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榆林市市级派驻第一书记培训班学员——横山区高崖窑村第一书记 袁帅

以下文章选自《横山乡村振兴》
 
为了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学习交流,近日,榆林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在“榆林乡村振兴”公众平台“学习心得”专栏,对榆林市市级派驻第一书记示范培训中部分学员学习心得体会进行集中展示。
 
市委政法委派驻横山区高崖窑村第一书记  
 
袁帅
 
2022年6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和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的市级派驻第一书记第一期示范培训班,通过三天的理论、政策、业务专题学习、课前对授课内容答疑交流和现场教学等活动,与过去培训相比,这次培训是精心谋划、用心筹备过的,使我受益良多。
 
首先,本次培训报到时将各位第一书记的学习笔记、工作日志、村级发展规划和半年工作总结收集起来,然后组织人员对这些工作资料进行分类核查亮晒。这是看各位第一书记平时工作实不实,也是对其工作态度和基础业务上的一次大检阅。其次,在每节课堂前半小时进行分享交流发言,看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问题找得准不准、措施定的精不精,也是检验其能力强不强的体现。针对授课内容提出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堵点,乡村振兴局专家和老师现场讲授答疑解惑,形成互动,切实提高了工作能力,提升了自身素质。再次,本次培训对第一书记的工作资料、课堂教学、实地观摩、心得体会四方面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学员,这是对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进行监督和鼓励。旨在树立榜样、激励先进,达到比学赶超促工作的目的。
 
在此,非常感谢市级四部门为我们第一书记提供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感谢为我们授课的专家教授和现场教学的各位同仁。时间虽短、但是容量大,内容丰富,不仅打开了我的工作思路,也为今后农村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这次培训,我认为一是形式好,授课老师们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教学,生动易懂、张弛有度,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二是方法新,针对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课前专题交流调研、“核查亮晒”活动、培训过程大考核等多种方法,能聚焦培训关键点、找准培训目的,起到了“靶向治疗”的作用。三是收获大,培训内容好,从政策理论到现场教学,从宏观到微观的讲解,为我们今后更好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几点体会
 
(一)突出一个“学”字。要在学习上下功夫“立身以学为先”。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不断进行学习。在开班仪式中贺安刚局长也强调:“为什么要学?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这些问题都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干好乡村振兴工作,第一书记能力亟待提升。对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大政方针政策和专业知识学习亟待加强。培训就是提醒我们要干好本职工作,必须加强学习。
 
(二)抓住一个“思”字。要在思考中求提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路决定出路,在学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思考,作为第一书记,能否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操作性强的活动载体。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分析问题,进一步增强对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落实一个“干”字。要在实干中寻突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是基础,干是关键。只有干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培训中的具体课题,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薄弱环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经常遇到的问题也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培训结束后,我们要聚焦“知行合一”,突出问题导向,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凝聚力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延伸综治中心工作触角,以村综治中心为抓手,提升更广泛的服务群众能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发挥综治中心“三化”功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形成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过程参与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二)发挥职能,助推乡村振兴出实效。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切实筑牢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加强高崖窑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部分村组道路建设、亮化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灌溉建设;壮大羊子产业,初步实现试点养殖产业化模式发展;尽量实现农民无本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积极探索,谋求乡村振兴新路子。针对高崖窑村的自然特征、区域特征、人口特征三方面因素,完善村综治中心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智慧养老、防返贫监测等模块的有效融合,对接市级网络大数据,以乡村振兴工作需求、群众生活质量需求为导向,努力营造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美好愿景。
 
来源: 榆林市乡村振兴局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