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要》学习心得体会_《阳明心要》学习心得体会3400字
以下文章选自《众悦乐新国学》,标题为:学习心得|回家
文章来源丨东方生命研究院(crowndfsmyjy)
文/庄雪梅
2021年年底,我有幸完整地学习了“阳明心要”课程。潘麟先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所处的状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正脉之超前与高明,鹅湖之会朱陆到底在辩什么,人们对儒学为什么会有深深的误解,东西方文明的核心差异是什么,人生的终极归宿在哪里,学习阳明心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问题给予了阐明。先生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中西对比、古今参照,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为我们开启了儒家圣学之门。对于这一场文化盛宴,我需要来慢慢咀嚼、慢慢消化。现将我领悟到的些许内容汇报如下。
化除了我对儒家文化之误解
与绝大多数人一样,曾经的我一提到儒家文化,想到的就是一些教条、死板的陈规陋俗:一听到伦理道德,就认为那是绑架他人的绳索,是吃人的礼教;一想到儒者,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中举后疯癫的范进和那个说回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我一直错误地认为,儒家文化为科举制度提供了教科书,是登门及第的敲门砖,是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学习了“阳明心要”系列课程,我才知道儒学是道德实践之学,是心性实践之学,是圣贤实践之学(即“内圣之学”),是智慧实践之学,是生命实践之学,简称为“生命学”。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道德的来源不同:他律道德来自外部(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习俗等),来自现象世界,来自后天有为,来自经验智慧,属于形而下之道德;自律道德来自内部(心性、良知、生命),来自本体世界,来自先天无为,来自先验智慧,属于形而上之道德。由于来源不同,二者所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遵守他律道德能够给我们带来部分外解放;彰显自律道德则能实现生命(心性、德性、良知)之终极觉醒,让我们越来越充满智慧、充满阳光,这属于内解放。
遗憾的是,由于一直没有人把这两种道德清楚地分判开来,使得千百年来人们对儒家的误解从未停止过,远有秦始皇焚书坑儒,近有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十年浩劫之批孔。由于人们没有区分清楚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以致人们在反抗被异化了的封建礼教(他律道德)时,一并把自律道德也否定了、打碎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婴儿一起倒掉一样。所以儒家其实是受害者。
在“阳明心要”课程中,潘麟先生不仅厘清了自律道德与他律道德、先验智慧与经验智慧、道统与学统、道心与人心、人具三性(生物性、人性、德性)等儒家核心概念,揭示了儒家不共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内圣外王,还指出了现今“阳明心学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廓清了学习儒学道路上的重重障碍,讲明了学习儒学的方法和次第,让儒学一下子变得清晰了、明朗了、通透了、层次分明了,让我辈后学真正认识到了儒家文化之成熟与高明。儒家才是中华文化之正脉,儒学的终极目的就是教导我们在人伦日用中实现道德(生命、心性)觉醒,并以此为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齐家、治国、平天下各社会与人性层面的外王之道。
阳明心学之重要价值和意义
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工商业时代。中国则用了一两百年跑步进入了工商业时代。如今,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登月如家常便饭,物质极大繁荣,人在家中坐,商品送上门,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便利,无不彰显出工商业时代的辉煌成就。然而,在这物质繁荣的时代,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精神危机无处不在,瘟疫、战争、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此起彼伏,人们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安。不禁让人追问:为什么?导致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人生在世难道仅仅是为了吃喝玩乐吗?我们该如何安顿这疲惫的身心?
人类文明有两个历史阶段:一个是农业文明,一个是工业文明。目前,全人类都生活在物质繁荣、文化匮乏的工商业时代,农业文明体系已经被破坏和抛弃,而顺应工商业时代的文明体系尚未诞生,全人类的文明文化都处在青黄不接的真空状态:在西方,人们赖以寄托精神的宗.教坍塌了,上帝死了;在东方,以中国儒佛道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被彻底粉碎、彻底破坏、彻底抛弃。抛弃的结果就是人人动物化,人人狼性化,人人去人性化、去德性化;人人强化自己的兽性。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状。文明文化问题是导致我们孤独、焦虑、困惑、不安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人类仅有物质的繁荣、科技的发达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必须重建与工商业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文明体系,即人性文明和德性文明。人有三性:生物性、人性和德性。唯有完整而全面地正视这三性,人类才能避免陷入各种极端和误区。想要重建人性文明和德性文明,就要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佛道的文明体系中去,从那里汲取人性和德性的文化养分,以谋求人之三性的和谐共存、全面成长。学习过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开创未来。
心性含真、善、美三德,这也是人们获得终极觉醒的三个途径。无论走哪条路,最终都能实现生命的终极觉醒和终极解脱。佛家以真为主,将善、美俱援入真中以成就之和通化之。道家以美为主,将真、善俱援入美中以成就之和通化之。儒以善(道德)为主,将真美俱援入善中以成就之和通化之。佛、道属于出世文化,以出世为归,以家室为累,故只适合部分人修学,而不适用于所有人。儒家是入世文化,它超越宗.教、超越种族、超越年龄等,儒者不是离家出世成就大道,而是顺应人性之常,顺应伦理之常,在人伦日用中来觉醒道德,最终成就仁德。可见,儒家践行的是常道,故适用于所有人。
王阳明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自尧舜禹、孔孟以来,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儒家最后)一位圣人,他的修学之路最为平实简易,最具参考价值。阳明心学完整地延续了传统儒家“道德即生命,道德觉醒即生命觉醒”这一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学习阳明心学,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找到回家之路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曾误以为:儒家的终极之孝就是为了扬名立万,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听了“阳明心要”课,我才明白“立身行道”才是这段话的核心,“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不过是“立身行道”的副产品而已。所谓“立身”,就是找到自己人生之根本,找到自己人生之使命。此“立身”即是“三不朽”中的“立德”,也即“立志”——立成圣之志。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王阳明十一岁就立下了“做第一等人,为第一等事”之志。
