麦老师指出,在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采用英语学习活动观探索深化文本教学》的行动研究中,主要有文献参考、书籍阅读、前期准备、实践检验、调整细化新生模式、理念推广等阶段。专题从研究的背景、研究概述、深度阅读课堂模式探究、深度阅读课堂模式、结语五个方面进行陈述。在理解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的背景下,麦老师对语篇、深度学习、阅读能力三个概念做了清晰的讲解。语篇是进行语言学习最主要的载体,在主题引领下,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应用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升思维的品质和价值的判断力。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就需要引发学生深度学习,体现深度学习的特征(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这要求教师有能力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情)、转化教学的内容提升、发展学生,创设语境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和建构的过程,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麦老师强调语境教学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教学。因此,深度阅读课堂的构建,一是需要教师备课时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构建契合新旧知识的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库深度学习。二是以问题作为推进,辅助图片、图表工具拓展学生学科思维。三是以有效的评价作为鼓励。
活动的最后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黄丽燕教授做总结和点评。黄教授从课堂观察与教学启示和深度阅读教学思考两个方面做了总结。首先黄教授呈现了她的课堂观察表,包含活动要点、时间、组织形式、资源利用等方面,详述了亮点环节。如王超老师第二环节的问题设计,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激发已知,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跃升。预测活动给学生呈现信息沟,即学生未知的信息,通过图片或者问题产生了推理。开放式思维导图(mind- map)以及作业的设计体现了整节课的思维层次。总结(summary)部分呈现出教学的完整性。黄教授强调英语课堂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课,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最终目标,包括语言的表现力、得体性、广度、深度。作为一线老师,需要考虑的是怎么组织深度学习的课堂,黄老师呈现了阅读认知加工图式并加以详述。
本次线上研修活动,使工作室老师们对于阅读课和读后写作课的授课形式产生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授课思路,对新教材的处理手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广东省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使之真正将所读的文章风格和内涵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更进一层。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上,实现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观的树立,也是我们在本次观课活动后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编辑/张丽霞
初审/王月凤 吕晴
终审/王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