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书笔记4000字_《阿Q正传》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川外原上草文学社》
读后感 2020级
愚昧不除,国人站不起来,中国无法御辱。这大概就是鲁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01.
鲁迅先生在《坟》中说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
《阿Q 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故事发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压迫而依旧麻木不仁以致最后最后不明不白地走向了死亡的人物形象。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于所谓“革命”的思考,也通过这篇文章披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这篇文章即使到了今天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首先,文中直接展现出了鲁迅对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批判。从赵老太爷打了阿Q一巴掌,说“你也配姓赵?”到未庄的居民们的“就因为赵老太爷是不会错的。”有钱有权便有理,无理也成了有理。阿Q居住在土谷祠里,后来因触怒了主家而被赶走,就连他留下的破旧衣物也被做成了婴儿的尿布和帮工的鞋垫——可见在阶级差别下,普通劳动人民会被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无尽的压榨剥削。而后来阿Q发了财,赵老太爷又破例点灯,在府上恭迎阿Q了。通过这同一个人的前后的反差反映了赵老太爷的横暴与虚伪。
02.
其次,文中也表达了对于底层民众心理和革命本质的思考。本文的主人公阿Q所代表的便是农民阶层。看完这篇文章,笔者实在无法对阿Q产生同情心,不能只看见富者欺贫,更要去看的也有贫者为何如此好欺。底层人民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形成并且产生作用的?像阿Q这样的人从古至今比比皆是,像这样“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真的单单靠着一场革命就能解放、拯救了吗?
文章主要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经济问题”“阿Q的革命问题”这三个问题。所谓“精神胜利法”,在一种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且得到广泛认同时,这种心态是普遍的——明明屈辱的弯着腰活着,却偏偏还要安慰自己,好歹没跪着。这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确实能够让底层人民心理上稍微平衡、好过一些,但同时它留下的巨大问题就是“农民该何去何从?”“中国该何去何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很大一本的原因是底层人民根深蒂固的心态观念。
而“阿Q的经济问题”,这不仅仅是阿Q的,也是“阿Q们”的——他们这样的人除了出卖劳动力还能干什么呢?阿Q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依附于主家的土地而过活,但最终因为一场失败的求爱他被赶走了。即使在后面阿Q进了城,发了财又回来,但他的处境并没有改变,他依旧没有自己的土地。在他短暂的、不光彩的“中兴”后,他依旧为自己的生计问题而烦恼。那时候的中国经济就是如此,无尽的恶性循环,却没有解决办法。
阿Q眼中的革命无非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臆想革命,这样的“革命”的实质就是他们只想对地位高的人进行否定,取而代之,他们并不了解革命的本质。喊着要革命的阿Q们用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行为扼杀了真正的革命。而这样的“革命”,是流寇的“革命”。鲁迅也说过:“奴才做了主人,是绝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们摆架子,恐怕比他们的主子还十足,还可笑。”所以到底应该怎样对待底层民众,怎样引导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直到现在也是个难题。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赵白眼回家,便从腰间扯下褡裢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褡裢指的钱包,根据前文可以知道,这个褡裢是阿Q卖给赵白眼的,而“藏在箱底里”这个行为是发生在阿Q喊着要去革命之后,这一个行为也就表现出赵白眼还是知道这个革命是个什么;再看阿Q,他完全不懂,他想革命只是因为他认为革命了他就能坐上“主人”的位置。再加上前文老百姓们对于革命的刻板印象,也能够看出来富人的受教育水平和消息灵活程度是相对高的。
但革命要发动的并不是这些富人,而是阿Q这样的老百姓。辛亥革命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至于百姓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所以才会有了“人血馒头”。
03.
