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破除这些不读书的“理由”

以下文章选自《校长传媒》
 
【李镇西专栏】
 
破除这些不读书的“理由”(镇西茶馆第一文)
 
原创作者|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我是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开通“镇西茶馆”的。这是我在“镇西茶馆”推出的第一篇文章。)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阅读,应该是近乎本能的内在需求,因为我们是人,人就有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一刻也不可能没有情感和思想的滋养。这些人文养料,主要是来自对书籍的阅读。但毋庸讳言,现在的确有一些老师不读书。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理由”——
 
第一,“太忙,没有时间!”第二,“感觉不到读书的用处!”第三,“好多书读不懂!”第四,“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读了书记不住!”第五,“那么多书,不知道读什么!”
 
好,我今天来分析一下这些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是否能够成为不读书的理由。
 
第一,“太忙,没有时间!”
 
其实,有没有时间,关键是看你是否把读书当作内在需要,并养成习惯。任何一件事,只要是你的内在需要,并养成了习惯,再忙都有时间去做,或者说永远会有时间。比如,对于热恋中的小伙子,再忙都有时间去约会,因为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再比如,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再忙都不会忘记吸烟,因为他已经养成情不自禁的习惯。读书也是这样!
 
我酷爱读书,而且真的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但我不喜欢别人说我“勤奋”。我觉得这是我的兴趣,我的习惯,关“勤奋”什么事儿呢?
 
一次我在飞机上静静地读书,突然旁边一位中年男子侧脸看着我,久久地看着我。我很不自在,别转过脸看着他,他不好意思了,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教书的。他说:“啊,你多勤奋啊!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勤奋的人!”我当时就觉得简直是在辱没我的智商!好像我是笨鸟先飞,明天要考试了,今天临阵磨枪地苦苦看书。
 
我说:“这勤奋无关,只不过是我的生活习惯罢了!一个人只要对什么有了兴趣,并养成了习惯,那和勤奋是没关系的。比如,我们成都许多人都喜欢打麻将,有人甚至从早到晚,从晚到早,通宵打麻将。为什么?因为他们对麻将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你赞美他,啊,你多勤奋啊!这不是有病吗?”
 
他听了,不住地点头:“嗯,对对对。”
 
我继续读我的书,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大叫一声:“精辟啊!”同时一拍大腿,但他的手拍错了,拍到我的大腿上了,把我吓了一跳:“怎么啦?”他说:“你刚才说的那个观点太精辟了!我一定要回去给我的员工讲讲。”
 
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养成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这样一来,即使没有人规定你读书,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读书了。你的书读得越多,你越相信我这句话:“和老一代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
 
第二,“感觉不到读书的用处!”
 
读书追求“学以致用”是对的,比如我们备课遇到难题了,我们班主任工作遇到难题了,都可以从相关的专业书籍中找到智慧,怎么能够说没有用呢?
 
但是另一方面,不要指望读每一本书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需要一些“非功利”的阅读。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能不能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茫茫宇宙,匆匆人生,“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的?”“我要到哪儿去?”——对自己生命的追问,需要我们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第三,“好多书读不懂!”
 
我一直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给人快乐的事,当然,这里的快乐不是浅薄的开心,也包括“思考”的幸福。但有的书就是成心不让读者读明白的,你怎么思考脑子里都是浆糊,你怎么读也读不懂,那怎么办?很简单,不读就是了。
 
现在有的专家本身就没有想要你读者读懂,你都读懂了,怎么会显出人家的“高深”?作者硬着头皮写的书,读者当然只有硬着头皮读。我不愿硬着头皮读,那就不读!老师们不要因此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不要自卑。既然那些书我们读不懂,那不读就是了,我们找能够读懂的书来读!
 
我建议老师们读教育经典名著。因为真正的经典名著不但有思想,而且“好懂”。是的,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真是平易近人。请打开孔子的《论语》,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孔子与弟子之间生动的对话;请打开卢梭的《爱弥尔》,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作者“自然教育”的思想;请打开马卡连科的《教育诗》,在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蕴含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请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了,他的教育著作也深入浅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第四,“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读了书记不住!”
 
