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活动读书笔记1500字_教师读书活动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东莞市常平第四小学》,标题为:【活力教育•读万卷书】教师读书活动读后感⑤(尹趣玲)
 
读《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有感
 
教师简介
 
尹趣玲老师,现担任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她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深受学生喜爱。她爱好书法,代表学校参加常平镇举办的教师组硬笔·规范字比赛获得一等奖,她的硬笔书法作品获得2021年“翰墨薪传”广东省教师书法作品展三等奖。她的教育感言:把机会让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把掌声送给学生,把期望带给学生。
 
这学期,我拿到的书是华应龙老师的著作《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品读完后,我顿时觉得仿若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书中有很多新鲜、独特的观点让我感受颇深,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充满人文化气息:尊重、沟通、宽容、欣赏,“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
 
一、等着,就好
 
我们总是怕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知识点讲不完,因此,在课堂呈现时,总是急于总结出规律,呈现出观点,然后让孩子们进行练习。但是,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上需要等,让先想明白的学生等着,先憋着不说。让“渐悟”的学生享受到自己捅破窗户纸后的喜悦和兴奋。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找回自信,收获感动。
 
二、错若花开,成长自来
 
在面对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就会有差错,我们该怎么做呢?华应龙先生有三句话:错得好,多飞一会儿,拾起来。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学生们自主认识事物规律的一个过程吗?犯错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利,从来到这个世界后,我们就一直犯错。在差错中,我们学会了走路,在差错中我们学会了说话。差错能让我们看到出现的问题,差错能让我们明确学习的任务,差错能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能怕孩子犯错,怕孩子说错答案,这正是孩子努力尝试,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表现,我们都应该有“错的好”的心态。
 
三、师者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华老师从教四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悟,让他体会到:师者若水。这让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师者俯首“往低处流”,学子才会抬头往高处走,这才是新课程改革呼唤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课前,教师要往高处走,提升、丰富自己;课上,教师要“往低处流”,接纳、欣赏学生;课后,教师依旧要往高处去,反思、积累经验。这样,我们的人生修为才会渐臻至善——“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处及天。”
 
华老师的思想跟我们这学期开展的科组教研“问题教学引领数学课堂”不谋而合。课前,我们设计本课的前测题,通过前测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他们的困惑点,我们就可以根据学情做到以学定教;课上,我们围绕学生的困惑点设计本节课的问题,以几个问题引领学生有效地学习,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后,我们组织教研活动,上课的老师作设计分析,同年级的老师作总结,分析本节课在备课过程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基于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并提出困惑。下面,我就结合《圆锥的体积》一课来谈谈在课前导学环节,如何诱导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问题简述】
 
如何让学生成为“会提问者”,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理是难点,学生怎样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突破这个难点呢?
 
【具体对策】
 
第一步,观看微课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前,我让学生课前自学“微课”,让学生“先学后教”实现课堂最优化。
 
第二步,旧知回顾
 
在数学课堂里,几乎没有一堂课完完全全是“新授课”,每个学生都带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杜威说,教育是经验的连续改造。
 
在学生观看《圆锥的体积》微课后,回顾有关物体体积的公式。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物体体积的公式?
 
这样的设计一是为了巩固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让学生联想起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哪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确定学情。
 
第三步,课前预测
 
①圆柱的体积是由长方体体积转化得到,猜想一下,求圆锥的体积可以转化为哪些学过的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求圆锥的体积?
 
②圆柱体积的大小由底面积和高决定,猜想一下,圆锥的体积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前预测旨在了解当前学生对圆锥体积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当前的学情从而确定本课的核心问题。
 
 第四步,找核心词
 
圆锥体积是由圆柱体积转化而来,研究圆锥体积时,圆锥体积必须和圆柱体积等底等高。本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探索圆锥体积过程中,通过倒水实验,学生清晰明白把圆锥容器的水倒3次就能倒满圆柱容器。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找核心词,就能让学生在整体上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五步,你的困惑
 
这是课前预习的最后一步,当学生把本课的困惑经过思考再用语言表述出来时,学生在大脑中已经对知识经过了一次加工,既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又能让教师清楚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小结方法】
 
课前导学五步,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有助于引发学生课堂提问和思考。
 
恩格斯说,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差错提醒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可能?当我们用心思考,多思考一会儿就能将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了。
 
拾起来,不腻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专门用一个本子记下犯过的差错,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之后再拿出来回味回味,反思是否做到了“不腻过”。如果“腻过”了,就说明之前并没有真正的找到毛病,还需要继续努力。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那么阅读好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无疑是最快捷的方法,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经过书香的日积月累以后,我们一定能够将更好的课堂呈现给学生们。
 
图文|尹趣玲
 
制作|梁昌恒
 
审核|戴佩瑶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