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亲子课堂心得体会_家长学习亲子课堂心得体会9000字

以下文章选自《笕文协同成长》,标题为:觉察爱与沟通的惯性——笕文第75期“1+1空中亲子课堂”家长学习感想选编(三年级)
 
觉察爱与沟通的惯性
 
—笕文第75期“1+1空中亲子课堂”家长学习感想选编(三年级)
 
导语: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沿途的风景。
 
当我们赶路太急时,就会忘记抬头看看路边的风景。
 
同理,父母情绪失控、感受不到爱,也是一样的情况。
 
我们努力地生活,却常常忘记了关注身边的人。
 
THANKS
 
本期互动话题:请您分享一下,您在爱与沟通方面有没有惯性的误区,您是如何通过觉察和练习跳出这些误区,借由爱自己,更好地爱孩子。
 
302 黄悯灵  妈妈
 
与人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相互了解对方内心的感受与需要,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沟通需要技巧,说话应该是一件有意识的行为。
 
302 余可欣  爸爸
 
觉察是个开始。觉察之后,我们可以做出选择,这才能开启改变。
 
love
 
301 游瑞泽  妈妈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1.讨好型,只关注到情境和他人,忽略自己。2.指责型,只关注到情境和自己,忽略他人。3.超理智型,只关注到情境,忽略他人,也忽略自己。4.打岔型,自己、他人、情境都没关注到。5.一致型,自己、他人、情境都关注到。
 
如何改变前四种模式:1.觉察自己、他人和情境;2.当与他人接触时,全神贯注;3.觉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讯息,呼吸、肌肉、表情等;4.觉察他们的防卫。
 
我会努力练习这些方法,更好的爱自己,爱孩子。
 
301 葛雨彤  妈妈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很重要,听了老师的课,我知道我们需要一把解锁孩子内心的鈅匙,既要爱孩子,又要懂孩子,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给他们信心和勇气。我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在爱与沟通方面经常有误区,庆幸的是有一些我可以自己跳出来。在老师的讲解中,我觉得我更符合指责型人格。比起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时候我很会被现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氛围感染,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我得让我的孩子不落后于人,我会给孩子报一些课外班,一些辅导课,但这一切我是从我觉得出发,未曾考虑过孩子的想法。这是我的问题。直到有一回,我了解到比起外部因素,孩子的自我驱动力更重要,我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我询问孩子的意见,通过一些奖励手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惊喜的发现和之前提不起精神的样子相比,孩子对学习的激情好似突然冒出一般,不用我的督促,她会自己学习,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我知道我做对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的沟通,我和孩子也是如此。认真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沟通,并且集中精神,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尊重!
 
love
 
302 孙彤   妈妈
 
我们平常相处模式,基本都是比较和平的。偶尔会争吵时,总会有一方选择沉默,不会一直喋喋休休吵个不停,冷静的那一方肯定会沉思片刻,想想刚才的场景。总得来说还是比较安逸的。
 
302 刘筱   爸爸
 
有惯性的误区,因为爱有时候会管的比较多。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哪怕决定很可笑自己也要忍着,让他独立的去成长。这是必然要有的过程,克制自己的爱造成的过度管教。
 
302 徐涵   妈妈
 
感恩梅老师的分享!现在的孩子感觉就是特别有想法,认为自己好像什么都可以安排好,不爱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自己的想法有特别不靠谱,自己也想去改变无奈又管不住自己。以前我会盯着他,总是替他操心,最后的结果是他不开心,我又很累。现在我自己也在学习,老师告诉我不要去一直叫他做作业,可以换一种方式陪伴,你在他边上学自己的,做好榜样,孩子看到你在学习,也许自己就会好好的做作业了。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家孩子就是需要盯着的,不然就会忘记做作业,我现在就是尽量主要自己和他沟通时的态度和语气,但是还是有忍不住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尽量离开他,自己调整好状态再去和他沟通。每个人都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所以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做到沟通的一致性,好好的爱自己和孩子。
 
302 温家怡  妈妈
 
很多中国式的父母都是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每天的饭菜是孩子爱吃什么做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很少顾及到自己的需求,我觉得对于现代的妈妈来说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妈妈,任何人都是需要先关注到自己的需求,才能有更大的能量去温暖和爱其他的人,所以爱孩子也要先学会爱自己。
 
