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聊聊读书

以下文章选自《南航徐川》
 

 
明天是读书日,我们今晚聊读书。
 
很长时间没更新文章了,6个月,确实太久了。
 
久到有朋友疑惑公众号是不是停更了。
 
久到我现在像在开一个新账号写文章。
 
其实不只是公众号没更新,朋友圈也没更新,甚至都没空看。
 
忙啥呢?读书。为啥呢?补课。
 
最近的几个月,应该是我此生最充实的读书时光。
 
简单的、通俗的书,两天能看一本。
 
理论的、晦涩的书,两周能看一本。
 
必须要感谢大家,虽然半年没发文章,也没走失几个好友。
 
大概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忘了还曾经关注过这么一个公众号。
 
文章一发,说不定会走一些,那就真诚地说句感谢陪伴和有缘再见。
 
今天我们聊读书。
 

 
读书很难,越来越难,门槛越来越高。
 
因为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三个字:专注力。
 
上周看《光明日报》,提到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8秒钟。
 
这好像是金鱼维持记忆的时间,没想到这个方面我们在向动物靠近。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数据:每天面对屏幕150次,平均6.5分钟看一次手机。
 
生活也在证明,我们越来越急,越来越快,越来越浅。
 
于是博客变成了微博。
 
于是书信变成了微信。
 
于是表达变成了表情。
 

 
我们就这么被改变,被塑造,被浇灌,被驯养。
 
我们就这么在不经意间养成了新的习惯。
 
我们习惯了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完成一次愉悦体验,再看不了鸿篇巨制。
 
我们习惯了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完成一次阅读体验,再受不了长篇大论。
 
我们习惯了一下子看到结论,等不及推理和假设。
 
我们习惯了一下子奔向高潮,等不及铺陈和蓄势。
 
我们习惯了一两分钟笑一次,不想要看一天《资本论》得到疲惫的满足。
 
我们牙口变得脆弱,我们吃不了硬菜。
 
我们胃口变得挑剔,我们咽不下粗粮。
 
于是,我们看书嫌辛苦,听书也太慢,最好有人看完总结了再讲给我们听。
 
甚至,我们刷视频都需要快进,一点五倍还不行,要两倍甚至三倍才合适。
 
三倍速还不行,那就来一个《五分钟看完……》《半小时读懂……》《一口气爱上……》。
 
咦,我怎么了解的这么清楚……
 

 
问题不只是眼前的状态,更在于长远的改变。
 
问题不只是暂时的接受,更在于长期的养成。
 
我们把生活过成了仪式,或者是形式。
 
我们的朋友好像很多,但是更多的朋友在通讯录里静默。
 
我们的阅读似乎不少,但是更多的文章在收藏夹里沉睡。
 
我们加了很多朋友但是不交心,我们读了不少文章但是不走心。
 
我们面临的还有数据分析,还有精准投递,还有信息茧房。
 
我们很难做到“兼听则明”,我们更容易“偏信则暗”。
 
我们生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里,我们从未如此满足。
 
喜欢泪目的总是被感动,容易愤怒的总是被激惹。
 
钟意美女的总也看不完,享受欢乐的总有小段子。
 
咦,我怎么了解的这么清楚……
 
信息似乎是海量的,却也是同一个味道的。
 
我们来不及批阅,我们来不及浏览。
 
我们没时间咀嚼,我们没时间评点。
 
我们越来越薄,我们越来越偏。
 
我们越来越急,我们越来越浅。
 
数量多意味着更多可能,但我们没时间种下深情。
 
时间短意味着更多画面,但我们没时间品读内容。
 
不过,世界就是这么公平,我们用多长时间专注,就用多长时间遗忘。
 
学得越久,长得越好。
 
想得越深,记得越牢。
 
看得越快,留得越少。
 
我们要给时间一点时间,让情感发生,让意义生长。
 
如果能专注地看到这儿,那应该可以聊聊读书了。
 

 
为什么要读书?
 