再次,谈一谈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于“中国式的看客”的批判与反思。
对“中国式的看客”的批判与反思已经是鲁迅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甚至可以说是一定会出现的的一个点了。
在《阿Q正传》中,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结尾一处。未庄的人纷纷议论,说着都是因为阿Q的坏,而城里的人却意见不一,有些觉得枪毙没有杀头好看,有些觉得等了这么久死囚却没有唱几句,令人失望。想起当初阿Q回到未庄,也是骄傲地说杀头可好看了,而在他死时也只是被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来看。
那时候的人,竟然能将杀头、将一个生命的逝去形容为“好看”,仿佛是什么表演一般。这样的冷漠与麻木着实令人毛骨悚然。
再说阿Q与小D打架时,一些人劝着“好了好了”,另一些人却喊着“好好”,这场景不由让人想起《野草》的《复仇(一)》里的场景:两个赤裸的人相互对峙着,却并不开始杀戮,最终使得群众觉得无聊,便逐渐散开了——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对这些群众最好的复仇,这是多么的可笑又可悲。
“中国式的看客”即使是到了今天也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是不再那么血腥病态了而已。正所谓“事情不降临到自己身上是不会明白的”,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看客心态又该如何解决呢?谈一些题外话,中国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更多的可以看作一种“家文化”,而“社会文化”则很少。说到底要逐步改善这样的看客心态还是需要从教育上下手,打破这种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固有观念,让人们去思考,旁观者真的“清”吗?
鲁迅先生塑造了阿Q一个人,但其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人,更是通过一个小小的阿Q反映了宏大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值得注意的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写作方法:“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与“可笑背后的悲剧”。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在本文中是很明显的。阿Q的形象是取自于全体的底层人民,他们的麻木、自我、无知,这些又通过阿Q自身极具特点的语言行为表现出来。所以阿Q这一形象,既“杂取种种人”,又“合成一个”,实现了高度的个性与共性的一体化。
而“可笑背后的悲剧”则表现在在阿Q行刑之前,老头子让他画押,他说“我不识字”,于是,画押便改成了画个圈。阿Q很努力地想把圈画圆,但他还是失败了,在回到牢房里他又“精神胜利”地安慰自己“孙子才画得圆呢”。这一段是令人觉得有些好笑的,但再多体会一会,便就会觉得有淡淡的悲凉:阿Q至死都还在纠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笑话、一个谈资。不由地想起来老舍的一句话“当一个文化熟到烂透的时候,人们只关注吃喝拉撒的小事情了。”阿Q在去刑场的路上,他通过这些围观的民众的眼神想到了从前追他的狼的眼神,于是他小声地喊了一句“救命......”
04.
他也是人——即使只是个愚昧的人,他也会害怕的,但他在害怕什么呢?他或许在害怕他的死被人围观,害怕自己的窘境被人围观。和《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刻画了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但这种可笑背后反映的却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民族的悲哀。
鲁迅的小说是层层深入的,正如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第二、三章的逻辑关系并不是并列的,也并不是单单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来写阿Q在各个情况之下的“优胜”。它们是递进的——在这一层递进关系中我们能看到阿Q的敌人是异己、比自己有知识的人、比自己弱的人。而我们是知道的,阿Q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阿Q,更是中国社会的大多数。那为什么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会以这三类人为敌人?这是鲁迅通过阿Q这个人物抛出来的一个问题。
毕飞宇先生曾说,鲁迅将阿Q塑造成一个“三无产品”——无姓无名无籍贯。这种“三无产品”的塑造方法是将阿Q的现在与他的过去切割开了的,这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本文只能看到阿Q现在的愚昧,却看不到他的过去经历了什么。我们看不到他过去的苦难,只会着眼于他现在的愚昧和卑劣。这也就是我们很难对阿Q产生同情心的原因。
鲁迅先生的本意也不仅是让我们对阿Q产生同情——毕竟鲁迅不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更是一个启蒙家。鲁迅的启蒙是想让民众觉醒、让民众站起来“御辱”的启蒙。这是一种从世界观入手的启蒙,鲁迅先生认为只有从思想上“站”起来了,才能彻底的启蒙。
文中有一个值得琢磨的地方,就是小尼姑骂的“断子绝孙的阿Q!”,这是不符合“小尼姑”的人物身份的,但为了故事的发展却是有必要这么写的。这一点着实难以注意到,但确实这短短七个字的一句话却推动了故事的持续发展:小尼姑骂了“断子绝孙的阿Q”——阿Q想要孩子,想传宗接代——他鲁莽地说想和吴妈困觉——生活作风有问题以至于无人聘请他做事——阿Q遇到了生计问题,在未庄活不下去了——进城做了盗贼——有了前科被当做替罪羊抓起来处决了。
由此可见,这句“断子绝孙的阿Q”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05.