潘麟先生说,“立身”要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最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明白我们这一生的终极使命是无条件成圣。成圣是从外在来说,从内在来说就是“行道”,就是以一生为期,尽一切努力把心性中所含的自律道德彰显出来。这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终极使命,这是“天命之谓性”的“天命”。
悲夫!我的前半生竟全然不知自己的终极使命!父母、老师、亲戚朋友也没有告诉过我,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人的终极使命。
潘麟先生用了十年,不断地发出雄狮之震吼,终于惊醒了梦中人,让我明白了人生最根本、最紧迫、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了悟心性、彰显心性、回归心性、成为心性,就是回家——回到自己的心性之家。
潘麟先生说,我们其实哪里也去不了,我们时刻都在自己的家中,只是我们处于心性之离其自己的状态太久太久了,因此我们不知道自己就在家中。“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我们就像阳明先生诗中所说的那个贫儿,在外乞讨、漂泊、流浪了生生世世,却不知自己身藏无价珍宝,不知自己富甲天下。“百姓日用而不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即指此意吧。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潘麟先生对王阳明一生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了让所有人都回家——实现生命的终极觉醒,儒家的圣贤们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最好的方法。古圣给出了“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的念祖窍诀和“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精一”工夫,孔孟等圣贤给出了三纲八目和“止、静、定、安、虑、得”的践履次第,王阳明给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的教导。儒家圣贤们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在人伦日用中,将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包括起心动念),都拿来作为修心、炼心、觉心的工具,切实践履,这就是我们回家的路。
图片、视频|来自东方生命研究院(禁止商用,侵权必究)
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东方生命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来源丨东方生命研究院(crowndfsmyjy)
文/庄雪梅
2021年年底,我有幸完整地学习了“阳明心要”课程。潘麟先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所处的状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正脉之超前与高明,鹅湖之会朱陆到底在辩什么,人们对儒学为什么会有深深的误解,东西方文明的核心差异是什么,人生的终极归宿在哪里,学习阳明心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问题给予了阐明。先生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中西对比、古今参照,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为我们开启了儒家圣学之门。对于这一场文化盛宴,我需要来慢慢咀嚼、慢慢消化。现将我领悟到的些许内容汇报如下。
化除了我对儒家文化之误解
与绝大多数人一样,曾经的我一提到儒家文化,想到的就是一些教条、死板的陈规陋俗:一听到伦理道德,就认为那是绑架他人的绳索,是吃人的礼教;一想到儒者,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中举后疯癫的范进和那个说回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我一直错误地认为,儒家文化为科举制度提供了教科书,是登门及第的敲门砖,是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学习了“阳明心要”系列课程,我才知道儒学是道德实践之学,是心性实践之学,是圣贤实践之学(即“内圣之学”),是智慧实践之学,是生命实践之学,简称为“生命学”。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道德的来源不同:他律道德来自外部(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习俗等),来自现象世界,来自后天有为,来自经验智慧,属于形而下之道德;自律道德来自内部(心性、良知、生命),来自本体世界,来自先天无为,来自先验智慧,属于形而上之道德。由于来源不同,二者所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遵守他律道德能够给我们带来部分外解放;彰显自律道德则能实现生命(心性、德性、良知)之终极觉醒,让我们越来越充满智慧、充满阳光,这属于内解放。
遗憾的是,由于一直没有人把这两种道德清楚地分判开来,使得千百年来人们对儒家的误解从未停止过,远有秦始皇焚书坑儒,近有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十年浩劫之批孔。由于人们没有区分清楚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以致人们在反抗被异化了的封建礼教(他律道德)时,一并把自律道德也否定了、打碎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婴儿一起倒掉一样。所以儒家其实是受害者。
在“阳明心要”课程中,潘麟先生不仅厘清了自律道德与他律道德、先验智慧与经验智慧、道统与学统、道心与人心、人具三性(生物性、人性、德性)等儒家核心概念,揭示了儒家不共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内圣外王,还指出了现今“阳明心学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廓清了学习儒学道路上的重重障碍,讲明了学习儒学的方法和次第,让儒学一下子变得清晰了、明朗了、通透了、层次分明了,让我辈后学真正认识到了儒家文化之成熟与高明。儒家才是中华文化之正脉,儒学的终极目的就是教导我们在人伦日用中实现道德(生命、心性)觉醒,并以此为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齐家、治国、平天下各社会与人性层面的外王之道。
阳明心学之重要价值和意义
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工商业时代。中国则用了一两百年跑步进入了工商业时代。如今,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登月如家常便饭,物质极大繁荣,人在家中坐,商品送上门,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便利,无不彰显出工商业时代的辉煌成就。然而,在这物质繁荣的时代,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精神危机无处不在,瘟疫、战争、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此起彼伏,人们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安。不禁让人追问:为什么?导致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人生在世难道仅仅是为了吃喝玩乐吗?我们该如何安顿这疲惫的身心?
