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组新课标学习心得10000字_中学数学组新课标学习心得

以下文章选自《无锡市梅里中学》,标题为:【至贤教研 】 新课标学习心得——梅里中学数学组
 
蔡新
 
今天浅读了一下2022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后,自我感觉提升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今后在教学中要加以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达成。
 
2. 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
 
3.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4.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的提出。注重情境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5.今后教学中重视综合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程亚娟
 
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新课标给我们一线教师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了课程结构及内容。新课标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新课改,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变了,认识这个变化,接受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和学生一起实施教学的改革,共同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蔡彦豪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喜欢数学”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目标之一。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
 
新课标更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不再是课本学问的说明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建性地运用教材。
 
管其炜
 
一.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
 
二.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华心昀
 
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能从中看到新方案、新标准中以核心素养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主要凸显了“4个深化”。
 
一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科育人目标。
 
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结构化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更注重结构化。
 
三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习方式变革。从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分中,出现了“学业要求”的说明,提出了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四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此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加入其中,明确的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和发展情况,并对每一个学段都有具体的要求。
 
马雄伟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解读:
 
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呈现。
 
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6、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吕雯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也时刻以这三点为目标,以后,更是要将“三会”有意识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师在授课时,要思考:如何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进而扩张学生脑海中的知识面。我们要站在单元的角度,推进单元整体化教学,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授课前,教师要把握单元的整体目标,再逐一落实到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分课堂实施,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点滴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陆娟
 
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需要我们日后仔细体会,并且积极投入其中。
 
本次新课标新增了尺规作图的知识点,尺规作图其实一直是学生的弱项。以前,我们要求学生学会5种基本尺规作图,但在中考指挥棒下,似乎我们只强调了“角平分线”和“中垂线”这两种,所以学生也淡化了这一块的内容。既然本次有新增的内容,那么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把这一块的知识重新夯实起来。另外,尺规作图和理解图形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只有很好地理解图形才能分析用何种尺规作图,相反,尺规作图也对图形的理解有提升作用,这也是为孩子们日后接触数学工具,例如几何画板,网络画板等提供了一个思维知识储备。这与新课标中强调的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相吻合。新课标中提到了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们先接触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画图工具,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浦舒玥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课标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养目标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的,知识点的学习只能作为阶段性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提前预设,提升学生哪方面的素养,从真实情境问题出发,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结构化整合,注重学习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减负提效。
 
同时,新课标中还倡导要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很多孩子都觉得学了数学只能用在教室内,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绝不是孤立的。比如:数学的建系和地理、美术、建筑等学科可以融合,数学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技术可以融合等。我们要勇于“跨”,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
 
邵志坚
 
通过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认真学习,我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
 
四、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
 
张璠煜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认识到:数学知识本身与核心素养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数学知识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形态,如研究对象的概念、性质、关系、运算、规律等,构建了数学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比如:与“概念”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抽象能力;与“性质”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推理能力;与“关系”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模型观念;与“运算”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运算能力等等。
 
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中。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有计划、有策略、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吕国栋
 
新课程也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沈国中
 
新课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强调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加强内容核心素养关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学科内外融合等;评价方式多元化,明确数学考试命题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和核心素养导向;发挥教学评价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特别指出在教学评价时要基于核心素养转变评价方式,比如要从概念记忆转变到概念理解,要从几何证明转变到几何证明+代数证明,要从回答问题转变到提出问题等,均是要与对应的数学核心素养匹配。
 
总之,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施康琪
 
通过学习2022版新课标,及史宁中教授关于数学新课标的讲座,我有以下学习体会:
 
1.新课标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需要落实核心素养来实现。新课标将数学核心素养表述为“三会”,这既体现了数学抽象、推理、模型的基本思想,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理性精神、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课标提出要实现跨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新课标要求我们丰富综合与实践。新课标在数学应用中提到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这也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用更丰富、更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跨学科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
 
许燕明
 
2022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景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以后的教学中,老师要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更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好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从而更好的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同时,在教学中更应因材施教,培养多层次的国家有用人才。
 
毛宏敏
 
新课标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明确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更新了课程内容,新增“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强调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3.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依据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4.注重内容核心素养关联。要求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 “四能”的关系,要整体把握内容与相应核心素养的关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强化情景设计,加强综合与实践,学科内外融合等。
 
作为一名教师应创新教研方式,应着眼新理念,强化整体性,突出关键点,注重实践性。
 
俞晓兰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有以下一些感悟:
 
1.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以育人为目的,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让课程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要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初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等能力,让学生会适应未来生活,会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3.在数学内容上,要熟练掌握数与式中的数形结合,方程与不等式中未知量的实际意义,函数中变量之间的联系,几何中点,线,面的联系以及所形成图形的性质与重要判定……这些内容都必须体现数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以达育人为本的目的。
 
张颖
 
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体会:新课标中要求并强调要让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备课时的教学设计要基于学情,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
 
数学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吴逸玲
 
研读了2022版新课标后,我对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重视单元整体教学;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与作业设计等方面呼应“双减”要求,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
 