这句话也引出了阿Q的失败恋爱——他摸了小尼姑的脸而产生了性冲动,于是他想和吴妈困觉,于是他向吴妈跪下了,说“我想和你困觉。”一边说出这种话一边下跪的阿Q,一边产生性冲动一边“男女授受不亲”的阿Q,鲁迅通过这样的反差对阿Q这个人物进行了批判。正如毕飞宇先生所说,阿Q不是没有文化,只是他有的是“儒文化”。而鲁迅作为一个启蒙者,他要唤醒民众、要“御辱”,他要从精神文化观念上入手,所以要“打倒孔家店”,建立新的文化。现在有人说“打倒孔家店”太过于激进了,但在那时候,不喊出最激进的话语又怎么能振聋发聩呢?
鲁迅对于阿Q的描述是及其有限的,回忆一下文中的情节,只有阿Q失败的恋爱、阿Q梦里的造反、阿Q被审判、被处决之外,再无他物。我们不知道阿Q的过去,甚至于他的现在我们都不完全知道——比如,阿Q进城之后今年管理了什么?毕飞宇先生说“阿Q是一个精神存在。”,或许这就是鲁迅的“杂取种种人”,将人们的愚昧集中于阿Q身上,然后塑造出一个精神存在。
阿Q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的心机是很深的,但他确实是一个愚昧的人——精明的人也是愚昧的。愚昧不除,国人站不起来,中国无法御辱。这大概就是鲁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 THE END —
排版 | 伍媛媛 邱若曦
审阅 | 邱若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指导老师 | 张红波
读后感 2020级
愚昧不除,国人站不起来,中国无法御辱。这大概就是鲁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01.
鲁迅先生在《坟》中说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
《阿Q 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故事发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压迫而依旧麻木不仁以致最后最后不明不白地走向了死亡的人物形象。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于所谓“革命”的思考,也通过这篇文章披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这篇文章即使到了今天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首先,文中直接展现出了鲁迅对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批判。从赵老太爷打了阿Q一巴掌,说“你也配姓赵?”到未庄的居民们的“就因为赵老太爷是不会错的。”有钱有权便有理,无理也成了有理。阿Q居住在土谷祠里,后来因触怒了主家而被赶走,就连他留下的破旧衣物也被做成了婴儿的尿布和帮工的鞋垫——可见在阶级差别下,普通劳动人民会被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无尽的压榨剥削。而后来阿Q发了财,赵老太爷又破例点灯,在府上恭迎阿Q了。通过这同一个人的前后的反差反映了赵老太爷的横暴与虚伪。
02.
其次,文中也表达了对于底层民众心理和革命本质的思考。本文的主人公阿Q所代表的便是农民阶层。看完这篇文章,笔者实在无法对阿Q产生同情心,不能只看见富者欺贫,更要去看的也有贫者为何如此好欺。底层人民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形成并且产生作用的?像阿Q这样的人从古至今比比皆是,像这样“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真的单单靠着一场革命就能解放、拯救了吗?