302 陈羽   妈妈
 
比如,儿子经常习惯性东西乱扔,刷了牙,牙刷牙膏毛巾不规范放回原位。换下来的袜子,红领巾扔在客厅里桌子底下,沙发上。这时候,我会经常指责性批评,"怎么这么大了,一点都不爱干净,东西乱扔,我一天到晚照顾着你,累死人。赶紧滚回老家去。"也会脱口把哪个小朋友拿来做比较。常常都是儿子跟自己两个人都生气。气得要命,今天学习了梅老师课程,我想如果我换个沟通方式会不会更好,通过观察,表达感受,指出内心需要,明确地请求来沟通。比如“宝贝,我看到桌下的两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表达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指出内心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明确地请求)”去更好地爱自己,更好地爱孩子。
 
love
 
302 金文博  爸爸
 
感谢梅老师的分享!今天听了《觉察爱与沟通的惯性》,讲的很好。每个人的生存模型都是由情境、自我及他人三部分共同组成。
 
亲子之间沟通模式可分为五种:1、讨好型(只关注到情境他人) ;2、指责型(只关注到情境、自己);3、超理智型(只关注到情境) ;4、打岔型(都没关注到);5、一致型沟通(关注到自己、他人、情境)。
 
我们在爱与沟通方面有惯性的误区。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折射自己,要更好地扬长避短,跟孩子一起成长,平衡的沟通姿态,很重要,我们会反思改变。
 
302 潘琳诺  爸爸
 
孩子在做作业、等一些简单的事情上,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以前我发现后会批评她、有时会大声吼她,同时给孩子起的高血压都要上来,就因为家庭作业、家里像吵架似的,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是一种伤害,可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关于这方面我尽量不大声吼她、不大声说她,平时都交流,多一些亲子活动,孩子需要鼓励、些时候也需要批评和惩罚。
 
302 盛辰悦  妈妈
 
非常感谢梅老师的分享,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这5种型沟通方式我们家庭都有碰到过。在想让孩子答应我们某事的时候,我们曾用讨好型方式沟通;在孩子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时候,我们曾用指责型方式沟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曾用超理智型方式沟通;在孩子想让我们表扬的时候,我们曾用打岔型方式沟通;在我们不懂孩子懂的方面,我们会用一致型方式沟通。这5种沟通方式本身没有问题,就是在不同场景用不同方式沟通才会有误区。比如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一致型的方式沟通,和超理智型的方式沟通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302 黄悯灵  妈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有许多人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互相谩骂、大声争吵,甚至更糟糕的情况,这主要原因是大家不是在讨论观点,而只是简单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使其同意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他们的沟通就注定不会成功。
 
302 邵承瑛  妈妈
 
有误区,以前总是孩子的事情自己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不听自己的安排心里就很烦躁,整天吵吵闹闹。渐渐孩子长大了,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他还会跟我讲道理,几次看孩子事情处理的挺好,慢慢的我就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孩子。
 
love
 
302 杨梦琪  妈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而不是只顾着发脾气和指责、抱怨。学习正确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做个情绪乐观的妈妈,孩子也会温和很多。
 
302 夏东博  妈妈
 
沟通是一门大学问,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特别是亲子沟通,很难做到平等交流。父母总是以,为你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不管孩子需不需要,能不能接受,总是以爱的名义无孔不入的干涉孩子所有事情。孩子要么抵抗要么顺从,前者,我们会说,这孩子真不懂事,我们为他操碎了心,他不领情还要对着干。后者,我们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被动,什么事都不上心,什么都得父母为他操心,累死了。
 
总之爱的方式错了,孩子培养不好,父母也身心疲惫。如果父母觉得养孩子很累很痛苦,那很大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有问题,要及时反思和调整。
 
爱孩子,首先要会爱自己,每天让自己开心一点,休息好一点,放松一点,心情愉快一点。即使孩子学习上没做好,也不要生气,而是心平气和的提醒他,让孩子自己担起责任。不要总是把孩子没学好的责任榄到自己身上。这样跟孩子沟通起来就会少去很多指责和唠叨。
 
302 朱玉萱  妈妈
 
我们常常以“爱”之名,从言语和行为上来捆绑孩子,尽量帮孩子做好一切,尽量让孩子少做一些。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随着孩子的锻炼机会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弱,我们才发现之前对孩子的“爱”,禁锢了孩子的自然成长。我们的“爱”和操心,反而害了我们最珍爱的孩子!适当的放手,让自己轻松,让孩子自由,这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才是更爱孩子的表现。
 