这个理由真是有趣,我要问的是,谁让你记了呢?难道你每读一本书都要考试吗?既然不考,你记他干什么呢?读了书还必须要记住,这是自己苛求自己。除了是为考试的阅读,我们一般都不需要刻意去记住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所以,“记不住”是很正常的。但是,记不住难道就白读了吗?请问,1997年4月23日早晨你吃的什么?能告诉我吗?2005年8月31日中午你吃的什么?你能记住吗?2014年7月28日晚上你吃的什么?你还能想起来吗?我估计你统统说不上来,但是,难道这些饭你都白吃了吗?每一顿饭你都记不住,但每一顿饭的营养都已经化作你的血肉;同样,你每本书都记不住,但你并没有白读,因为每一本书的内容都已经化作你的精神你的灵魂!怎么能够因为“记不住”而放弃读书呢?
 
第五,“那么多书,不知道读什么!”
 
是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时间有限,的确应该有所选择。我这里给大家推荐四类读物。第一,教育报刊,比如《人民教育》《教师月刊》《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以及各学科的专业杂志。严格说起来,报刊并不是书籍,但阅读的功效和书籍是一样的。读这些报刊,目的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在研究什么,了解一下当今教育和自己的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动态,进而让自己受到启发。第二,人文书籍,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哲学的、文学的,等等,读这些书,主要目的是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使自己能够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和精神高地审视自己的每一堂课。第三,学生喜欢读的书,比如杨红樱的,比如秦文君的,比如曹文轩的,比如郑渊洁的,等等。读这些书,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关注什么,这是走进心灵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读这些书也能使我们保持一种永远年轻的心态,和孩子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情怀,这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第四,教育经典,重要性我前面已经说了,不再重复。但我这里要特别推荐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著作。读他们的书,我们会读到今天中国的教育,读到我们自己。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有不读书的“理由”吗?
 
2012年9月10日
 
精选留言:
 
请君莫吃教师饭
 
一一读李镇西《破除这些不读书的“理由”(镇西茶馆第一文)》
 
文|灵均
 
读书何时都不晚,少壮老读皆景观。
 
万千理由不读书,请君莫吃教师饭。
 
注: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壬寅[虎]年三月初七戌时于乐山,2022年4月7日)
 
@龚二牯:
 
我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离退休刚好还有十二年。我打算用这十二年的时间把二十四史读完。哪怕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雯荠:
 
哈哈哈,看乐啦!读书是我的习惯。就像别人打麻将一样。我也这样,每天就喜欢看各种书。也喜欢随手拍,哈哈,谢谢您,您总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啊!
 
@山东张会文:
 
教书的如果不爱读书、不去读书、不想读书,甚至瞧不上读书这种行为,怎么引导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有的老师,除了教科书外,不读书,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阿德嘉:
 
村民常调侃老师说:你们不就是多读了几本书。
 
也可以朴素的理解为:老师不读书,怎么教孩子读书。
 
@暗香盈秀:
 
把读书当做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喝水吃饭一样自然。正在坚持!还有每天读李老师的文字。
 
@陈人杰:
 
自我感觉,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事件的了解的广度,人没有那么多去实践事件。所以我们要通过阅读和思考去把事件信息装进脑袋,扩大事件信息。阅读是很充分和必要的。阅读更多的是强化链接,不是强化某种回路。
 
@王者之风:
 
深有同感。读书关键是要有意志,有兴趣,成为习惯。
 
@维学:
 
好文章能引发读者共鸣,好文章从来不过时。我强烈共鸣了:我讨厌别人说“真勤奋啊!”读书仅仅是我的生活的一种方式,乐在其中。
 
@龚二牯:
 
让我痛心的是,如果说成年人不读书的“理由”是各种借口的话,那么孩子不读书的“理由”就是真正的理由:因为孩子们从早到晚都在学校、家长、老师的强迫下读书,而没有时间和精力自主地读书。
 
@何圈儿:
 
现在社会上确实缺少了读书的风气。那天我在班上守自习的时候读书,被德育主任看到了,她居然说:还看书啊,你太爱学习了。等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看书,被旁边的阿姨问到:明天要考试啊?我只想对他们说,我只是看着玩儿玩儿,就像大家闲着没事儿玩儿手机一样。
 
@天高云淡:
 
教师要教书育人,需要掌握学科发展动态,需要了解教育对象的成长背景和需求,更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便能践行教育的人文情怀,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不读书的理由可以找出一箩筐,避免误人子弟要坚持读书这一条理由就能战胜那一箩筐理由。因此,相较于其他职业,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谓。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校长传媒
 
校长传媒以“学校卓越发展及全球管理智慧”为宗旨,以“学校师生成长解决方案”为特色,以各级教育行政官员、大中小学校长、职业院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帮助关心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得到启发,是一个高端的教育管理服务交流平台。
 
252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