文章主要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经济问题”“阿Q的革命问题”这三个问题。所谓“精神胜利法”,在一种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且得到广泛认同时,这种心态是普遍的——明明屈辱的弯着腰活着,却偏偏还要安慰自己,好歹没跪着。这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确实能够让底层人民心理上稍微平衡、好过一些,但同时它留下的巨大问题就是“农民该何去何从?”“中国该何去何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很大一本的原因是底层人民根深蒂固的心态观念。
而“阿Q的经济问题”,这不仅仅是阿Q的,也是“阿Q们”的——他们这样的人除了出卖劳动力还能干什么呢?阿Q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依附于主家的土地而过活,但最终因为一场失败的求爱他被赶走了。即使在后面阿Q进了城,发了财又回来,但他的处境并没有改变,他依旧没有自己的土地。在他短暂的、不光彩的“中兴”后,他依旧为自己的生计问题而烦恼。那时候的中国经济就是如此,无尽的恶性循环,却没有解决办法。
阿Q眼中的革命无非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臆想革命,这样的“革命”的实质就是他们只想对地位高的人进行否定,取而代之,他们并不了解革命的本质。喊着要革命的阿Q们用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行为扼杀了真正的革命。而这样的“革命”,是流寇的“革命”。鲁迅也说过:“奴才做了主人,是绝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们摆架子,恐怕比他们的主子还十足,还可笑。”所以到底应该怎样对待底层民众,怎样引导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直到现在也是个难题。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赵白眼回家,便从腰间扯下褡裢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褡裢指的钱包,根据前文可以知道,这个褡裢是阿Q卖给赵白眼的,而“藏在箱底里”这个行为是发生在阿Q喊着要去革命之后,这一个行为也就表现出赵白眼还是知道这个革命是个什么;再看阿Q,他完全不懂,他想革命只是因为他认为革命了他就能坐上“主人”的位置。再加上前文老百姓们对于革命的刻板印象,也能够看出来富人的受教育水平和消息灵活程度是相对高的。
但革命要发动的并不是这些富人,而是阿Q这样的老百姓。辛亥革命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至于百姓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所以才会有了“人血馒头”。
03.
再次,谈一谈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于“中国式的看客”的批判与反思。
对“中国式的看客”的批判与反思已经是鲁迅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甚至可以说是一定会出现的的一个点了。
在《阿Q正传》中,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结尾一处。未庄的人纷纷议论,说着都是因为阿Q的坏,而城里的人却意见不一,有些觉得枪毙没有杀头好看,有些觉得等了这么久死囚却没有唱几句,令人失望。想起当初阿Q回到未庄,也是骄傲地说杀头可好看了,而在他死时也只是被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来看。
那时候的人,竟然能将杀头、将一个生命的逝去形容为“好看”,仿佛是什么表演一般。这样的冷漠与麻木着实令人毛骨悚然。
再说阿Q与小D打架时,一些人劝着“好了好了”,另一些人却喊着“好好”,这场景不由让人想起《野草》的《复仇(一)》里的场景:两个赤裸的人相互对峙着,却并不开始杀戮,最终使得群众觉得无聊,便逐渐散开了——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对这些群众最好的复仇,这是多么的可笑又可悲。
“中国式的看客”即使是到了今天也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是不再那么血腥病态了而已。正所谓“事情不降临到自己身上是不会明白的”,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看客心态又该如何解决呢?谈一些题外话,中国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更多的可以看作一种“家文化”,而“社会文化”则很少。说到底要逐步改善这样的看客心态还是需要从教育上下手,打破这种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固有观念,让人们去思考,旁观者真的“清”吗?
鲁迅先生塑造了阿Q一个人,但其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人,更是通过一个小小的阿Q反映了宏大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值得注意的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写作方法:“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与“可笑背后的悲剧”。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在本文中是很明显的。阿Q的形象是取自于全体的底层人民,他们的麻木、自我、无知,这些又通过阿Q自身极具特点的语言行为表现出来。所以阿Q这一形象,既“杂取种种人”,又“合成一个”,实现了高度的个性与共性的一体化。
而“可笑背后的悲剧”则表现在在阿Q行刑之前,老头子让他画押,他说“我不识字”,于是,画押便改成了画个圈。阿Q很努力地想把圈画圆,但他还是失败了,在回到牢房里他又“精神胜利”地安慰自己“孙子才画得圆呢”。这一段是令人觉得有些好笑的,但再多体会一会,便就会觉得有淡淡的悲凉:阿Q至死都还在纠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笑话、一个谈资。不由地想起来老舍的一句话“当一个文化熟到烂透的时候,人们只关注吃喝拉撒的小事情了。”阿Q在去刑场的路上,他通过这些围观的民众的眼神想到了从前追他的狼的眼神,于是他小声地喊了一句“救命......”