人类文明有两个历史阶段:一个是农业文明,一个是工业文明。目前,全人类都生活在物质繁荣、文化匮乏的工商业时代,农业文明体系已经被破坏和抛弃,而顺应工商业时代的文明体系尚未诞生,全人类的文明文化都处在青黄不接的真空状态:在西方,人们赖以寄托精神的宗.教坍塌了,上帝死了;在东方,以中国儒佛道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被彻底粉碎、彻底破坏、彻底抛弃。抛弃的结果就是人人动物化,人人狼性化,人人去人性化、去德性化;人人强化自己的兽性。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状。文明文化问题是导致我们孤独、焦虑、困惑、不安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人类仅有物质的繁荣、科技的发达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必须重建与工商业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文明体系,即人性文明和德性文明。人有三性:生物性、人性和德性。唯有完整而全面地正视这三性,人类才能避免陷入各种极端和误区。想要重建人性文明和德性文明,就要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佛道的文明体系中去,从那里汲取人性和德性的文化养分,以谋求人之三性的和谐共存、全面成长。学习过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开创未来。
心性含真、善、美三德,这也是人们获得终极觉醒的三个途径。无论走哪条路,最终都能实现生命的终极觉醒和终极解脱。佛家以真为主,将善、美俱援入真中以成就之和通化之。道家以美为主,将真、善俱援入美中以成就之和通化之。儒以善(道德)为主,将真美俱援入善中以成就之和通化之。佛、道属于出世文化,以出世为归,以家室为累,故只适合部分人修学,而不适用于所有人。儒家是入世文化,它超越宗.教、超越种族、超越年龄等,儒者不是离家出世成就大道,而是顺应人性之常,顺应伦理之常,在人伦日用中来觉醒道德,最终成就仁德。可见,儒家践行的是常道,故适用于所有人。
王阳明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自尧舜禹、孔孟以来,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儒家最后)一位圣人,他的修学之路最为平实简易,最具参考价值。阳明心学完整地延续了传统儒家“道德即生命,道德觉醒即生命觉醒”这一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学习阳明心学,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找到回家之路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曾误以为:儒家的终极之孝就是为了扬名立万,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听了“阳明心要”课,我才明白“立身行道”才是这段话的核心,“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不过是“立身行道”的副产品而已。所谓“立身”,就是找到自己人生之根本,找到自己人生之使命。此“立身”即是“三不朽”中的“立德”,也即“立志”——立成圣之志。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王阳明十一岁就立下了“做第一等人,为第一等事”之志。
潘麟先生说,“立身”要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最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明白我们这一生的终极使命是无条件成圣。成圣是从外在来说,从内在来说就是“行道”,就是以一生为期,尽一切努力把心性中所含的自律道德彰显出来。这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终极使命,这是“天命之谓性”的“天命”。
悲夫!我的前半生竟全然不知自己的终极使命!父母、老师、亲戚朋友也没有告诉过我,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人的终极使命。
潘麟先生用了十年,不断地发出雄狮之震吼,终于惊醒了梦中人,让我明白了人生最根本、最紧迫、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了悟心性、彰显心性、回归心性、成为心性,就是回家——回到自己的心性之家。
潘麟先生说,我们其实哪里也去不了,我们时刻都在自己的家中,只是我们处于心性之离其自己的状态太久太久了,因此我们不知道自己就在家中。“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我们就像阳明先生诗中所说的那个贫儿,在外乞讨、漂泊、流浪了生生世世,却不知自己身藏无价珍宝,不知自己富甲天下。“百姓日用而不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即指此意吧。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潘麟先生对王阳明一生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了让所有人都回家——实现生命的终极觉醒,儒家的圣贤们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最好的方法。古圣给出了“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的念祖窍诀和“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精一”工夫,孔孟等圣贤给出了三纲八目和“止、静、定、安、虑、得”的践履次第,王阳明给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的教导。儒家圣贤们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在人伦日用中,将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包括起心动念),都拿来作为修心、炼心、觉心的工具,切实践履,这就是我们回家的路。
图片、视频|来自东方生命研究院(禁止商用,侵权必究)
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东方生命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