302 赵镐然  其他
 
非常感谢梅老师的讲解。想想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多么的开心,小的大的都没有压力,母父子女都是开开心心的,关系融洽有说有笑,自从上了小学之后一切都变了,不安、狂躁、焦急总是伴随着一家人,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作业做不好,成绩考不好,罗嗦,催叫那是常有的事,其中用最多的就是催叫,真是急死人,有些话总是脱口而出“怎么那么慢,还不快点,又三更半夜了,”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自己也不知道哪来的坏脾气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得那么啰嗦,开始的时候是我在啰嗦,后来孩子爸管多了,孩子爸也开始变得罗嗦起来,时间长了罗嗦催叫就慢慢变成了习惯,特别是这段时间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突然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当天的作业还做不完总是留着第二天继续做,如果总是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后来我和他爸爸商量了一下,也反省了一下我们自己的语气和言辞各个方面的问题,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做得不好等等。
 
我和孩子的关系还算融洽,总是会面带笑容对待孩子,孩子爸就不一样了,有时候生气的时候会哄叫孩子几句。我们也知道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少指责孩子的不是,和别的小朋友少做比较,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心里话,和孩子尽量像朋友一样的对待,做到好好沟通,只要做到这些,我相信在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好的。
 
302 关浩然  爸爸
 
有误区,就是像老师说的,爱的时候啥都行,无条件,但是情绪管理不好,会脾气很大,妈妈也有一点,从浩然在学校里自我管理和沟通出现问题后,我们才发现这样不好,也会改变沟通方式,互敬互爱,逐步让浩然也感受到家庭温馨,沟通合理,更能很好的爱孩子
 
love
 
302 陈雨辰  爸爸
 
1.要带积极情绪的共情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让孩子感受到。2.发现美好的赞赏式沟通,清晰的告诉孩子你有进步我们很开心。3.给予选择的民主式沟通,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我决定。4.逐步引导的启发式沟通,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同孩子一起探究。
 
302 程子皓  妈妈
 
与孩子们沟通时,我们要做到倾听不打扰,不打断,让孩子述说。可是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做不到,我通常都会打断,因为我担心自己将某个细节忘记了,但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很有忘记某个细节,不能还原当时的情景,而且将自己看做警察,一发现可疑点就抓不住不放。自己抢话说其实是很自私无能的表现,不反省就只能错下去。所以,不要打断。自己能记住就记,记不住,也放了自己一马。
 
302 朱瑾惠  妈妈
 
直接跟孩⼦去沟通的话,孩⼦很容易就烦,在跟孩⼦沟通上所做的努⼒就是从孩⼦感兴趣的⽅⾯⼊⼿让孩⼦看到,我的爸爸妈妈是愿意了解我的,然后慢慢就会敞开⼼扉!家长跟孩⼦聊天的时候把天聊死,其中最重要的⼀个原因,家长犯了急⼼病,单⼑直⼊谈学习,并且马上要结果!所以家长想拉近跟孩⼦之间的关系,开始聊的话题,不是家长感兴趣的话题,⽽是孩⼦感兴趣的话题!犯错是成长最好的途径,我们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孩⼦犯错!我们不能带着偏见和焦虑对待孩⼦,要了解原因,我们跟孩⼦沟通,要找到孩⼦沟通的兴趣点,并且放⼤它,取得孩⼦的信任!
 
302 郭杭荣  妈妈
 
爱就是用心感受到快乐的感觉,爱的方式很重要,要有智慧的爱,不能让孩子不去面对,逃避挑战,体验生活。爱的形式不对的话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沟通模式,讨好型人习惯道歉,缺乏家庭成员真挚的爱,孩子更容易变得任性。
 
302 瞿浩翔  爸爸
 
通过梅老师这期的觉察爱与沟通的惯性1.讨好型,只关注到情境和他人,忽略自己。2.指责型,只关注到情境和自己,忽略他人。3.超理智型,只关注到情境,忽略他人,也忽略自己。4.打岔型,自己他人情境都没关注到,5.一致型,自己他人,情境都关注到,我们用的最多的是指责型,有时候明知道指责是不好的,后来还是控制不好情绪,接下来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谢谢梅老师用心的分享!
 
303 胡雨涵  妈妈
 
可能我觉得我管的太多了,早上起来一直催促她们动作快点,东西都給她们准备好,她们就像个听话的机器人,听着我指挥,有的时候自己烦了就又觉得她们怎么什么也不会什么也找不到,然后慢慢得她们也觉得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一切便利。后来想想这样的方式是我的意愿,我不应该把我的意愿加到她们身上,一个是她们其实也未必真的享受这一切,一个是她们没有自己的规划时间以及生活的能力,搞得我自己也烦躁,还要抱怨,这完全是两败俱伤的行为,然后我真的是很努力的在学会慢慢放手,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她们自己去完成的,这种妈妈的爱可能她们更能接受一些,不然以后真的可能是觉得妈妈的爱太沉重了。反而这样,我自己也轻松一些,心情也不会那么烦躁了,大家都有所收获。
 