说三个比喻。
 
第一个,读书就像存钱。读书就像赚到了几枚铜钱,然后揣兜里,时间长了你会忘了你有这个钱,但是其实它一直在,在将来想用的时候,也还能找出来。
 
第二个,读书就像吃饭。你吃了很多饭,可能忘了吃过什么饭,但是可以确定,那些营养都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了你的血液和骨骼。当然有些饭也会印象深刻,比如“忧心忡忡”“蒙汗药”“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几个词都来自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本儿童绘本,叫《小八戒历险记》。
 
第三个,读书就像美容。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三毛女士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我们见的人多了,也会感觉有的人像书,百读不厌,魅力无穷;有的人像纸,一眼看透,俗不可耐。
 
简单说,读书其实不在于经世致用,而是明心见性,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生活,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能带来的东西很多,读书可以给你一套思维方法,给你一套处事标准,给你一双火眼金睛,给你一个更好的自己,给你一个更好的生活。
 

 
也有人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我就想问:你呢?
 
不喜欢,是因为没有找到快乐,没有培养兴趣,没有建立感情,没有养成习惯。
 
孩子喜欢户外,也许是因为他能释放激情。
 
孩子喜欢游戏,也许是因为他能享受快乐。
 
孩子喜欢攀岩,也许是因为他能体验征服。
 
孩子喜欢吉他,也许是因为他能收获欣赏。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接触,都是环境,都是建立,都是链接。
 
不喜欢往往是没有机会喜欢。如果没有人给他读书,陪他读书,带他读书,如果从不去书店,如果家里没有书,如果家里没有人读书,他从哪里找到入口?
 
一切都有渊源,一切都有机缘。
 
一个孩子从书店的一楼走到顶楼,所有内容都不感兴趣,不大可能。
 
书籍里有恐龙,有火箭,有游戏,有侦探,有玄幻,有航空,有航天,有文字,有图片……
 
书籍里是个广袤的天地,书籍是个多彩的世界。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可惜当时也没什么书。那时候为了买一本《童话大王》,我能捡一年的破烂。没钱买书就村子里到处借书,然后借完就忘了还,或者假装忘了还,也就慢慢变成村子里藏书最多的人。
 
虽然绝大多数的书都是神神鬼鬼的《民间故事》以及《故事会》。
 
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伏笔,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兑换一份温暖或者惊喜。
 
若干年后,我整天跟青年学生摸爬滚打,也开始有了一些工作经验的探索。
 
也开始有人让我总结甚至帮我总结工作方法,其中有一条是“用故事讲道理”。
 
也偶尔会有些朋友问我“讲故事”的学理依据和实践路径,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满脸羞涩地想到我家里堆积如山的《民间故事》和《故事会》。
 
当然环境在变化,烦恼也在变化,小时候没书,长大了没空。
 
小时候看书也都是靠零碎的时间,睡前看上几页《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小八义》《刘秀传》,甚至上个厕所都会随手拿一张报纸去看,当然也不光是看,还用。
 
现在不同了,睡前已经没有多少人是看书看累了再睡。
 
很多人睡前的最后一眼是手机,睡醒的第一眼也是手机。
 
很多人上厕所也会随手带个手机,然后进去就不出来了。
 
甚至厕所里还会传来笑声,夹杂着“你别笑”“这是高手”“一个字:绝”“nice”。
 
咦,我怎么了解的这么清楚……
 

 
怎么读书?说点体会,四句话。
 
第一句,由浅入深。
 
谁都知道原著最好,经典最佳,但有个前提,适合才好。
 
如果看了十遍,看了一年,还是在第一页,如果望而生畏,如果心生抵触,如果沮丧气馁,那也不妨降低点门槛。
 
看了多少很重要,吸收多少更重要,毕竟看进去才会是你的。
 
如果全集看不了,就看选集,选集还不行,就看单本,单本还不行,就先看一篇。
 
一篇还抽象,就先看传记,传记还不行,就先看小说,小说还不行,那就看漫画,漫画还不行,那就……说明你不想看。
 
比如,想看中国史,可以直接看大师的经典版本,被历史挑选过的、被时间淘汰过的,都是值得花时间的。经典的作者包括吕思勉、陈垣、钱穆、陈寅恪、吴晗、张荫麟……
 
实在读着累,也不妨先来点儿“趣说”“上瘾”“一口气”,“漫画”“极简”“放不下”。
 
经典的暂时还不行就看通俗读本,大众版还不行,那不是还有少儿版么?
 