这些的变化也意味着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的重大变革,要求我们丰富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从点——线——面三方面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思考,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许浔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总之,实施新课程绝不能忽视 “ 四基” 。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吕婷婷
 
仔细研读《2022版新课标》后,受益匪浅。首先数学研究不是研究某个特例、某个个案,而是研究一般方法、一般的符号表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时,要知道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创设合适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经验和做事的经验。在新课标中加入了代数的证明,加了代数的两条基本事实,用代数也能进行逻辑推理。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引入这一概念必要性,如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方程的必要性:用算术难以解决某一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所以才引入了方程。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实际需要,才产生的新的概念,这是比较自然的一个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万玥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建构形成数学的结论与方法,从而认识、理解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更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了学生“四基”“四能”的培养,因此学科内容的选择要具数学学科特征,且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呈现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黄晓
 
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以及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使用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数学。
 
张小霞
 
近阶段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颇有感悟,受益匪浅。
 
(1)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要以大概念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认识数学的本质。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在不同的年段学习到不同的方程,但是我们可以找到相同的核心概念,体会多种方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理解方程的本质。
 
(3)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我们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
 
刘艳玲
 
一吃透教材,求真务实
 
教材是教学之本,但现在有些课堂盲目地跟从“潮流”,改编教材,反而偏离了教学的轨迹。与其花费力气在教学设计的新颖上,倒不如求真务实,细读教材,把教材用好、用透,从教材中挖掘知识的本质。
 
二立足学生,坚守初心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常说要“以生为本”,但往往教着教着就重在“教”,而忽视了“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找到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以“学”定“教”。
 
三轻负高质,提高效能
 
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要让课堂变得更高效,就势必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这就需要我们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能自学的让学生自主学,学不会的让学生讨论着学,学会了让学生当堂巩固。
 
李美兰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理解——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在教学中,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首先教师要读懂教材所选内容的意图,灵活渗透教材中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又能从容地把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双向合作,双向交流,双向互动,师生处于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合作状态,最终达到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最佳效果。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坚持新课标理念,按照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努力使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尤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身为数学老师教学的根本应该就是《数学课程标准》了吧。趁着假期时间,通过研读《数学新课标(2022)》,我的感悟如下:
 
第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得益彰,正是本轮课标所提出的明确导向。
 
第二,牢牢抓住“逻辑思维”这个核心。首先,第一次提出了“了解代数推理”,代数推理就是通过数学证明,等式变换等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终达到想要的结果。再者,多处对“尺规作图”重新要求,也可归结为“逻辑思维”的重视。因为“尺规作图”并非画出图形这么简单,作图背后正是数学原理的解析。
 
第三,对概念教学的充分重视,大单元思考对教学提出了高要求。
 
第四,与时俱进,统计学的大幅度变化,跨学科学习的提出,是数学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及时举措。
 
周瑶
 
新课标学习我有以下几个心得体会:
 
1. 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
 
2. 课程内容的呈现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3. 在7~9年级的第四学段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体会数学的价值,欣赏并尝试创造数学美,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赵悦译
 
在学校教科室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使我受益匪浅,接下来谈谈新课标的几点变化:
 
丰富“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学科融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需要我们多去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只有自己先勇于跨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增强代数推理,增强几何直观,强调知识的本质与蕴含的数学素养。在数与代数中,关注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要重视从数到字母的思维过程。
 
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点,更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特别是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蒋烨玺
 
经过对2022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的研读,使我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1. 注重学段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更加注意小初衔接,初高衔接;
 
2. 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真实生活工作情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试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经历,从错误到正确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才是科学探索的正道;
 
4. 强调了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改变以往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从而以单位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认识教材,分析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作用,把握前后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5. 首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同在作业设计,改革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呼应了“双减”的要求。
 
薛佳芸
 
学习了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修订理念是更加适应核心素养的教学。修订原则是几何强调直观,代数强调证明。
 
第二,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进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还要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第三,教学本质的理解有所上升,对今后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数学眼光,并教会孩子以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数学抽象即舍去事物的物理背景,得到抽象的概念,并且用符号予以表达。
 
最后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需要我们把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学生联系起来。我们唯有细细研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密码,学生的成长密码。
 
供稿:数学组
 
审核:李国坤

相关读后感推荐:

同读书·同行路 成都市青联读书社丨青年读书感悟分享(一)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读后感1000字_《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读后感

《名著系列·幽默三国:嘴上加把锁》读书感悟_《名著系列·幽默三国:嘴上加把锁》读书感悟500字-800字

《云边的歌》读后感500字_《云边的歌》读后感

林语堂:论读书

《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情商篇:我是下一届班长》读书感悟800字_《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情商篇:我是下一届班长》读书感悟

《大房子里的小夫人》读后感500字_《大房子里的小夫人》读后感

《量子少年2:寻找永恒之子》读书有感_《量子少年2:寻找永恒之子》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学习篇:绝不为父母和老师读书》读书体会800字_《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学习篇:绝不为父母和老师读书》读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