love
 
304 鲍欣辰  妈妈
 
我在沟通方面确实会比较按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 认为自己是对的去和孩子交流 比如孩子想去动物园 我不是很想去就说你赶紧去做作业看书去吧 早上吃早饭孩子因为吃的少 我也要说她 硬逼她吃鸡蛋 当然这是都是为了孩子好让她白天能应对学习  爱孩子就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做事 不管是双休日还是平时 要吃什么 做什么 都希望她能听话 但是有些其实对孩子是一种有压力的爱 孩子还是要按自己的意愿发展 毕竟她是独立的个体 尊重孩子的想法 适当放手 相信孩子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也让孩子能感受到真正的爱
 
304 吴雨蓓  爸爸
 
对孩子来说家长的爱是很必要的。但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能是溺爱宠爱,对孩子的爱我们是发至内心的爱。
 
304 孙欣然  妈妈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方式不同所带出来的孩子也不同,我们在一起时总是说你家孩子真好听话又懂事。看着都是别家的好,没有看到别人也是用心爱出来的。在我的理念里只要我能给的都会给她,她要自己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好像就是这一点导致孩子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好没。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往往也是坚持一半,看着孩子差不多已经改变了就不在坚持。导致最后又回到原点,但是却没有反思是自己的错误想着是孩子太难管教了。每每要放弃不在管时,看到老师不停的联系,豁然醒悟老师都没有放弃我更没有资格放弃自己的孩子。
 
304 欧阳谦  妈妈
 
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学业、生涯发展、品格教育、和人生的幸福感。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在爱与沟通方面都会犯错。那如何才能让亲子关系得到改善,让爱流动。有三个沟通方法:
 
第一,在沟通前,先觉察自己,觉察自己的呼吸、身体或情绪。第二,觉察完自己的状况后,再试图去感受对方的心情,同理对方。第三,情绪平稳后再给建议,如果没有结论也没关系。
 
304 黄奕瑄  爸爸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发现家长的沟通也是需要不断改变和成长的,因为小朋友的思想开始慢慢独立了,她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和决断了。以前我们让她学钢琴学画画以及练字的时候,她都会照做,现在她也会跟我们讲,她更喜欢哪一项技能,所以,家长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想法,学会如何更她更有效的沟通。
 
love
 
304 陈伊一  其他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来定义她们。我们家长无疑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们不能拿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我们爱着她们,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惯性的会以自己大人的经验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没有吧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或者有时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会惯性的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子,而不是把她放在平等的地位去交流,之后通过一些网上的信息,我觉察的了自己的一些错误,我试着去改变,尝试着去跳出这个怪圈,我尝试着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她可以说不,我不会再强制的要求她,跳出惯性的误区,给孩子更好的爱。
 
305 朱培   妈妈
 
沟通很重要,在生活中,工作上,不同人与事之间,我们都需要沟通。我们所谓的沟通,往往都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方反驳或不认同时,这时的沟通更像是一种情绪是发泄,当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这时的沟通变得毫无意义,两败俱伤。沟通是前题一定是自我反省,我们要沟通的事情,结果,在沟通之前试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或是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女儿经常会打哭弟弟,要么对他很凶,刚开始我总是找她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沟通,而她除了反驳则是更生气的说他一直烦我,我不想和他玩也一直烦我。沟通无果,不了了之,我和女儿都一肚子气。有一次我在忙工作上我事,儿子一直缠着我,我非常不耐烦的凶了他,他委屈的说,你和姐姐都凶的。我晃得回过神来,我们大人都没法控制好的情绪,何况是个孩子,我开始反省检讨自己并问女儿道:经常凶弟弟,是不是因为妈妈没做好榜样,希望我们能好好相处,弟弟是你在这个世界除了爸妈最亲的亲人。如果他有打扰你的时候你可以和他讲道理,搞不定再找妈妈,我相信我们会相处的越来越好。那次沟通很成功,虽然日后他俩还是经常吵架,但是这才是完整的童年,我们不能要求孩子规规矩矩,但是正确的沟通会让孩子知道适可而止,懂得人情世故,也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305 劳雅萱  爸爸
 
自我觉察:好的沟通从好好说话开始,好好说话从注重沟通中语音语调做起。抱怨指责都是任意向对方扔情绪垃圾,阻碍了良好沟通的有效渠道。我们做回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要被对方不良情绪影响而偏离了沟通的目的。让我们一起为有效沟通作出应有的努力
 