04.
他也是人——即使只是个愚昧的人,他也会害怕的,但他在害怕什么呢?他或许在害怕他的死被人围观,害怕自己的窘境被人围观。和《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刻画了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但这种可笑背后反映的却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民族的悲哀。
鲁迅的小说是层层深入的,正如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第二、三章的逻辑关系并不是并列的,也并不是单单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来写阿Q在各个情况之下的“优胜”。它们是递进的——在这一层递进关系中我们能看到阿Q的敌人是异己、比自己有知识的人、比自己弱的人。而我们是知道的,阿Q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阿Q,更是中国社会的大多数。那为什么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会以这三类人为敌人?这是鲁迅通过阿Q这个人物抛出来的一个问题。
毕飞宇先生曾说,鲁迅将阿Q塑造成一个“三无产品”——无姓无名无籍贯。这种“三无产品”的塑造方法是将阿Q的现在与他的过去切割开了的,这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本文只能看到阿Q现在的愚昧,却看不到他的过去经历了什么。我们看不到他过去的苦难,只会着眼于他现在的愚昧和卑劣。这也就是我们很难对阿Q产生同情心的原因。
鲁迅先生的本意也不仅是让我们对阿Q产生同情——毕竟鲁迅不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更是一个启蒙家。鲁迅的启蒙是想让民众觉醒、让民众站起来“御辱”的启蒙。这是一种从世界观入手的启蒙,鲁迅先生认为只有从思想上“站”起来了,才能彻底的启蒙。
文中有一个值得琢磨的地方,就是小尼姑骂的“断子绝孙的阿Q!”,这是不符合“小尼姑”的人物身份的,但为了故事的发展却是有必要这么写的。这一点着实难以注意到,但确实这短短七个字的一句话却推动了故事的持续发展:小尼姑骂了“断子绝孙的阿Q”——阿Q想要孩子,想传宗接代——他鲁莽地说想和吴妈困觉——生活作风有问题以至于无人聘请他做事——阿Q遇到了生计问题,在未庄活不下去了——进城做了盗贼——有了前科被当做替罪羊抓起来处决了。
由此可见,这句“断子绝孙的阿Q”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05.
这句话也引出了阿Q的失败恋爱——他摸了小尼姑的脸而产生了性冲动,于是他想和吴妈困觉,于是他向吴妈跪下了,说“我想和你困觉。”一边说出这种话一边下跪的阿Q,一边产生性冲动一边“男女授受不亲”的阿Q,鲁迅通过这样的反差对阿Q这个人物进行了批判。正如毕飞宇先生所说,阿Q不是没有文化,只是他有的是“儒文化”。而鲁迅作为一个启蒙者,他要唤醒民众、要“御辱”,他要从精神文化观念上入手,所以要“打倒孔家店”,建立新的文化。现在有人说“打倒孔家店”太过于激进了,但在那时候,不喊出最激进的话语又怎么能振聋发聩呢?
鲁迅对于阿Q的描述是及其有限的,回忆一下文中的情节,只有阿Q失败的恋爱、阿Q梦里的造反、阿Q被审判、被处决之外,再无他物。我们不知道阿Q的过去,甚至于他的现在我们都不完全知道——比如,阿Q进城之后今年管理了什么?毕飞宇先生说“阿Q是一个精神存在。”,或许这就是鲁迅的“杂取种种人”,将人们的愚昧集中于阿Q身上,然后塑造出一个精神存在。
阿Q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的心机是很深的,但他确实是一个愚昧的人——精明的人也是愚昧的。愚昧不除,国人站不起来,中国无法御辱。这大概就是鲁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 THE END —
排版 | 伍媛媛 邱若曦
审阅 | 邱若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指导老师 | 张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