第二句,聚焦主题。
 
如果想对一个主题记得牢,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看几本同类主题的书。
 
这样读书的好处是能把一个点吃透,同类主题,不同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而且不同角度的书还可以相互照应,通过阅读时一次又一次“这个我知道”“这个我刚看过”的确认,增强读书的信心和底气,而且这样建立起来的体系也是立体的,容易在思想里扎根。
 
比如阅读主题是“毛泽东”,那就可以有诗词、兵法、文化、文学、口才、理论等各个角度的书籍,你可以看《毛泽东选集》,也可以看《毛泽东年谱》,也可以看《毛泽东传》,当然也可以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毛泽东文风》《毛泽东谈读书学习》《跟毛泽东学管理》等等,同一个主题打通了就是个立体的谱系,能知道他在哪一年打了什么仗、见了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想了什么诗、题了什么词、讲了什么话、写了什么文章。
 
第三句,联系脉络。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脉络,就是轴线,就是时间,就是背景。
 
人的一生是脉络,生活的时代是脉络,时间的轴线是脉络。
 
所以,读理论著作,可以先读人物传记;读人物传记,可以先读时代背景。
 
理论是人的成果,人是时代的产物,理论和人都不能脱离现实而悬在半空。从时代入手往往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何那么想,为何那么做,为何那么写。就像如果不了解魏晋时代,很难说能读懂《世说新语》,或者说看懂了也只是字面上看懂了。
 
比如要看马恩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不妨先看看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传记,因为人生是条线,著作是这条线上重要的结点。如果不了解马克思的成长经历和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直接看原文原著,可能不太容易理清楚谁是他老师、谁是他好友、谁是他亲人、谁是他对手,他学习了谁、借鉴了谁、批判了谁;可能也说不清楚他怎么不去当老师,怎么不去当律师,怎么就突然遇到“物质利益难题”,怎么又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和实践,怎么又到处被驱逐开始颠沛流离。
 
第四句,做点笔记。
 
读书不能只是读,还要做点笔记,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好东西不能轻易放过,因为以后要用,要看,要回味,看完就扔一边那不是真正的学习,毕竟很多东西还没有长进自己的体系,还需要重复和回味。
 
这是看书和看电视的很大不同。看电视我们通常只需要被带着走,甚至不用动脑子,就负责笑和哭就行了。但是读书往往是同步走,是跟作者的互动、对话和交锋。这时候头脑是激活的,会有对照,会有代入,会有灵感,会有想法,会有感悟,这都是珍贵的火花。所以曾国藩也说,阅读时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性总是靠不住的,还是要靠白纸黑字记录那些有价值的灵感点滴。
 
而且,眼光长远一点,过个一两年,回头看看自己阅读积累的读书笔记,就会发现那不只是笔记,那是人生,那是回忆,也是青春。
 

 
回到开始的问题,为啥很久没写文章?
 
因为在读,在看,在想,在攒,在前进。
 
不是没写,只是没发,但是确信一切都在生长。
 
黄庭坚和苏轼聊天时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最好的美颜不是滤镜,不是面膜,而是读书。
 
志士不负春光,那就一起读书吧。
 
 

相关读后感推荐:

《小学生也能轻松读史记8:将相篇》读后感500字_《小学生也能轻松读史记8:将相篇》读后感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青少版)3:地球大炮》读书有感_《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青少版)3:地球大炮》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马冬梅与你共读名著:柳林风声》读书感想_《马冬梅与你共读名著:柳林风声》读书感想500字-800字

八下同步作文③:学写读后感 | 教案+PPT

《打开盒子》读后感500字_《打开盒子》读后感

《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再见,树耳》读书心得_《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再见,树耳》读书心得500字-800字

【活动回顾】中秋佳节,星影视带你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

《金色的信念》读后感500字_《金色的信念》读后感

《动物指挥棒》读后感500字_《动物指挥棒》读后感