306 赵璨凡  妈妈
 
梅老师说的真好,有时候确实就是这样子的。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希望我们都能用对方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又能学会独立成长。
 
306 朱梓晨  爸爸
 
1.讨好型:忽略自己,重视情境与他人。行为表现是“好的过分”,经常道歉、请求宽恕、哀诉和乞求,容易对他人屈服。这样的父母如果主要对外人使用讨好型,而对内(家人)采取责备型,容易培养出同样对外讨好、对内责备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如果对家人和外人都是采用讨好型,一般会过于敏感的关心孩子,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各种需求,当孩子对父母稍有不满时,父母会感到自责,并愿意即时改正,这样容易培养出主要指向外部,责备型的孩子
 
2.责备型:忽略他人,重视自己与情境。行为表现是乐于评判他人,经常以命令口吻跟他人交流,并习惯于寻找错误。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显得过于自信,经常找孩子的问题并进行斥责,在他们眼里,“责备”意味着对孩子的“爱”。亲子教育中,“恨铁不成钢”是他们最经常的心理感受。这样容易培养出同样是责备型或反向形成讨好型的孩子。
 
3.超理智:忽略一切人的因素(自己与他人),只重视客观情境。行为表现是固守僵化的原则,愿意完全理性化行动,比较机械。这样的父母可能很有才智,重视“理性”,忽略“情感”,与孩子的交流中过多“就事论事”而缺乏情感交流,更容易培养出同样是超理智或者反向形成打岔型的孩子。
 
4.打岔型:忽略一切因素,人与情境都不具备任何价值。行为表现是好打断别人,动作过多,经常有不合时宜的举动和行为。这样的父母可能会很有趣,比较轻松,对孩子遇到的一切事情都等闲视之,忽略孩子的现实处境和内心感受,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或者表面敷衍而过,不愿从根本上帮助解决。这样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同样是打岔型或者反向形成超理智的孩子。
 
love
 
306 阮云灏  妈妈
 
我和爸爸在对孩子的爱与沟通方面有惯性的误区,例如指责型,爸爸总会说,你怎么总这样的,说了多少次还这样,每次都不处理,都让我处理。我会出现情况是打岔型,特殊是工作上事情多,经常加班后。
 
我会反思,调整好自己情绪和心态,努力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控制好自己脾气,多鼓励孩子,多看到孩子的优点。
 
306 俞圣林  爸爸
 
爱,是无私的,是发自内心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教育孩子,由心而发。所以我们要用爱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
 
306 俞辰奕  爸爸
 
孩子可能最讨厌的就是父母用自己看到的+脑子里想象的,来定义子女行为的好坏,根本就无法好好的跟孩子沟通。
 
大人的不良行为会促进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如果父母在沟通的时候把爱的信息传递出来,会取到积极的效果。中国人骨子里羞于表达自己的爱,或者只行动却不表达出来,很多子女并没有及时明白爱的存在。有的是,明明有爱,却互相伤害。
 
孩子的内心渴望爸妈可以说:我是爱你的,我看到你也挺难过的。我得承认刚刚是我反应不对,我向你道歉,不过我可能没有很好的理解你的意思,你可以换个让我容易理解的说法吗?
 
306 聂予泽  妈妈
 
爱孩子就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独立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一味的糖衣炮弹,或者条件交换,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而这样的沟通也不是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而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
 
306 任韵妍  妈妈
 
父母出于各种想法,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直不肯让步,坚持自己的想法,殊不知,伴随着孩子的一步步成长,她们的想法和认知早已改变,如果父母依旧坚持老一派的教育理念,难免会与孩子发生摩擦和争执,不妨换种教育方式,也许效果会更好。
 
love
 
文/彬文学部家长
 
统筹编辑/姜钰昕家长
 
总编辑/梅云芬老师
 
审核/孙婕校长  李茜校长

相关读后感推荐:

两会精神我来谈 | 学习两会精神学子感悟

如何处理孩子的提问_学习感悟分享1200字_如何处理孩子的提问

《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读后感500字_《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百班千人八年级祖庆说2022暑假阅读

《别跑纸精灵》读后感_《别跑纸精灵》读后感500字-800字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沈周一起去池塘边》读后感500字_《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沈周一起去池塘边》读后感

《你好,小可爱》读后感500字_《你好,小可爱》读后感

《疯狂学校20:我们的放飞自我新校长》读书感想_《疯狂学校20:我们的放飞自我新校长》读书感想500字-800字

【书香溢满园 阅读伴成长】金健儿幼儿园亲子绘本故事分享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